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公报》人物报道折射的“香港精神”

论《大公报》人物报道折射的“香港精神”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一篇好的人物报道不仅解释发生了什么,更以人物来说明为什么发生,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手段,因为人物所作所为的社会背景和个性是正是社会层面的来源之一,记录人物就是记录时代本身。本文通过对《大公报》人物报道、内容及对社会影响进行分析,看到香港精神的多个面向:逆境下保持乐观,穷困时不减斗志,自强不息。从中寻找香港人对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想,以及探讨此种精神应否及如何延续,对香港社会历史的研究和香港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大公报》;香港;人物访问;香港精神

一、提炼新闻人物的几段历程

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历程,将这段历程呈现出来就是一个好的故事,而历史便是由这些个人的点点滴滴的故事构成。通过新闻写人物,通过人物来做新闻。新闻虽然是以事件为主,但是新闻事件的主体应是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人物的活动,外在的或者心理的,都可以体现在新闻事件深处一些规律性或者实质性的东西。而且,从新闻而言,人物同样承载了社会的精神层面。

星期日出版的香港《大公报》人物系列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老铺第二代,云吞依然正斗》中“只求每碗云吞面都对得住自己”的何洪记父子,凭着一门手艺及热诚,不但养活了家庭,更创立了自己的事业。一碗小小的云吞面不仅广为香港人所喜欢,更让主打香港地道美食的《米芝莲指南》将其评为一星餐厅。

被誉为“极地奇女”的香港首位极地女性探险家李乐诗,曾经是广告设计界的大红人,拥有大好前程和多个私人物业,如今的她却是两袖清风,房子已全数卖出,可是她曾10次远赴北极、8次踏足南极、4次攀越珠穆朗玛峰雪域、三次跋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挑战大自然、挑战人类的极限,用双脚丈量生命的宽度和广度。

不追潮流,不买新衣,不开冷气,甚至用别人弃置的家具数十年的香港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本可衣食无忧的享受悠闲生活,但他却一刻也停不下来,百多场演讲,推广普通话,为红十字会出谋献策,这一切都缘于他眼见气候变化为人类带来的灾难,于是以身作则,希望以此感染市民摒弃消费主义,同心协力减低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大公报》人物报道的主角中,有大大小小的老板和各行业的打工仔,有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和人地生疏的新移民,有身负重任的高级官员,和业有专精的专业人士,有志在议会的从政者的浪子回头的“金不换”,也有外国回流的港人和长居香港的外籍人士,还有义工、艺人、运动员、妇女领袖和慈善家……

记录者们以个人经历为主线,穿插个人生活、价值观、创业坎坷等于其中,通过人物的工作中的细节、经历中的难忘点、周边人的评价等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突出人物主题,并以相关学者专家的视角看产业、领域以至于微观至企业的现状、问题和方向,多角度展现人物个性,书写传奇人生。

二、从人物看社会,每个人物体现着一种美德

“一二三四五六七,多劳多得。”在香港赵良骏导演的影片《麦兜故事》中,麦太一边练着体操一边唱着香港精神。作为香港最成功的原创Q版漫画人物,漫画家谢立文、麦家碧夫妇笔下这只憨憨的猪仔——麦兜,第一次由漫画走进大银幕,且创造了票房奇迹,甚至成为了香港人的精神偶像①。在麦兜的身上,很多香港人能看到自己过去生活的影子②。

香港社会以经济为本,寸土寸金,有梦想一定要先生存。这个很细小的地方,香港人能够以小胜大,在环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凭借的正是每个人不论行业贵贱,不论职位高低,都尽力做好自己分工的专业精神。

众所周知,香港人非常拚搏,也崇尚独立。在香港的街头,你经常可看到满头白发的老翁,或精神抖擞地开着的士,或拎着公文包,西装革履地在地铁里辗转,在其它城市,这把年纪的人早已在家中含饴弄孙,公园溜鸟了。在香港,这一切并不奇怪。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大都市里,白手起家、努力工作、功成名就,是永恒的香港梦。

上世纪中期,多少老一代的香港人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历尽千辛万苦,创造了今天的辉煌。40年前,一首传遍香港的“狮子山下”这样唱道:“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狮子山下的精神便由此而来。人溺己溺,相互扶持,更是香港精神的重要部分。成功时不忘回馈社会国家,困窘时不离不弃不忘善举;贫寒苦困,一心为人分忧解难;身体残疾,坚持守望生活的美好。由己及人,不被“我障”局限而时刻体谅与在意他人,或许才是香港精神的真正核心③。

三、建构薪火传承的香港精神

最为明显的便是有一部分土生土长的香港青年,抱怨看不到发展机会,抱怨贫富悬殊、分配不公、资源被抢、上升空间狭小……一腔的怨气,化为怒火,发泄到街头,甚至摇身一变成为专业的“民主斗士”,认为“民主”是解决问题的万应灵丹④。

《大公报》的人物访问,说的就是历代香港人的故事,他们都是香港社会大家庭的主角,更是研究香港社会的重要史料。文中人物有的身残志坚,用自己的经历感动别人;有的迷路知返,用自己的经历警醒他人;有的自幼立志,向着目标奋斗不息,有的乐于为善,但求助人不为回报;有的坚守本业,不因纷扰社会而迷乱,有的勇于开拓,开创出属于个人的事业天地。

百多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介入,中西文化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相互交织、相互伴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独特的香港文化随着香港历史发展而发展,随着香港经济成长而成长。一个承古启今、中西融汇、自由开放、商业都市型的具有香港特色的多元混合体系文化已经形成⑤。

今天的香港,发展机会真的比以前少吗?答案是否定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机遇,关键是能不能看到并抓住。在面临新的创业挑战下的香港社会,香港精神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香港奇迹的力量之源。香港需要香港精神,中国也需要将香港精神薪火传承,使新一代人不但具有与国际接轨的学术知识,而且拥有香港人及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①见证香港精神_《当代学生》,2007(17)

②柳中原.那些年,我们一起感动的香港精神[J].沪港经济,2012(09):34-36.

③鼎宕.什么是"香港精神[J].ShanghaiHongkongEconomy,2001(04).

④王尧人民日报观沧海:别丢了“香港精神”2015(04)

⑤杨国英.陶荣传承香港精神[J].华人世界,2007(07):70-71.

标签:;  ;  ;  

论《大公报》人物报道折射的“香港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