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卫星相机焦平面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天文卫星相机焦平面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摘要

高性能天文观测相机CCD必须工作在-65℃的低温环境中,以抑制可见光CCD产生的暗电流噪声,因此为了保障天文观测相机的工作性能,必须对焦平面(FPA)进行独立制冷。为了满足空间天文相机焦平面制冷要求的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和可靠性好、精度高的工程应用需求,本文设计完成了一种基于热电制冷器(TEC)的焦平面制冷控制系统。该系统以80C32单片机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处理器,利用安装于图像传感器背面的5个温度传感器及其采集电路获取焦平面的多点实时温度,然后系统以采集到的多点实时温度为参数,采用数字PID自适应控制算法计算得到控制量,通过该控制量调节TEC的驱动电流,从而实现对焦平面的独立制冷。本文首先讨论了高精度、高稳定性制冷对高性能天文观测相机焦平面工作性能的重要性,介绍了使用TEC进行制冷的原因;其次阐述TEC制冷的理论基础及工作原理,并讨论了TEC的工作状态及选取原则,分析了热负载制冷的模型;然后完成了制冷系统硬件控制电路的总体设计,并分别对温度采集模块、TEC驱动模块、通信模块和计算控制模块的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在电路原理图设计完成后,根据布局、布线原则设计了系统的PCB,并完成了PCB的加工与调试;根据本系统的工作要求和边界条件,对系统的软件算法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完成了以数字PID控制算法为核心的软件总体设计,同时对各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编码和调试;最后完成了整个制冷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集成和调试。通过系统的实物模拟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在焦平面温度梯度小于1℃的情况下,快速达到其正常工作温度-65℃,并保证其温度控制精度为±2℃,满足了天文观测相机焦平面的工作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CCD 制冷技术的重要作用
  • 1.2 星载 CCD 制冷的要求及方法
  • 1.3 TEC 制冷 CCD 的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选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TEC 制冷原理及焦平面热载制冷分析
  • 2.1 热电效应
  • 2.1.1 塞贝克效应
  • 2.1.2 珀尔帖效应
  • 2.1.3 汤姆逊效应
  • 2.1.4 焦耳效应
  • 2.1.5 傅立叶效应
  • 2.2 热电制冷的原理
  • 2.3 热电制冷的工作状态分析
  • 2.3.1 基本工作原理
  • 2.3.2 最大制冷量工作状态
  • 2.3.3 最佳制冷系数工作状态
  • 2.3.4 制冷器工作状态的选择
  • 2.4 焦平面热载制冷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电路研究
  • 3.1 硬件电路系统总体设计
  • 3.2 温度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3.2.1 多路采集电路设计
  • 3.2.2 温度采集通道电路设计
  • 3.2.3 模拟多路开关选择
  • 3.2.4 A/D 转换电路设计
  • 3.3 TEC 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 3.3.1 TEC 驱动输出电路设计
  • 3.3.2 D/A 转换电路设计
  • 3.4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5 计算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6 硬件电路 PCB 板设计
  • 3.7 硬件抗干扰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控制算法的分析与设计
  • 4.1 铂电阻校正算法分析
  • 4.1.1 铂电阻特性分析
  • 4.1.2 铂电阻的非线性校正
  • 4.1.3 误差分析
  • 4.2 PID 控制算法分析
  • 4.2.1 PID 控制算法原理
  • 4.2.2 数字 PID 控制算法
  • 4.2.3 数字 PID 参数的选择
  • 4.3 通信算法分析
  • 4.3.1 RS-232 协议介绍
  • 4.3.2 控制指令说明
  • 4.3.3 波特率设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软件系统的概要设计
  • 5.2 主程序模块详细设计
  • 5.3 温度采集模块详细设计
  • 5.4 数据处理模块详细设计
  • 5.5 PID 控制算法模块详细设计
  • 5.6 通信模块详细设计
  • 5.7 软件的容错与抗干扰能力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实验分析
  • 6.1 制冷系统的调试
  • 6.2 系统实验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太赫兹脉冲焦平面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光电工程 2020(05)
    • [2].谈焦平面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物理 2016(04)
    • [3].大视场光学遥感器焦平面板的研制[J]. 光学技术 2011(06)
    • [4].基于物体振幅和位相的数字全息焦平面定位研究[J]. 激光杂志 2016(07)
    • [5].非制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测温范围拓展研究[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1(05)
    • [6].基于数据相关性的32通道毫米波焦平面成像校准研究[J]. 电子技术 2009(01)
    • [7].一种高速高分辨率遥感相机全色/多光谱焦平面电路设计[J].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04)
    • [8].红外热像仪焦平面坏元实用检测方法[J]. 光电技术应用 2017(06)
    • [9].2.52THz离轴数字全息成像和焦平面成像特性比较[J]. 中国激光 2012(09)
    • [10].测定微束微区X射线探针分析仪焦平面的实验研究[J]. 大学物理实验 2011(02)
    • [11].用于大规格高量子效率和多色焦平面列阵的波纹量子阱红外光电探测器的优化(上)[J]. 红外 2009(01)
    • [12].低噪声小型化焦平面驱动与信息获取系统设计[J]. 红外技术 2008(11)
    • [13].多馈源焦平面天线仿真与设计[J]. 福建电脑 2018(02)
    • [14].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凝视型焦平面热像仪均匀性检测方法研究[J].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5(12)
    • [15].TMOS红外非致冷传感器及焦平面列阵[J]. 红外 2009(03)
    • [16].构图的艺术3[J]. 照相机 2012(08)
    • [17].分焦平面像素偏振片阵列的制备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17(20)
    • [18].大尺寸焦平面空间相机调焦机构的精度分析[J]. 光学精密工程 2010(10)
    • [19].太阳模拟器焦平面温度场实验研究[J]. 光学技术 2018(02)
    • [20].基于焦平面归一化响应特性的红外非均匀性校正[J]. 光子学报 2011(06)
    • [21].焦平面图像红外无线传输系统中边沿位置调制的低功耗实现[J]. 光学技术 2008(06)
    • [22].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噪声特性[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9(04)
    • [23].焦平面热成像系统离散采样性能评价方法[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3(08)
    • [24].平板电封装工程中的凸点实现及其在紫外焦平面成像阵列中的应用[J]. 红外 2008(02)
    • [25].焦平面编码高分辨率红外成像方法[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1(11)
    • [26].激光焦平面变化对LA-ICPMS锆石U-Pb定年准确度的影响[J]. 矿床地质 2019(01)
    • [27].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的温控补偿网络[J].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09(02)
    • [28].紫外CCD焦平面组件的设计与分析[J]. 机械设计 2015(12)
    • [29].大视场TDI CCD相机焦平面电路一致性设计[J]. 半导体光电 2015(06)
    • [30].基于单星焦平面模板的弹道匹配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4(06)

    标签:;  ;  ;  ;  ;  

    天文卫星相机焦平面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