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论文-张淼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论文-张淼

导读:本文包含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媒介信息素养,评估框架,大学生,民族地区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张淼[1](2019)在《民族地区大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反思和创新实践能力,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评估信息主体MIL水平,有助于促进民族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改革,推动MIL课程体系形成和教学模式创新。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MIL评估框架为基础,从内涵、意义、评估导向、基本原则以及指标体系框架等方面,对民族地区大学生MIL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探讨。遵循规范化、科学性、本地化和可操作性原则,以"获取、评价和创建"3个一级指标及相应的25项表现标准为架构,初步确定了民族地区大学生MIL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体框架和评估路径,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亦为同类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丁一,戴健[2](2019)在《核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下纽约体育发展现状研究及其对上海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在对全球着名体育城市的概念和核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以重大体育赛事、职业体育俱乐部、大众体育、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产业等5个核心指标维度对美国纽约市体育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探讨纽约体育发展的经验。从发挥城市政府的主导作用、培育和挖掘本地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多元价值、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培育和宣传城市特色体育文化、打造体育资源聚集高地和配置平台,以及加强城市体育基础设施供给等方面,对新时代上海建设全球着名体育城市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陆军,丁凡琳[3](2019)在《多元主体的城市社区治理能力评价——方法、框架与指标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摆脱定性分析盲区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的量化,评估落实精准施策,提高治理效率,是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保障。推进多元治理和优化治理结构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两个核心目标,建立政府视角、居民视角、第叁方机构视角的叁级指标体系,有助于构建基于综合评价和横向比较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能力测度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胡石元,高浩然,唐旭,耿红,李桃桃[4](2019)在《基于WSR框架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指标体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剖析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界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基础上,从要素特征(W维)、利用目标(R维)和评价过程(S维)等3个维度阐述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系统要求,构建关联分析矩阵,对《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差异化、层次完整性和目标关联性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针对当前《规程》中存在的评价对象混杂、开发区类型需要细化、指标体系不完整、计算方法需修正等问题提出了相应修改建议。(本文来源于《测绘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03期)

罗莎,胡世清[5](2019)在《翻转课堂环境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环境本质和社会心理交流在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目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翻转课堂环境这个决定翻转教学效果的重要潜在因素还未得到充分关注。建立翻转课堂环境评价体系有助于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并促进翻转课堂的深入发展。本文以Moos的环境结构理论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据,结合外语课堂的特点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环境评价体系,并通过评价量表的实证检测证明其合理性,该体系可为评估翻转课堂质量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全球教育展望》期刊2019年05期)

朱虹[6](2019)在《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以多种研究方法构建符合我国临床实际的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内在品质的检验。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框架,结合临床实践情况建立了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再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法,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和条目,建立了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后,以江苏省内符合纳入标准的323名肿瘤科护士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专家检验评价量表内容效度,运用SPSS 18.0统计Cronbach’sα系数、相关性系数以检验量表的信度与结构效度。结果:(1)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框架,由5个维度构成,分别是临终关怀知识、教育能力、交流能力、支持性照护、人际关系。(2)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65,两轮专家咨询后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kendall和谐系数W分别为0.259、0.262,X~2检验P值均<0.05。(3)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以及42个叁级指标。(4)初步构建的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较好,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82,各一级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47-0.960之间;专家内容效度为0.800,各一级指标与指标体系的相关系数介于0.803-0.909之间,P值均<0.05。结论:本研究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框架和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可以作为学校的临终关怀课程开发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参考依据,为临床相关部门考察护士能力水平及继续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促进专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4-17)

王丛漫,丁咚[7](2019)在《供应链管理视角下京津冀家政服务人力资源供给质量研究:理论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进步为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实践空间和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出现了家政服务"低质供给—高质需求"的尖锐矛盾,这就引出了如何改善家政服务人力资源供给质量,满足社会多元需求的深刻话题。家政服务人力资源供给质量主要包括供给过程质量和供给结果质量两个方面,通过对京津冀多家企业的访谈及问卷调查,使用熵权法对数据进行客观赋权,构建了京津冀家政服务人力资源供给过程质量指标体系,以及京津冀家政服务人力资源供给结果质量指标体系,并推荐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家政服务人力资源供给质量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林艳华,李进生[8](2019)在《数字化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数字化生活成为城市人的一种生活常态,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首选方式。数字化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城市与数字化学习的不断融合发展的产物。文章在解读数字化学习型城市的定义、特征和关键性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和已有文献分析结果,构建了数字化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包括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9个叁级指标。(本文来源于《成人教育》期刊2019年01期)

张蓉[9](2018)在《城市公共配套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与逻辑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后评价作为一般投资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论述城市公共配套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指标体系以及逻辑框架搭建,为相似项目的后评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8年23期)

张念明,张文[10](2018)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框架下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基于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框架下,我国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兼具"积极绩效"评估与"消极绩效"评估的双重功能定位。在内在机理上,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遵循以下规律特征:通过偏重"规则间选择"的价值判断实现绩效评价;通过以公信力为基点的结果评估实现绩效评价;通过以财政资金流为主线的责任归位实现绩效评价;通过以机制创新为支撑的偏差纠正实现绩效评价。在指标设计上,应摒弃"指标万能"观念,确立"指标有限"理念,遵循公共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结果导向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在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叁位一体"共性指标体系基础上,依据财政政策的具体特征和运行规律,进行科学、精准、实用的指标体系设定,以有效提升政策绩效评价的质量与实践应用性。(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8年12期)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在对全球着名体育城市的概念和核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以重大体育赛事、职业体育俱乐部、大众体育、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产业等5个核心指标维度对美国纽约市体育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探讨纽约体育发展的经验。从发挥城市政府的主导作用、培育和挖掘本地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多元价值、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培育和宣传城市特色体育文化、打造体育资源聚集高地和配置平台,以及加强城市体育基础设施供给等方面,对新时代上海建设全球着名体育城市提出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张淼.民族地区大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初探[J].图书馆学刊.2019

[2].丁一,戴健.核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下纽约体育发展现状研究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

[3].陆军,丁凡琳.多元主体的城市社区治理能力评价——方法、框架与指标体系[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

[4].胡石元,高浩然,唐旭,耿红,李桃桃.基于WSR框架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指标体系分析[J].测绘地理信息.2019

[5].罗莎,胡世清.翻转课堂环境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9

[6].朱虹.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江苏大学.2019

[7].王丛漫,丁咚.供应链管理视角下京津冀家政服务人力资源供给质量研究:理论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建构[J].东岳论丛.2019

[8].林艳华,李进生.数字化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9

[9].张蓉.城市公共配套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与逻辑框架[J].智能城市.2018

[10].张念明,张文.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框架下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基于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视角[J].东岳论丛.2018

标签:;  ;  ;  ;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论文-张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