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儿童用药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张惠东张惠黎(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惠州516300)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361-01

一.严格掌握适应症,精心挑选药物

用药要考虑小儿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等。特别要注意新生儿不宜应用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年长儿也尽量不用或少用。对一些可能给儿童造成严重影响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如小儿支气管哮喘可用麻黄碱,肾上腺素类药物解除哮喘,但同时患心脏病的孩子就不能用。小儿感冒时,尽管速效感冒胶囊疗效快,服用方便,但婴幼儿神经系统及肝脏发育尚不完全,用此药易引起惊厥,血小板减少或肝损害。

不能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不要追求新药贵药,因新药的毒副作用往往需要长期深入的临床调查研究。要掌握影响药物的因素,如药物剂型,药物联用的互相影响,用药应少而精,避免大范围用药。

二.根据儿童特点,选择适当给药途径

胃肠道给药是小儿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胃肠道外给药。以下几种情况可用胃肠道外给药:1病情严重的患儿需要药物迅速起效时;2昏迷或呕吐不能服药时;3患消化道疾病不宜吸收药物时,采用注射给药,以皮下和肌内注射较为安全。

慎用外涂药: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切忌用胶布,氧化锌药膏及中医膏药,否则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患皮肤病或进行皮肤消毒时,一般不使用刺激性很强的药物,如水杨酸,浓碘酊等,以免使皮肤发生水泡,脱皮及腐蚀。如必须使用,应从低浓度开始。

局部涂药面积不可过大,浓度不宜过高。如硼酸,一般用于小面积湿敷,毒性不大,但如果用于大面积涂药治疗,则可能发生急性中毒。

酒精用后不挥发也会中毒,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使用,会引起全身水肿。

三.严密观察儿童用药反应,防止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小儿应激能力较差,对药物敏感,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时,要严密观察小儿治疗中的药物反应。小儿病情变化快,要随时决定继续用药或调整用药或剂量,同时要注意加强小儿身体抵抗力,给予必要的加强体质的治疗,给予良好的护理。

四.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某些滋补品

人参,人参蜂皇浆,冬虫夏草,维生素A等,会引起儿童病态反应,如人参蜂皇浆会导致性早熟,维生素A过量,可影响骨骼发育,损害软骨细胞。

五.严格控制给药剂量

用药后,期望患儿体内的血药浓度能尽快达到并保持在治疗浓度范围内,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

六.药品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准确分割,采用单剂量给药

应注意,在婴幼儿时期对某些药物的剂量按体重计算与按体表面积计算有较大的差别,尤其是新生儿时期的差别更大。按体表面积计算药量不适于新生儿及小婴儿。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及药物的特殊作用,对新生儿及小婴儿用药剂量应相对小些;应用非剧毒药物或对肝肾无害的药物可稍加量;在婴儿期(不包括新生儿),抗生素及磺胺药用量可稍大些。

七.选用剂量的原则

一般取药物安全有效范围的中间量或中间偏小量:1病情重。起病急的应取较大量,病轻取偏小量;2用药时间短,要求很快达到目的者取大剂量;3药物毒性小安全性高可取大剂量,如维生素类,用量可与成人相近;4个人体质好,体重超过标准者可取较大剂量;5慢性病,用药时间长者,宜用小剂量;6药物毒性大,安全范围小,宜用小剂量,如吗啡类,强心苷类,氨茶碱类;7体质差,营养不良或对药物敏感者取小剂量。

标签:;  ;  ;  

儿童用药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