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演讲者对学生注意状态的表情识别和应对研究

教师/演讲者对学生注意状态的表情识别和应对研究

论文摘要

听众走神是一种公众演讲领域常见的观众反应,同样被认为是课堂教学领域中最常见的轻度课堂问题行为,具有隐蔽性,难以发觉、发觉后又难以应对的特点,了解教师对课堂走神行为的认知与归因,参照演讲者的识别和应对的策略来探索提高教师应对学生课堂走神行为能力,对于教师的专长发展和改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辅以量的研究方法,对153名教育硕士班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教师对课堂走神问题的认知情况,再以自制的学生课堂表情录像为材料,对6名教师和6名演讲者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然后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分析,加以对比,在此基础上谨慎讨论,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多数教师认为课堂走神行为较普遍。每节课都发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经常走神。教师对此问题的归因更多地归因于学生因素,较少地归为教师因素;(2)自身授课口才评价较高的教师更自信于解决课堂走神问题,随着教龄增长,应对课堂走神的能力有所提升,而自身授课口才并没有显著提高;(3)视觉线索是被试最主要的识别学生注意力状态的线索,相对于动作线索,被试更容易察觉表情线索;(4)对三段录像的识别结果,专家演讲者组要好于新手演讲者组,专家教师组略好于新手教师组,整体上演讲者组比教师组表现出色,尤其在对学生理解困难状态的识别上。(5)在应对走神问题上,教师组倾向于采用干预学生的策略,而演讲者倾向于采用演讲策略来改善自身的表述效果,教师组采用的策略较容易产生影响课堂进程的副作用,且应对的手段不够丰富;研究者在进一步的讨论中,指出了演讲者的实践培训经验对于解决课堂走神问题上可供借鉴之处,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专长培训提出了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课堂讲演与公众演说
  • 1.2 课堂问题行为及课堂走神
  • 1.3 课堂信息反馈与表情识别
  • 第2章 研究构想与研究设计
  •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方法
  • 2.3 总体研究设计
  • 2.4 访谈录像的制作
  • 第3章 实证研究
  • 3.1 研究一 教师对学生上课走神问题和个人胜任力的知觉
  • 3.2 研究二 教师/演讲者对学生注意状态的表情识别
  • 3.3 研究三 教师/演讲者对学生走神及理解困难的应对策略比较
  • 第4章 综合分析与讨论
  • 4.1 研究方法分析
  • 4.2 信度分析
  • 4.3 效度分析
  • 4.4 教师对课堂走神及应对的认知及自我效能感的分析和讨论
  • 4.5 教师组与演讲者组在识别和应对上的差异讨论
  • 4.6 课堂走神问题应对策略比较与分析
  • 4.7 研究的局限之处和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教师/演讲者对学生注意状态的表情识别和应对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