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游憩走向城市旅游 ——成都发展历程解析及其规划启示

从城市游憩走向城市旅游 ——成都发展历程解析及其规划启示

论文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类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游憩和旅游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承载体,伴随着游憩与旅游活动的开展,城市经济、城市功能、城市空间结构等诸多方面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然而,在国内外相关著作中,将游憩、旅游和城市相结合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实例的研究则更显薄弱。以新视角、新视野、新观念审视游憩与旅游的关系,以及由此对城市产生的影响,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归纳总结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辨析城市游憩和城市旅游的概念以及内涵入手,通过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提出纳入城市游憩作为城市旅游发展的基础。其次,结合成都“从城市游憩走向城市旅游”的发展历程,实例剖析了城市游憩对于城市旅游的基础作用体现在资源吸引力、设施配置和空间表现形式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成都“立足游憩,发展旅游”的城市经营策略,及其对成都的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由此揭示游憩和旅游的有机结合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从规划的角度出发,由成都的发展模式得出相关启示,并演绎归纳出如下结论:加强城市大众公共游憩设施、游憩空间等建设能有效推动城市旅游发展:“成都式”发展不仅促使其城市本身得到了多方面的改善与调整,更在规划领域为其他城市、尤其是西部中小城市,在开发游憩关联产业、调整社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 2 基础理论研究
  • 2.1 闲暇时代理论
  • 2.2 游憩学相关理论
  • 2.3 旅游学相关理论
  • 2.4 城市游憩与城市旅游
  • 2.5 小结
  • 3 游憩与旅游视角下的成都发展历程
  • 3.1 成都概况
  • 3.2 成都城市游憩发展历程
  • 3.2.1 城市游憩底蕴形成时期
  • 3.2.2 城市游憩与城市旅游有机结合
  • 3.2.3 城市游憩与城市旅游协调发展
  • 3.3 发展特征及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4 成都“从游憩到旅游”的发展解析
  • 4.1 城市游憩构成了城市旅游发展基础
  • 4.1.1 城市游憩资源蕴涵旅游吸引力
  • 4.1.2 城市游憩设施辅助旅游活动开展
  • 4.1.3 城市游憩空间满足旅游发展需求
  • 4.2 “立足游憩、发展旅游”的发展策略
  • 4.2.1 挖掘游憩潜质,开辟旅游景点
  • 4.2.2 整合游憩资源,形成旅游产品
  • 4.2.3 完善游憩设施,推进旅游建设
  • 4.2.4 建设游憩中心地,拓展旅游空间
  • 4.3 “从游憩走向旅游”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 4.3.1 有利于协调经济与环境建设
  • 4.3.2 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 4.3.3 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
  • 4.3.4 有利于形成品牌与竞争力
  • 4.4 小结
  • 5 成都发展的规划启示
  • 5.1 利用游憩空间发展关联产业
  • 5.1.1 城市游憩空间基本功能
  • 5.1.2 城市游憩空间的经济效用
  • 5.1.3 发展城市游憩关联产业的意义
  • 5.2 借助“环城游憩带”统筹城乡建设
  • 5.2.1 城乡一体化必要性
  • 5.2.2 “构建环城游憩带”规划策略
  • 5.2.3 环城游憩带与城乡综改试验区
  • 5.3 结合游憩与旅游优化空间布局
  • 5.3.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内容
  • 5.3.2 游憩与旅游空间的艺术性
  • 5.4 依托休闲产业保障生态安全
  • 5.4.1 城市生态安全的内涵
  • 5.4.2 城市生态安全的体现
  • 5.4.3 休闲产业与城市生态安全
  • 5.5 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内近年来城市游憩研究综述[J].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 [2].武汉市居民城市游憩需求特征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3].新型城镇化和全域旅游背景下城市游憩空间研究——以临沂市为例[J]. 临沂大学学报 2020(04)
    • [4].苏州城市雕塑与游憩的关系[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5].沈阳城市公园游憩压力[J]. 生态学杂志 2009(05)
    • [6].沈阳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系统综合配置发展对策[J]. 沈阳大学学报 2009(05)
    • [7].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与关键问题[J]. 生态学报 2010(19)
    • [8].上海市民游憩需求偏好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 2016(03)
    • [9].基于游憩功能的城市绿地布局——以扬州市为例[J]. 中国园林 2012(03)

    标签:;  ;  ;  ;  ;  

    从城市游憩走向城市旅游 ——成都发展历程解析及其规划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