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硫烷对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莱菔硫烷对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内毒素,即脂多糖(LPS) ,是所有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外膜成分,是引起脓毒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主要因素,严重创伤、感染、肝病以及众多危重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多可以发生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内毒素血症也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脏是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两者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旦发生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阻断该循环中的某些链条,阻止内毒素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但迄今为止,临床尚缺乏特殊、有效的手段治疗内毒素引起的肝损伤。目前临床治疗内毒素急性肝损伤通常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下:①地塞米松:可能与其抑制一氧化氮(NO)过量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组织抗氧化活性有关;②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可能与抗膜磷脂的降解作用及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③甘氨酸:抑制枯否细胞的分泌功能,使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分泌减少,抑制肠道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释放减少,肠道壁通透性降低,从而使肠源性内毒素入血减少,血浆内毒素水平下降;④LPS拮抗剂:可以降低LPS的生物活性,加快其通过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CRI受体的清除率;也有实验证明,抗LPS单抗对动物的保护作用并不直接通过降低TNF-а,而是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对TNF-а的敏感性,以及减少其他细胞因子活性,如IL-6等。⑤中药:如解毒护肝冲剂、茵陈汤,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的治疗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地塞米松:副作用大,特别是可致免疫功能下降,使机体清除感染的能力降低,易致感染扩散,有进一步加重内毒素血症可能;LPS拮抗剂:价格昂贵,不能阻断肝病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治疗措施机制比较单一,大多忽略胆红素升高造成继发肝损伤,而且未涉及自身免疫调控,综合治疗力度明显不足。特别是采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势必会增加肝脏负荷,增加病人经济负担。莱菔硫烷(SFN)是十字花科植物中含有的一种异硫氰酸盐,自1992年被发现具有化学保护作用以来,逐渐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SFN具有抑制I相酶、诱导II相酶,具有抗氧化损伤的作用;能诱导肿瘤细胞分裂周期停滞和凋亡,能抑制肿瘤血管上皮细胞,具有抗肿瘤作用;能SFN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力,降低了由内毒素刺激的巨噬细胞产生的TNF-а水平,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能制幽门螺旋杆菌生长,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由于其药物的毒副作用小,其药理机制可以对抗内毒素对肝脏损伤作用机制。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本实验的研究旨在明确SFN对内毒素急性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高理论依据和实验经验。〔目的〕:建立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大鼠动物模型,明确清内毒素造成急性肝脏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进一步阐明内毒素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规律及机制,利用SFN干预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大鼠,通过各项指标的检测明确SFN对内毒素急性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和作用强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验经验。〔方法〕:(1)构建亚致死量LPS致D-半乳糖胺(D-GaLN)致敏肝细胞损伤大鼠动物模型。选择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只,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分别腹腔注射亚致死量的内毒素LPS(50ug/Kg)+D-GaLN(300mg/Kg),对照组仅注射1ml无菌生理盐,分别于6h、24h、48h经主动脉取大鼠全血,离心获取血清,后分别处死取大鼠,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总胆红素(BIL)水平,TUNEL染色肝组织凋亡细胞计数;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水平,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 mRNA表达。(2) SFN对内毒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研究。将2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DEX干预组、SFN干预组,每组8只,每组事先分别腹腔注射LPS(50ug/Kg)+D-GaLN(300mg/Kg),DEX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入用Dex(5mg/Kg) 1ml,SFN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入SFN 1mg/Kg 1ml,对照组仅注射1ml生理盐水,在24h处死大鼠后再次光镜下分析肝组织病理、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BIL水平,TUNEL染色肝组织凋亡细胞计数,ELISA检测血清IL--1β水平,RT-PCR检测TNF-аmRNA、UGT1A1 mRNA的表达。〔结果〕:建动物模型实验中:1.组织病理学特征:(1)对照组:肝小叶组织结构完整,未见肿胀、变性、坏死。(2) 6h处理组:肝细胞轻度浊肿,未见坏死。(3) 24h处理组:肝细胞广泛浊肿,点灶状坏死,中央静脉扩张充血.(4) 48h处理组:肝细胞广泛浊肿,大量点灶状坏死,大量炎症细胞侵润。2.血清ALT、AST、BIL水平:注射LPS/D-GaLN 6 h后开始升高,处理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后随时相改变,ALT、AST、TBIL水平逐渐上升,24h后达到高峰(ALT 3204.875+791.400,AST 3662.500+725.661,TBIL 65.100 +23.150),24h组与6h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后维持高水平,24h组与48h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肝脏组织细胞凋亡检测:TUNEL染色表现为细胞核染成棕褐色,核固缩,染色质边集,胞质嗜酸性,肝脏组织细胞AI在6h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随时相改变,凋亡细胞增加明显,24h达高峰(29.225+4.315),24h组与6h组有显著显著性差异(P<0.01),48h AI仍维持高水平。4. IL--1β、TNF-аmRNA、UGT1A1 mRNA表达检测结果:IL--1β在6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4h开始下降,48h明显降低,与24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仍高于对照组(P<0.01)。TNF-аmRNA在6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4h仍维持较高水平,48h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UGT1A1 mRNA在6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24h维持较高水平,48h开始下降,与24h组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SFN对内毒素急性肝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实验中:5.组织病理学特征:(1)对照组:肝脏可小叶结构完整,可见点状坏死,可见大量炎症细胞侵润。(2) DEX干预组:肝脏血管旁粘液样变,可见双核肝细胞,同时可见点灶状坏死。(3) SFN干预组:肝细胞广泛浊肿,未见明显坏死,可见肝细胞增生。6.血清ALT、AST、TBIL水平:SFN干预组与DEX干预组均能使其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7.肝脏组织细胞凋亡检测:SFN干预组与DEX干预组均能使AI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8. IL--1β、TNF-а、UGT1A1 RNA检测结果:只有SFN干预组在24h能降低IL--1β的生成,DEX干预组不能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FN干预组与DEX干预组均能降低TNF-а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1),SFN干预组降低作用更明显,与DEX干预组比较(P<0.01);SFN干预组与DEX干预组均增强UGT1A1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者间增强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亚致死量LPS可造成D-GaLN致敏大鼠急性肝损伤,该模型适合于对内毒素急性肝损伤的进一步研究。2.细胞凋亡是内毒素急性肝损伤重要的形态学改变,应引起重视。3. IL--1β、TNF-а在早期(6h)出现了明显升高,因此早期干预可减少炎症介质对肝脏的第二次打击。4.内毒素肝损伤大鼠在胆红素代谢方面早期(6h、24h)代谢能力增强,晚期(48 h)下降,保护肝细胞,对降低高胆红素非常重要。5. SFN与DEX均能降低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大鼠的ALT、AST水平,减少细胞凋亡,降低TNF-аmRNA的表达,增强UGT1A1mRNA的表达,既减少了TNF-аmRNA对肝脏的二次打击,又能降低黄疸水平,说明SFN与DEX对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6. SFN能降低IL--1β水平,降低TBIL水平,在降低TNF-аmRNA表达方面比DEX作用更强,说明SFN比DEX对内毒素急性肝损伤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Abstract
  • 摘要
  • 论文正文 莱菔硫烷对内毒素急性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莱菔硫烷对内毒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图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一莱菔硫烷的药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活力苏口服液致急性肝损伤2例[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0(05)
    • [2].罗格列酮减轻细菌脂多糖诱发急性肝损伤及其机制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06)
    • [3].中药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6(02)
    • [4].千根草水提物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07)
    • [5].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腹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大鼠[J]. 健康之路 2017(10)
    • [6].疑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急性肝损伤1例的药学监护[J]. 中国乡村医药 2019(23)
    • [7].中药治疗急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南药学 2019(09)
    • [8].石榴汁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9].中药导致急性肝损伤临床研究[J]. 安徽医药 2015(10)
    • [10].中药制剂治疗急性肝损伤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11)
    • [11].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急性肝损伤的分析[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02)
    • [12].秦艽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2(06)
    • [13].天然药物抗急性肝损伤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1(21)
    • [14].丹皮总甙防治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 2009(03)
    • [15].黄芩苷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11)
    • [16].樟芝多糖保护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9(14)
    • [17].乙醇分级沉淀的樟芝多糖对于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7(11)
    • [18].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失衡在乙肝急性肝损伤中的机制及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2)
    • [19].瑶药地菍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04)
    • [20].灵芝多糖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4(05)
    • [21].火炭母醇提物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 2012(03)
    • [22].花脸蘑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食品科技 2011(07)
    • [23].急性肝损伤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 2010(02)
    • [24].乐肝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14)
    • [25].以环孢素灌胃建立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初步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17)
    • [26].急性肝损伤小鼠中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07)
    • [27].睡莲花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12)
    • [28].脱落酸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兽药杂志 2017(02)
    • [29].睡莲花烟花苷对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癌变·畸变·突变 2017(05)
    • [30].丹参总酚酸对刀豆蛋白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 山东医药 2016(29)

    标签:;  ;  ;  ;  ;  ;  ;  

    莱菔硫烷对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