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业后进生成因效应的实证分析

高校学业后进生成因效应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学业后进生排序选择转化体系

收稿日期:2011-07-01

作者简介:黄士安,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专长;上官飞,经济学硕士,副教授,南昌航空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江西南昌/330063)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10)规划项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项目编号:10JY26)、南昌航空大学教改课题(2011)《高校学习困难生转化体系构建——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项目编号:JY115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本文所界定的学业后进生特指在思想、学习、纪律方面相对落后,由于不能完成年度规定的学分积而留级和申请延长学制的学生。学业后进生是高校学生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教育转化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如何有效管理转化学业后进学生,是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的贡献在于运用于高校学业后进生面板数据,通过专家访谈、学生座谈、量表测试等方法获取的指标来设置虚拟变量,构建了学业后进生成因排序选择计量模型,定量精确地识别后进生成因因子的交互式效应,为后进生教育转化提供了清晰的解决思路。

本文第二部构建理论假设和计量模型;第三部分介绍变量和计量检验;第四部分对实证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二、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为了有效获取学业后进生成因因子指标,笔者通过专家访谈、后进生座谈、头脑风暴等形式,编制了后进生心理测试量表,通过测试,发现量表信度为0.79,量表编制科学合理,在此基础上,经过spss统计软件因子分析技术,提取了影响后进生的五个核心公共因子,即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外界影响、社会抱负。根据排序选择模型原理,构建以下计量模型:

(1)

其中,代表平均留级时间,是因变量留级结果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代表学习行为指数、代表学习兴趣指数,即学习动机指数,代表学习基础指数、代表外界影响指数、代表成功欲望指数,即社会抱负指数。是相互独立且同分布的随机扰动项,并假定服从正态分布。根据设定的计量模型,提出本文的以下几个假设:

学习行为指数与平均留级时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学习动机指数与平均留级时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学习基础指数与平均留级时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外界影响指数与平均留级时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学习社会抱负指数与平均留级时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三、数据及计量检验

(一)数据采集

本研究采用了综合性研究方式,以高校学业后进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化访谈方法与问卷调查法。结构化访谈注重于后进生个体特质与行为的调查,然后统一进行归纳与梳理。问卷调查侧重调查留级生成因。在样本选取方面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法以保障研究的全面性和代表性。采用行为件访谈法(BEI),对访谈对象按照留级时间时间设定了相应的标准。按照访谈的过程分为预试性访谈、正式访谈补充性访谈三个阶段。预试性访谈时选取了部分指导老师、任课教师、普通学生。预试性访谈是为了进一步明确结构化访谈提纲。在预试性访谈中,分别从自控力、学习力、外界支持力3个维度提问;正式访谈本别抽取不同年级后进生为访谈样本。补充性访谈是在正式访谈全部结束后根据访谈结果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与提问,也可以对正式访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验证性提问,可以找原有的人员,也可以再找新的样本。笔者根据结构化访谈获得的信息,采用不同的编码技术,对学业后进生留级成因进行编码,在访谈中根据问题内容所提及的频数统计排序,初步得留级成因30条。在问卷开发过程中不断征求专家意见对问卷的表面效度进行检验。经过初步归纳和合并,得到18条测量项目,对条目的内容进行解释与确认,保证不产生歧义,最后得到了正式的《高校学业后进生留级成因测量量表》。各测量项目采用李克特式五点量表法,项目计分1为很差,5为很好。问卷回收通过因子分析技术,归纳得出后进生成因5个核心公共因子,即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外界影响、社会抱负。以留级时间作为学业后进生学习状况的潜在变量,得到了样本容量为250人的学业后进生的面板数据。

(二)计量模型分析

1、变量时间序列相关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平均留级时间与学习行为指数、学习动机指数、学习基础指数、外界影响指数、成功欲望指数等变量是负相关,表明上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呈相反方向变动,并且成功欲望指数、学习动机指数以及学习基础指数与留级时间的负相关系数比较大,说明上述三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比较大。

表1:变量序列相关系数

2、排序选择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当因变量取离散的数值且有多个顺序选择时,需要建立多元排序选择模型。根据排序选择模型原理,利用eviews软件,对方程(1)进行回归分析(见表2),我们发现,除常数项的系数估计不显著外,其他参数的估计值在5%的检验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相应的自变量对因变量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得出的结论与传统的文献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从而论证了前文提出的五个假设。根据输出结果,可以写出方程(1)的估计形式:

表2:回归结果估计

由于排序选择模型的估计系数不能直接解释为相应的自变量对应变量的边际效应,而应该被解释为自变量的变化对应变量均值的影响以及对因变量被观测到概率影响。从估计结果可知,学习动机、学习基础、成功欲望三个自变量的偏效应较大,尤其是成功欲望这一自变量对留级平均时间的边际影响最大,学生成功抱负指数每降低57.16个点,平均留级时间就会增加1年。

四、对策与建议

(一)挖掘优点,进行激励教育,提升学业后进生的成功信心。温家宝总理在08年金融危机对工商企业说过“信心比黄金重要”的著名论断。鉴于此,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学业后进生身上的优点,根据能力素质模型原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回丢失的自信,这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二)建立学分分级预警机制。研究表明,大多数学业后进生形成的初始原因是学习动机不端正等原因造成,因此,在工作中很有必要建立起针对不及格门次及后期采取补救措施情况的分级提醒警告制度,并在每学期初总结每位同学入学以来的总学分以及未通过的学分,以此警示学生要抓紧弥补自身学习的不足,从而激起他们发奋学习的动机,为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管理,培养良好学习行为。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养成。许多学业后进生就是因为自制能力较差,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课程学习困难。所以在转化学业后进生的工作中必须适当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帮助他们矫正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坚持和意志精神。

(四)建立健全互助帮扶体系。研究表明,学业后进生对外界环境相当敏感,同时对外界环境也相当依赖。因此在学业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网络式的互助帮扶体系,从学习上、经济上、心理上、氛围的营造上为学业后进生必要的援助。

(五)调动资源,形成联动长效机制。学习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应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它们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作用。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辅导员等资源,建立全员做后进生工作、全方位做好学业后进生工作和全过程做好学业后进生工作的工作体系,形成学业后进生预警、教育、转化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海燕,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2]白卫华,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12).

[3]闫辉,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人文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09).

[4]张文彤,《SPSS11.0统计分析教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06月.

[5]樊欢欢、张凌云,Eviews统计分析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

标签:;  ;  ;  

高校学业后进生成因效应的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