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西亚球队攻守速度比较分析

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西亚球队攻守速度比较分析

论文摘要

亚洲男篮锦标赛是亚洲篮球最高水平的比赛,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亚洲的篮球运动格局也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本届亚锦赛,伊朗队获得了冠军,中国队获得了亚军,约旦和黎巴嫩队分列三、四名,亚洲篮球的格局已经形成了新的变化。本届亚锦赛上西亚球队的顽强作风、传统强队日本韩国的彻底衰败、中国男篮的苦苦支撑,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西亚“雇佣军”的强势入侵和传统强队日韩的衰退,亚洲男篮的格局已经被彻底改变。近些年来,随着西亚实力的迅猛提高,亚洲男篮以东亚为尖端的金字塔开始出现松动。世界篮球向着越来越快的方向发展,攻守速度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篮球规则对进攻时间的进一步限制,使世界篮球运动进一步强化“快”的意识,强调快的攻防节奏,因此上各国对攻守速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同时也对攻守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篮球运动中,时间、位置和空间是比赛争夺的三大焦点,而速度是争取时间、位置和空间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技战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谁的速度越快,成功率高,对比赛的胜算就越大。因此,速度已经成为当今篮球比赛中的一个主要特征,并且也是各支队伍争取比赛主动和优势的主要方法与手段之一。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上中国队及与赛队4场比赛的攻守速度进行统计,找出差距,深入分析中国男篮攻守速度慢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攻守速度的方法与对策,为中国男篮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结果显示:1、与西亚队相比,中国队进攻的组织与发动速度慢,推进形式单一,在对方紧逼的防守状态下,保护球的时间长,影响快攻和抢攻的次数和时机。2、中国队防守退防速度慢,在对方推进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的形成防守,让对方很轻松的就能推进到本方半场。3、中国队进攻得分率低,出手次数少,进攻方法单调,变化少,快攻和抢攻次数少。4、中国队失误率高,在比赛中多次出现走步和传球失误。在高强度的身体对抗下,对球的保护和控制能力差。5、中国队对篮板球的控制不好,尤其是前场篮板球,拼抢前场篮板球的意识差,抢前场篮板球的人少。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造成中国男篮攻守速度慢的深层原因是:1.加强一传、接应的主动性,主动封堵一传,减少对手发动快攻的次数,为同伴争取退防时间。加强推进形式的多样性,多人、多方式的推进。推进过程中对球的处理要及时、果断。2.提高认识,延缓推进队员的推进速度,强化由攻转守后的主动性防守,给同伴争取时间落位防守。注重比赛节奏,提高攻守速度,尤其是由攻转守后的退防时间,有效的形成阵地防守阵型。3.控制比赛节奏、提高进攻得分能力。增加出手次数,减少无攻而返的情况,加强出手次数与命中率的关系认识。4.加强个人技战术素养,提高控球能力。提高中国队在高强度的对抗下的控球和保护球的能力,心理素质的稳定,减少失误。5.加强篮板球控制、提高二次进攻能力。中国队虽然有身高上的优势,但在篮板球的控制上尤其是进攻篮板的控制上与对手相比仍处于劣势。说明中国队球员在身体对抗能力和拼抢意识不强,加强进攻篮板的和二次进攻的能力。依据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男篮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提高中国男篮进攻速度的对策:1.队员缺乏高强度下的身体对抗水平.2.技战术运用能力.3.提高防守攻击性和退守速度4注重快速攻守意识的培养和攻守速度的训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观察与统计法
  • 3.2.3 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篮球比赛中攻守转换的定义、特征、方式与类型
  • 4.1.1 攻守转换的定义
  • 4.1.2 攻守转换的特征
  • 4.1.3 攻守转换的方式
  • 4.1.4 攻守转换的类型
  • 4.2 攻守速度与高度、成功率的关系
  • 4.2.1 攻守速度与成功率的关系
  • 4.2.2 攻守速度与高度的关系
  • 4.3 中国队与对手攻守速度的比较分析
  • 4.3.1 中国队与对手由守转攻速度的比较分析
  • 4.3.2 中国队与对手由攻转守速度的比较分析
  • 4.4 影响中国男篮与对手攻守中的指标比较
  • 4.4.1 进攻得分率的比较分析
  • 4.4.2 进攻篮板球获得率的比较分析
  • 4.4.3 失误率的比较分析
  • 5 从本届亚锦赛中看中国男篮的问题及改进
  • 5.1 队员缺乏高强度下的身体对抗水平
  • 5.2 技战术运用能力
  • 5.3 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
  • 5.4 提高防守攻击性和退守速度
  • 5.5 注重快速攻守意识的培养和攻守速度的训练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篮球运动对高职教育的价值探析[J]. 山西体育科技 2013(02)
    • [2].柳州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开展的调查与分析[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6(02)
    • [3].怎样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 [4].篮球运动运球突破技术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1)
    • [5].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影响分析[J]. 财富时代 2019(12)
    • [6].南宁市高中课外篮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南宁市三十六中为例[J]. 运动精品 2019(11)
    • [7].高中生篮球运动指间关节损伤的预防和治疗[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4)
    • [8].龙岗区中学生对篮球运动需求的调查研究[J]. 运动精品 2019(12)
    • [9].大数据时代下篮球运动的发展——以铜仁市为例[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03)
    • [10].中职篮球教学中“准备活动”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7)
    • [11].国内小篮球运动发展进展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2)
    • [12].沅江市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5)
    • [13].篮球教学在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4)
    • [14].社区篮球运动SWOT矩阵分析[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15].江苏省篮球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的机遇与挑战[J]. 湖北体育科技 2020(06)
    • [16].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农村地区篮球运动开展路径研究[J]. 国际公关 2020(08)
    • [17].安徽省社区篮球运动发展内部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15)
    • [18].中学生篮球运动防守教学现状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23)
    • [19].篮球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J]. 西部皮革 2018(20)
    • [20].篮球运动服装研究——评《篮球运动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J]. 染整技术 2018(10)
    • [21].影响女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教学因素的分析[J]. 教育现代化 2018(48)
    • [22].人类学视野下的藏区群众篮球运动研究——以云南、四川、青海、甘肃四省藏区群众篮球运动为考察对象[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3].浅议开展农村篮球运动的策略[J]. 山西农经 2018(24)
    • [24].参加篮球运动对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研究——评《青少年篮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19(02)
    • [25].篮球运动技术动作模式下的体能训练探究——评《篮球运动系统训练》[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2)
    • [26].校园范畴内篮球运动队建设及管理模式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5)
    • [27].简述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02)
    • [28].重庆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酉阳二中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8)
    • [29].福州市鼓楼区篮球运动发展的调查与分析[J]. 运动精品 2019(03)
    • [30].篮球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市某小学为例[J]. 教育观察 2019(08)

    标签:;  ;  ;  

    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西亚球队攻守速度比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