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1α特异性干扰RNA抑制小鼠视网膜HIF-1α表达的研究

HIF-1α特异性干扰RNA抑制小鼠视网膜HIF-1α表达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基因沉默方法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重组质粒pSUPERsiHIF-1α对小鼠视网膜HIF-1α表达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1)构建HIF-1α特异性siRNA重组质粒pSUPERsiHIF-1α。(2)选择7d龄C57BL/6J小鼠48只,其中12只为正常组(A组);另36只按照Smith的方法建立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空载体组(C组)和基因治疗组(D组),每组12只。于出舱前1d,向空载体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pSUPER空载体质粒;基因治疗组注射重组质粒pSUPERsiNIF-1α。(3)采用FITC-Dextran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观察4组小鼠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4)RT-PCR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5)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间HIF-1α蛋白质的表达差异。结果:(1)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显示,A组整个视网膜血管分布呈均匀网状;B、C组视网膜中周部可见大片无灌注区,见新生血管丛,伴荧光渗漏;D组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丛较B、C组明显减少,视网膜血管网状结构基本正常。(2)RT-PCR结果显示,B、C组视网膜HIF-1αmRNA表达较A组明显上调,而D组视网膜组织中HIF-1αmRNA表达较B组下调,抑制效率为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IF-1α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A组HIF-1α蛋白表达阴性;B、C组在神经节细胞层呈阳性表达;D组在神经节细胞层呈弱阳性表达,较B、C组明显减少,抑制效率为51.5%。结论:以低氧反应启动元件HIF-1α为靶点,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通过脂质体介导HIF-1α特异性siRNA重组质粒pSUPERsiHIF-1α转染视网膜,明显下调了视网膜HIF-1α的表达,有效地抑制了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鼠视网膜血管形态
  • 3.2 脂质体介导 GFP质粒在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
  • 3.3 小鼠视网膜中HIF-1αmRNA的表达差异
  • 3.4 小鼠视网膜中HIF-1α蛋白质的表达差异
  • 第四章 讨论
  • 4.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4.2 RNAi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4.3 HIF-1α、VEGF在眼内新生血管的关键性调控作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HIF-1α特异性干扰RNA抑制小鼠视网膜HIF-1α表达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