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区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越冬生态学研究

上海郊区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越冬生态学研究

论文摘要

两栖类是世界动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环境恶化的指示者,研究其种群下降原因,对于探讨全球变化对生命系统的影响,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泽蛙Rana limnocharis,英文名terrestrial frog(陆泽蛙),隶属无尾目蛙科属。在我国分布虽然很广,但是对泽蛙的研究并不深入和系统。泽蛙随着上海城市化的步伐加剧,其栖息地也日益破碎化,并且迅速缩小,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冬季是泽蛙生存的关键时期,采取何种对策越冬至关重要,能否成功越冬对泽蛙的种群数量影响很大。本研究首次针对上海农田泽蛙的冬眠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旨在了解泽蛙的蛰眠方式、蛰眠地点、蛰眠洞穴温度和蛰眠洞穴湿度等相关生态学问题,以期能对泽蛙的保护利用有所指导,思索土地开发对动物、植物影响的更深刻研究。本文在2006年9月到2007年4月期间对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的冬眠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捕获泽蛙598只,挖掘洞穴785只。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上海市郊的泽蛙越冬时间可以分为越冬前期和越冬期。越冬前期泽蛙迁移到越冬地点附近,而且日夜不停的捕食。此后随气温下降进入冬眠期。泽蛙雌雄两性在入眠前的肥满度和内脏器官系数没有明显差异,营养状况基本相同。肥满度随蛙龄增加而增加。冬眠前夕二龄组泽蛙的Kwl值比一龄组高出76%,三龄组比二龄组高出127.27%。说明在冬眠前夕,三龄组泽蛙的营养状况是最好的,且远大于二龄组泽蛙。推测原因是大龄的泽蛙生活经验丰富,捕食能力更强大。在入眠前身体与内脏器官系数都达到最佳态。入眠前夕一龄组泽蛙的肥满度虽然最小,可是肝系数却最大,即越冬营养储备在肝脏。几乎没有什么储存在脂肪体,其脂肪体系数最小。三龄组泽蛙脂肪体系数最大,推测和生殖腺的发育有关。泽蛙出眠后,身体肥满度下降、内脏系数也显著下降。说明越冬期间消耗了身体和内脏器官的营养储备。重长指标Kwl值监测泽蛙肥满度的变化敏感。前人研究肥满度在冬眠前后是没有变化的。推测原因是使用K值而非Kwl值导致。冬眠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泽蛙冬眠时,独居个体的比例是38%,群居的个体的比例为62%。群居可以显著提高冬眠洞穴的湿度。泽蛙的体长和冬眠洞穴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大龄的泽蛙冬眠洞穴的温度相应降低。不同年龄组越冬研究表明,冬眠洞穴温度随蛙龄增加而降低。一龄组洞穴温度最高平均15.06度,三龄组洞穴温度平均13.75度。冬眠洞穴湿度随蛙龄增加而增大,一龄组平均25.27%,三龄组平均29.51%。宝山地区泽蛙体长平均最小,冬眠深度最深,平均11.15cm。淞江地区冬眠的深度最浅,平均7.93cm,冬面洞穴的温度在不同地区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入眠前肥满度一龄组<二龄组<三龄组,也就是体内营养物质的储备随蛙龄的增加而改善。三龄组这样的体长较大泽蛙对低温的耐受力强,不需要冬眠洞穴有很高温度,而且还能保持冬眠洞穴有比较大的湿度,所以一般独自冬眠在比较浅的洞穴或者裂缝内过冬。而蛙龄比较小的泽蛙,体内脂肪含量少,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比较低,皮肤失水率高,需要较高温度,一般选择集聚冬眠的方式,冬眠在在比较深的洞穴。洞穴内较高的温度来自代谢热。泽蛙聚集可以增加洞穴湿度,幼蛙聚集增加的洞穴湿度还远小于大龄泽蛙洞穴湿度。说明越冬对幼蛙的考验十分严峻。室内越冬实验表明不同年龄组的泽蛙越冬死亡率很不相同。一龄泽蛙的死亡率60%,二龄37.5%,三龄的25%。整体越冬死亡率27.5%。越冬期间死于红腿病的泽蛙23.75%,冻死的6.25%,其他原因的10%。二龄泽蛙最容易染病。一龄组泽蛙非常脆弱,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其越冬失败。体内能量储备少,脂肪含量极低,冻死几率在41.6%。而其他两个年龄组是不存在这样的死亡原因的。越冬对一龄组泽蛙最严峻。其高死亡率可以解释冬眠泽蛙年龄结构不会带来来年种群的大幅增长。大龄泽蛙越冬有迁移行为。越冬地点多为靠近稻田的较大型的,多年型水渠。越冬或者在废弃洞穴,或者裂缝与枯草下,越冬地点距离水源不过一米左右。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水渠不但是泽蛙重要的冬眠位点,而且水渠在整个生活季节作为一种良好的廊道,对泽蛙种群的波动有很大的影响。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是保护动物的前提条件,对于泽蛙来说保证其蛰眠洞穴的获得就是冬季保护的关键。因此在进行农事活动时应该对明显高出水田的田埂、沟渠岸边予以一定的保护,尽量避免破坏性的修葺活动,以保证泽蛙蛰眠洞穴的获得。泽蛙作为上海郊区种类不多的分布有影响的两栖类,理应受到更多的研究和关注,对泽蛙的深入调查也十分必要。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全球两栖动物保护概况
  • 第二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三节、研究区域概况
  • 第四节、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泽蛙越冬的肥满度研究
  • 第一节、研究背景
  • 第二节、研究方法
  • 第三节、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讨论和结论
  • 第三章 泽蛙冬眠生态学研究
  • 第一节、研究背景
  • 第二节、研究方法
  • 第三节、结果与分
  • 第四节、讨论
  • 第四章 上海市郊越冬泽蛙的种群特征和越冬场所
  • 第一节、上海市郊越冬泽的德种群特征
  • 第二节、泽蛙冬眠的洞穴特征
  • 第三节、结论和讨论
  • 第五章 上海郊区泽蛙越冬的行为和越冬死亡率
  • 第一节、研究方法
  • 第二节、研究结果和分析
  • 第三节、讨论结论
  • 结论和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  

    上海郊区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越冬生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