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语名量词研究

白语名量词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的研究属描写语言学范畴,以语言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功能类型学的方法论为依据,依托于田野语音学理论,对白语名量词进行研究。全文分七个部分。第1章绪论介绍本文选题目的意义、依据的理论与方法、白语研究现状等。第2章阐述白语名量词的类型,分为拷贝型量词、度量量词、个体量词和集体量词四个类型进行分析,得出白语量词发展的三个阶段。第3章对白语名量词的来源作详细分析,对借自汉语的白语量词分析中得出了汉语中古音在白语中的一些遗留现象。第4章对白语名量词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5章对白语的名量词结构在句子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第6章对白语名量词的四个语义特征进行分析。第7章结语。通过对田野调查材料的分析研究,对白语名量词有如下的认识:白语名量词的类型分为四类,代表了名量词的三个发展阶段。白语量词出现是强制性的,在白族人的意识里面名量词总是跟随名词一起出现,他们已经把名量词看作是名词的一部份。由于白语是记音语言,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同音词,这就要求用不同的名量词来区分事物。白语名量词的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使得名词的个体特征更加的得到显现,量化和分类为名词的信息量更加得以直观的体现。白语的名量词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拷贝白语的名词、白语名词兼任而来、白语中固有的名量词、借自汉语的名量词、借自汉语的名词。白语的名量词和其他词类结合上与汉语有着不同的特点。白语名量词的作用十分突出,它能和名词、数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量词等相结合。白语的名量词结构在句子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同位语。白语名量词在具体语境中呈现出分类性、个体性、指称性、关系性四个语义特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白语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白语的系属问题
  • 1.2.2 白语其他方面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2章 白语名量词的类型
  • 2.1 拷贝型量词
  • 2.2 度量量词
  • 2.3 个体量词
  • 2.3.1 类别量词
  • 2.3.1.1 表示与人和事物有关的量词
  • 2.3.1.2 表示与吃的事物有关的量词
  • 2.3.1.3 表示与水有关的事物的量词
  • 2.3.1.4 表示与工具事物有关的量词
  • 2.3.2 性状量词
  • 2.4 集体量词
  • 2.4.1 表示数为二的量词
  • 2.4.2 表示数为二以上的量词
  • 第3章 白语名量词的来源
  • 3.1 拷贝白语的名词
  • 3.2 白语名词兼任量词
  • 3.3 白语中所固有的名量词
  • 3.4 借自汉语的名量词
  • 3.5 借自汉语的名词
  • 第4章 白语名量词的结构类型
  • 4.1 名词+量词
  • 4.2 数词+量词
  • 4.3 名词+数词+量词
  • 4.4 名词+指示代词+(数词)+量词
  • 4.5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数词)+量词
  • 4.6 人称代词+名词+(数词)+量词
  • 4.7 量词+量词
  • 第5章 白语名量词结构在句子中的作用
  • 5.1 名+量结构充当主语和宾语
  • 5.1.1 名+量结构充当主语
  • 5.1.2 名+量结构充当宾语
  • 5.2 数+量结构充当定语
  • 5.3 以量词为中心修饰词组可在句中充当主语和宾语
  • 5.4 指示代词(+数词)+量词结构充当名词的同位语
  • 5.5 量词重叠结构充当主语和状语
  • 第6章 白语名量词的语义特征
  • 6.1 分类性
  • 6.2 个体性
  • 6.3 指称性
  • 6.4 关系性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白语常用名量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类型学视野下汉语名量词形成机制研究》[J]. 汉语学报 2017(03)
    • [2].现代汉语名量词变异语义结构分析[J]. 文山学院学报 2016(01)
    • [3].“读后续写”练习对汉语名量词促学促用效果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06)
    • [4].浅谈名量词“把”的认知性教学[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09)
    • [5].汉英身体名量词的认知聚焦方式[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9)
    • [6].“一+临时名量词”构式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7)
    • [7].现代汉语名量词变异类型分析[J]. 语文学刊 2015(04)
    • [8].汉语临时名量词内部特征探析[J]. 语文学刊 2010(01)
    • [9].临时名量词与词语语义音节的关系[J]. 语文学刊 2010(21)
    • [10].试析《歧路灯》中名量词与名词的选择匹配关系[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12)
    • [11].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名量词教学探究——以“头、只、条、根”为例[J]. 中华少年 2017(05)
    • [12].汉语史上名量词语法化问题研究[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8)
    • [13].浅谈对外汉语初级名量词教学[J]. 读天下 2016(10)
    • [14].英汉名量词对比[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02)
    • [15].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临时名量词与名词的匹配[J]. 北方语言论丛 2011(00)
    • [16].名量词的修辞用法研究[J]. 北方文学 2019(12)
    • [17].泰国学生使用汉语名量词偏误分析[J]. 文教资料 2014(27)
    • [18].名量词“棵”的历史变迁[J].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10(00)
    • [19].少数民族景颇语与英语名量词比较研究[J]. 改革与开放 2013(16)
    • [20].临时名量词与名词匹配的认知机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 [21].从隐喻的认知角度看临时名量词的修辞效果[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S1)
    • [22].汉语学习者对名量词的习得研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6(05)
    • [23].汉语名量词的隐喻分类与对外汉语名量词教学[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4].仫佬语名量词考察[J].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9)
    • [25].论名量词“所”的历时演变[J]. 东岳论丛 2017(12)
    • [26].对外汉语同音名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1)
    • [27].第二语言教学视角下的名量词“节”“段”“截”的认知研究[J]. 郑州师范教育 2016(03)
    • [28].“顿”的量词用法的词源[J]. 汉字汉语研究 2020(03)
    • [29].工具名量词的语法特征及认知机制[J]. 文教资料 2019(26)
    • [30].汉语名量词起源再探[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标签:;  ;  ;  ;  ;  

    白语名量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