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论文-林珊

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论文-林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通史性,李自成起义

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林珊[1](2019)在《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线索。统编版教科书的编写重视历史的时序性,以通史体例编写即是其表现之一。一、关注中国古代史朝代体系的完整性统编版教科书以各个历史时期作为单元划分依据,根据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确定相关单元主题,使学生历史学习目标更加清晰,也更加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会呈现出(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06期)

李林芳[2](2013)在《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的优缺点及编写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系统的历史知识的重要来源。新课改后,山东地区主要选用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到今天,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使用已经进入到第十个年头。那么,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到底较之前的历史教科书有什么变化?它有什么特色?又存在什么不足?我们应该如何在教科书的编写上弥补这些不足?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教科书的重要地位,新课改后教科书的变化,以及对教科书的研究现状导入研究。第二部分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的方法,分析教师和学生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主要看法。第叁部分主要是对师生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看法中的特色进行整理论述。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师生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看法中的缺点与不足进行整理论述。第五部分则是针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缺点与不足提出编写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10-10)

仇晓雯[3](2008)在《21世纪初国家课程标准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改革的难度与力度之大堪称是史无前例的,新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的变化便是最直接表现。首先,教科书采用中外合编专题史内容体系,成为新课程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一大亮点;其次,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大象版四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同时使用的局面,使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样化;最后,基于同一课程标准下编写的教科书在内容体系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些都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空间。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入手,结合课程观、教材观、学习观的转变深入分析进行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接着以教师与学生最熟悉、最关心的教科书为基础,积极运用历史考察、比较研究、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我国高中教科书内容体系的历史嬗变过程进行理性、系统地分析,对基于同一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四个版本内容体系进行共性与差异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反思新课程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不足,并尝试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以期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有所裨益。本文一共有如下五个章节:第一章序言,包括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术研究回顾和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切入点,解决教科书内容体系变化上位的理念性原因,然后从社会进步、历史教育价值的变化、历史学科发展叁方面分析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背景。第叁章主要从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的整体构架、内容比例、编写特点叁方面论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整体特点,旨在分析四家版本教科书趋同性的具体表现。第四章主要从遵照《历史课程标准》程度、具体内容、活动课编排叁个方面来具体阐释四家版本所存在的差异。第五章反思了现行教科书内容体系存在不足,并尝试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必修部分采用中外合编通史形式编写,以强调年代感;选修部分采用专题史内容体系,以体现高中历史教育的多样性;借鉴美国历史教科书导言的特点,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创造更好的教材条件;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提倡多视角地观察历史。希望对今后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不断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郭楠[4](2007)在《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演变与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历史教科书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反映了教科书的编写者对于历史的总体认识。作为构建教科书的主线,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体系,是教科书编写成败的关键,是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考虑的重要内容,更是历史教育研究的热点。我国的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的变化主要分为叁个时期:第一,清末民国时期,这一时期历史教科书以进化史观为主要线索构建内容体系;第二,建国后到上世纪末,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以苏联模式的唯物史观为指导,以意识形态的演变为主要线索构建内容体系,阶级斗争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主要的内容;第叁,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科书以文明史观为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作为主线、采用主题史的模式构建内容体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特征合理安排,使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日趋成熟。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叁次大的变革,主要受叁大因素的影响:历史学科体系、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教育价值取向。其中,历史学科体系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教科书内容体系的发展逐步朝着有利于“以学生为本”的方向发展,从以关注历史学科体系为本到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本,逐步完成从“教本”到“学本”的转换。(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历史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系统的历史知识的重要来源。新课改后,山东地区主要选用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到今天,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使用已经进入到第十个年头。那么,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到底较之前的历史教科书有什么变化?它有什么特色?又存在什么不足?我们应该如何在教科书的编写上弥补这些不足?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教科书的重要地位,新课改后教科书的变化,以及对教科书的研究现状导入研究。第二部分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的方法,分析教师和学生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主要看法。第叁部分主要是对师生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看法中的特色进行整理论述。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师生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看法中的缺点与不足进行整理论述。第五部分则是针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缺点与不足提出编写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林珊.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特点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2].李林芳.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的优缺点及编写建议[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仇晓雯.21世纪初国家课程标准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4].郭楠.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演变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  

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论文-林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