苏北盆地测井层序与沉积相研究

苏北盆地测井层序与沉积相研究

论文摘要

苏北盆地是以断裂发育为主要构造特征的陆相断陷型含油气盆地。过去三十多年来的勘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也获得了大量的资料,尤其是测井资料。本论文基于大量的常规测井资料包含了足够全面的地质信息这一基本认识,对测井资料在层序、岩性、沉积相方面指示信息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分析,结合编程处理的尝试,得到了利用测井资料高效合理地划分层序、识别沉积相的处理方法。最后编程实现并处理局部研究区的资料。论文首先对层序、沉积相在测井资料上的表现形式作了详细的调研:通过对典型研究区内主要含油气层系的层序地层特征以及沉积相发育情况的多资料综合研究,得到样本信息,从而完成对测井资料与地质特征之间关系的探索。并对测井信息在层序、沉积相信息的表达以及获取方面进行了调研和比较。进而选取合适的方法实现利用测井资料对层序、沉积相的研究:在测井资料划分层序方面,比较了目前常用的手段,如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台阶状突变、倾角矢量图上显示的地层产状变化等定性的划分方法,以及活度法、砂泥比法、深-频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定量划分方法,最终选择了小波分析法利用岩性物性综合关系的垂向变化来实现对层序的划分及其旋回组合的获取。在测井资料识别沉积相方面,也比较了目前常用的手段,如基于测井信息的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技术、人层神经网络(ANN)技术、模糊逻辑等各类数学思想的建模方法。最终选择了基于特征量等级化处理、格式化提取的人工神经网络法,实现了对局部地区沉积微相的自动识别。在上述基础上,通过编程和对实际资料的处理,以及对程序不断的调整,完成了层序自动划分及沉积相自动识别的程序。程序的运行结果表明,层序自动划分方法在中、高频沉积旋回界面的识别上较为合理,并可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地层对比。沉积相自动识别方法在局部地区特定层段的沉积微相识别方面效果显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测井资料层序地层学研究
  • 2.1 层序地层学及层序界面的特征
  • 2.1.1 层序地层学概念及研究现状
  • 2.1.2 层序界面标志
  • 2.2 测井资料层序地层研究方法
  • 2.2.1 定性识别层序界面方法
  • 2.2.2 定量划分层序方法
  • 2.3 测井资料层序自动划分方法
  • 2.3.1 地层沉积旋回
  • 2.3.2 小波分析原理简介
  • 2.3.3 岩性约束-小波分析层序自动划分法的流程
  • 2.4 小结
  • 第三章 测井资料沉积相研究
  • 3.1 沉积相研究意义及方法
  • 3.1.1 沉积相研究意义
  • 3.1.2 陆相湖盆沉积相研究方法
  • 3.2 测井资料沉积相研究方法
  • 3.2.1 测井资料在沉积相研究上的作用
  • 3.2.2 基于测井资料的沉积相识别方法
  • 3.3 人工神经网络法沉积相自动识别
  • 3.3.1 沉积微相的基本测井响应
  • 3.3.2 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4.1 系统环境及安装
  • 4.2 软件结构
  • 4.3 软件功能及操作
  • 4.3.1 数据读入
  • 4.3.2 数据初始化
  • 4.3.3 制作综合曲线
  • 4.3.4 岩性、相段分层
  • 4.3.5 层序自动划分
  • 4.3.6 沉积相自动识别
  • 4.3.7 岩性识别
  • 4.4 软件特点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苏北盆地测井资料基础及地质概况
  • 5.1.1 苏北盆地测井资料获取情况
  • 5.1.2 苏北盆地地层层序发育情况
  • 5.1.3 苏北盆地沉积相发育情况
  • 5.2 闵桥地区阜三段层序自动划分
  • 5.2.1 地层层序发育情况
  • 5.2.2 层序自动划分
  • 5.3 闵桥地区阜三段沉积相自动识别
  • 5.3.1 沉积相发育情况
  • 5.3.2 沉积相自动识别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低渗储层沉积相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07)
    • [2].定边油田樊学油区长4+5沉积相研究[J]. 云南化工 2019(01)
    • [3].松辽盆地西部地区地震沉积相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05)
    • [4].基于三角剖分的平面沉积相快速编辑[J]. 计算机时代 2014(09)
    • [5].齐家-古龙凹陷古83块葡萄花油层沉积相标志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04)
    • [6].沉积相的成因标志综述[J]. 科技视界 2018(12)
    • [7].渤海某油田沉积相以及储层特征[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20)
    • [8].沉积相研究在油田开发中的运用[J]. 化工管理 2016(35)
    • [9].基于测井曲线特征识别砂砾岩沉积相[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11)
    • [10].中央隆起带东河塘组不同时期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J]. 煤炭技术 2016(07)
    • [11].基于开源软件的序贯指示沉积相建模后处理方法原理及改进[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4(09)
    • [12].苏里格气田不同沉积相建模方法及空间结构特征评价[J]. 特种油气藏 2017(01)
    • [13].千米桥地区马家沟组沉积相横向展布[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0(08)
    • [14].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15].前进地区营一段沉积相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09)
    • [16].酒西盆地老君庙油田L油层沉积相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01)
    • [17].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研究[J]. 石化技术 2018(10)
    • [18].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下三叠统沉积相[J]. 海洋地质前沿 2014(10)
    • [19].蒙古国宗巴音油田查干组沉积相研究[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03)
    • [20].开鲁地区茫汉断陷断陷层沉积相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09)
    • [21].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沉积相实习质量控制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9)
    • [22].两种沉积相建模方法的对比分析[J]. 地质学刊 2018(03)
    • [23].甘肃花草滩煤矿区沉积相演化与内部构造的地质意义探讨[J]. 矿产与地质 2015(03)
    • [24].莺歌海盆地东方X区浅海地震沉积相[J]. 海洋地质前沿 2019(03)
    • [25].沉积相和地质年代对第四纪土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 地震工程学报 2019(03)
    • [26].肉牛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21)
    • [27].渠树湾地区长6沉积相与砂体分布规律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10)
    • [28].CdZnTe衬底沉积相成分分析[J]. 红外技术 2015(04)
    • [29].姬塬油田延9沉积相与砂体分布规律研究[J]. 辽宁化工 2012(10)
    • [30].储层沉积相特征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07)

    标签:;  ;  ;  ;  ;  

    苏北盆地测井层序与沉积相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