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中国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论文摘要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和核心要素,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集中于某些城市和区域,集聚已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在全球化,信息化和跨国企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金融集聚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切实需要。本研究从金融集聚角度出发,研究金融集聚的程度以及影响集聚程度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金融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地理学等维度,对其内涵、形成原因及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金融产业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区别,研究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金融产业集聚的方法不能忽视空间维度的相关性。本文是在空间计量经济学框架下研究金融产业集聚问题,进而探讨集聚的程度及影响因素,并提供相关的计量检验。主要内容有:本文运用区位熵法对2004年至2008年中国30个省的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计算,并对它们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2007年和2008年的金融产业存在着显著的全域空间相关性。以2008年为例,内蒙古、吉林、山西、湖北、天津存在着显著的局域空间相关性。选择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机构业务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7个指标作为影响金融产业集聚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Eviews6.0软件和GeoDa 9.0.5i软件分别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和空间计量建模。结果显示,金融产业集聚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着空间滞后关系,空间滞后模型(SLM)的设定是恰当的,拟合结果优于OLS估计。其中,对金融产业集聚有显著影响的指标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机构业务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结构安排与不足之处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金融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 2.1 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
  • 2.2 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与特征
  • 2.2.1 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
  • 2.2.2 金融产业集聚的特性
  • 2.3 国外金融产业集聚经验
  • 2.4 金融产业集聚与产业集聚的比较
  • 3 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
  • 3.1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 3.2 空间效应的介绍
  • 3.2.1 空间自相关性
  • 3.2.2 空间异质性
  • 3.3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3.4 空间建模理论
  • 3.4.1 空间滞后模型
  • 3.4.2 空间误差模型
  • 3.5 模型的估计技术
  • 3.6 模型的检验
  • 3.6.1 回归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的Moran's Ⅰ检验
  • 3.6.2 LM-Error检验和LM-Lag检验
  • 3.6.3 选择SLM或SEM模型的判别准则
  • 4 中国30个省域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
  • 4.1 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
  • 4.2 金融产业集聚度的计算和空间相关性检验
  • 4.2.1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介绍
  • 4.2.2 金融产业集聚度的计算
  • 4.2.3 金融产业集聚度空间相关性检验
  • 4.3 金融产业集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与空间相关性分析
  • 4.4 空间计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4.1 简单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4.2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 4.4.3 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与不足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探索[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3)
    • [2].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探索[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6)
    • [3].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程度的度量与分析[J]. 商 2016(35)
    • [4].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8(11)
    • [5].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内企业融资了吗?——来自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证据[J]. 经济经纬 2019(05)
    • [6].天津市产业集聚程度的实证研究——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 2015(06)
    • [7].产业集聚程度的双维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现代企业教育 2009(16)
    • [8].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集聚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物流技术 2014(11)
    • [9].黑龙江省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分析[J]. 黑龙江金融 2011(11)
    • [10].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竞争力研究[J]. 物流技术 2014(17)
    • [11].产业集聚程度与劳动生产率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纺织业的数据[J]. 技术经济 2012(01)
    • [12].FDI流入对浙江省产业集聚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 2013(07)
    • [13].地方竞争对产业集聚程度的空间效应分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1)
    • [14].基于区位熵模型的资源产业集聚程度分析——以新疆为例[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04)
    • [15].中部地区产业集聚程度变动机理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 2009(07)
    • [16].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聚程度测算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3(28)
    • [17].产业集聚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基于浙江纺织产业的实证分析[J]. 中国商贸 2014(29)
    • [18].产业集聚是否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来自我国工业企业在职培训的经验证据[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 [19].建筑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2(05)
    • [20].家具产业集聚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1989~2008省级数据的测算[J]. 林业经济 2010(10)
    • [21].陕西工业产业集聚程度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2(06)
    • [22].中国蜂产业集聚程度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6)
    • [23].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动态测定[J]. 林业经济问题 2016(03)
    • [24].中国工业基尼系数与产业集聚程度分析[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5].去年我国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长百分之十三[J]. 泸州科技 2016(01)
    • [26].广东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1(02)
    • [27].中国生猪产业集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13(10)
    • [28].区域性工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定量分析与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 [29].产业政策、技术创新与企业出口绩效——基于不同产业集聚程度的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 2016(05)
    • [30].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空间关联与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3(03)

    标签:;  ;  ;  ;  

    中国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