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猪肉常见腐败微生物致腐能力的研究

冷却猪肉常见腐败微生物致腐能力的研究

论文题目: 冷却猪肉常见腐败微生物致腐能力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作者: 彭勇

导师: 任发政,陈尚武,戴瑞彤

关键词: 冷却肉,腐败菌,尸胺,腐胺,组胺,酪胺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前国内对延长冷却肉货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屠宰、分割与包装工艺以降低冷却肉的初始菌数,以及化学防腐剂结合气调包装等方法来抑制冷却肉中腐败菌的繁殖,关于引起冷却猪肉腐败的微生物的致腐能力的研究较少,因而所采取的保鲜方法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本实验研究目的是对导致冷却猪肉腐败的主要微生物进行分离与初步鉴定,研究从冷却猪肉上分离到的常见腐败菌致冷却猪肉腐败的能力。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保鲜措施,延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首先从冷却肉中分离并经过初步鉴定三种冷却肉腐败菌,并将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热杀索丝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以及假单胞菌(Pseudomonades)接种到新鲜灭菌冷却猪肉表面,进行侵染试验。分别在0天,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测定肉样的pH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颜色变化、各种微生物菌数等指标,并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冷却肉腐败过程的生物胺含量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可以对冷却肉的新鲜度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其响应值与HPCL测量值回归方程为y=115.24x+10.744,相关系数r=0.966(p<0.05);与TVB-N测量值回归方程为y=141.66x+11.539,相关系数r=0.936(p<0.05);与细菌总数值回归方程为y=6.1208x+3.3462,相关系数r=0.914(p<0.05)。腐败菌感染肉样以后,初期繁殖速度较快,在前4天快速增长;6天以后进入稳定状态,细菌浓度增长缓慢,1010cfu/g为其生长极限浓度;肠杆菌在好氧条件下,生长速率相对于其它菌有明显的优势;第8天,肠杆菌产生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达到168mg/100g,分别比热杀索丝菌高2.63倍,比假单胞菌高1.84倍;第8天肠杆菌产生的尸胺、腐胺、组胺的量分别为10.578mg/kg,9.152mg/kg,9.515mg/kg,明显高于其他菌种;第8天假单胞菌产生酪胺量达到9.221mg/kg,明显高于其他菌种。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冷却肉的特点

1.2.2 冷却肉保鲜理论

1.2.3 冷却肉保鲜技术的研究

1.2.4 冷却肉致腐微生物的研究

1.2.5 冷却肉中生物胺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冷却猪肉

2.1.2 培养基与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冷却猪肉上细菌计数和各种腐败菌的培养

2.3.2 腐败菌分离纯化

2.3.3 菌种鉴定

2.4 冷却肉接种腐败菌试验

2.4.1 失水率测定

2.4.2 pH值测定

2.4.3 TVB-N测定

2.4.4 肉表面色差测定

2.4.5 等物胺含量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冷却猪肉上腐败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3.2 流动发光系统评价试验

3.3 腐败菌感染冷却肉试验

3.3.1感观变化

3.3.2细菌浓度变化

3.3.3 失水率变化

3.3.4 pH值变化

3.3.5 TVB-N的测定

3.3.6 色差变化

3.3.7 尸胺及腐胺FIA-CL系统检测值

3.3.8 生物胺HPLC方法测定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苹果多酚对不同包装冷却猪肉货架寿命影响的研究[D]. 夏凡.西南大学2009
  • [2].冷却猪肉菌相分析以及生物保鲜剂的筛选[D]. 陈亚莉.湖南农业大学2010
  • [3].江苏省猪肉行业企业实施HACCP体系的意愿研究[D]. 徐萌.南京农业大学2007
  • [4].冷却猪肉保鲜技术研究[D]. 关婷婷.江西农业大学2012
  • [5].不同贮存温度和时间对冷却猪肉品质的影响[D]. 陈丽云.湖南农业大学2013
  • [6].冷却肉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D]. 王燕荣.西南大学2007
  • [7].酸辣猪肉干加工工艺及产品特性研究[D]. 陈星.华中农业大学2016
  • [8].冷却猪肉微生物源保鲜剂分离、鉴定及保鲜效果的初步研究[D]. 倪萍.安徽农业大学2013
  • [9].生物保鲜剂在冷却肉保鲜中的应用[D]. 贺红军.中国海洋大学2005
  • [10].酶解猪皮制备猪肉调味料的研究[D]. 巫亮.华南理工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冷却羊肉腐败菌菌相变化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王宁.华中农业大学2007
  • [2].冷却猪肉在流通领域中的微生物预测预报[D]. 张宇婷.河南农业大学2006
  • [3].4种防腐剂延长低温肉制品货架期的实验研究[D]. 刘愉.电子科技大学2007
  • [4].冷却肉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D]. 王燕荣.西南大学2007
  • [5].冷却猪肉汁液流失及控制技术研究[D]. 谢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6].板鸭贮藏中微生物、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及保鲜技术研究[D]. 王小军.西南大学2007
  • [7].生物保鲜剂在冷却肉保鲜中的应用[D]. 贺红军.中国海洋大学2005
  • [8].冷却肉防腐剂的研究[D]. 袁东晓.华东师范大学2006
  • [9].生猪屠宰HACCP体系的建立和冷却肉保鲜技术的研究[D]. 段静芸.南京农业大学2001
  • [10].冷却猪肉保水性的研究[D]. 蔡淑伟.南京农业大学2004

标签:;  ;  ;  ;  ;  ;  

冷却猪肉常见腐败微生物致腐能力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