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体系研究 ——以绩溪县为例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体系研究 ——以绩溪县为例

论文摘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体系研究是在对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等资料,找出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为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首先是调查和了解规划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研究奠定基础。其次,以“粮食安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为主线,对工作体系的3大组成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结合国情,为保障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突出土地生产功能,严格耕地保护,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二是在保障粮食安全同时,解决经济发展建设的用地需求,缓解人地矛盾,协调“吃饭与建设”的关系;三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为使土地利用向“人地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目标逼近,提供方法和途径,即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方略,统筹安排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强化生态建设,保障生态安全,打造优良的生态经济系统。本文主要运用“土地经济学、生态学、土壤学”等相关学科基本原理和土地利用规划学等相关理论,在分析国内外土地规划实践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及动态分析比较等方法,针对绩溪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要求,研究了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体系。具体内容是在保证耕地数量的前提下,提高耕地质量,合理确定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面积和布局;遵循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方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由此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规模、方向等,提出前期工作体系的保障措施建议。该体系研究有利于全面掌握上一轮规划的实施状况,准确判断规划修编中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确定规划修编中各项指标方案的调整和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研究成果为确定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等,以及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规划修编水平,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和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体系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2.1 规划背景
  • 1.2.2 规划修编背景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目的
  • 1.4.2 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1 国内
  • 1.5.2 国外研究动态
  • 1.5.3 启发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6.1 技术路线
  • 1.6.2 方法
  • 1.7 创新与不足
  • 1.7.1 创新
  • 1.7.2 不足
  • 2 体系研究的支撑理论和技术
  • 2.1 研究的支撑理论
  • 2.1.1 地租地价理论
  • 2.1.2 土地区位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可持续利用理论
  • 2.1.5 人地协调理论
  • 2.1.6 土壤学
  • 2.1.7 地学理论
  • 2.1.8 系统工程理论
  • 2.2 研究的支撑技术
  • 2.1.1 3S技术
  • 2.2.2 测绘技术
  • 2.2.3 LUCC研究成果引用
  • 3 体系研究阶段分析
  • 3.1 准备工作阶段
  • 3.1.1 组织准备
  • 3.1.2 思想准备
  • 3.1.3 业务准备
  • 3.2 资料收集与外业调查
  • 3.2.1 资料收集
  • 3.2.2 外业调查
  • 3.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4 工作体系构建及其研究内容
  • 4.1 土地利用战略
  • 4.1.1 研究概览
  • 4.1.2 研究的具体内容
  • 4.2 前期工作体系结构及研究内容
  • 4.2.1 粮食安全系统
  • 4.2.2 经济建设系统
  • 4.2.3 生态坏境系统
  • 4.3 保障体系
  • 4.3.1 法律保障
  • 4.3.2 经济保障
  • 4.3.3 技术保障
  • 4.3.4 行政保障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北省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12(Z1)
    • [2].常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8(04)
    • [3].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8(02)
    • [4].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及其对区域生态质量的影响分析——以巢湖市为例[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11)
    • [5].2000-2015年新疆南部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科技通报 2020(02)
    • [6].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贵州坝子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研究[J]. 生态学报 2019(24)
    • [7].晋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演变与模拟[J]. 生态学报 2020(01)
    • [8].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02)
    • [9].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0].土地利用隐性转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3)
    • [11].盐池县土地利用自然生态位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01)
    • [12].旅游驱动下干旱旅游区土地利用的变化[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2)
    • [13].土地管理现状和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思路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06)
    • [14].评《城镇化下土地利用变化与效应》[J]. 区域经济评论 2020(02)
    • [15].应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挖掘浙江省土地利用演变信息[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6].1980~2015年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 人民长江 2020(02)
    • [17].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 2020(02)
    • [18].中国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陈述彭学术思想的引领[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04)
    • [19].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土地利用/覆盖时空演变分析——以榆次区为例[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05)
    • [20].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08)
    • [21].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20(03)
    • [22].三峡库区典型流域聚落变迁的土地利用效应[J]. 生态学报 2020(12)
    • [2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5)
    • [24].福建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与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4)
    • [25].阿克苏河流域中下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6].甘州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4)
    • [27].1978–2018年叶尔羌河流域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数据研究[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20(01)
    • [28].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遵义市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29].北江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J]. 人民长江 2020(08)
    • [30].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措施探讨[J]. 山西农经 2020(16)

    标签:;  ;  ;  ;  ;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体系研究 ——以绩溪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