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史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新探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新探

论文摘要

传说时代的“征三苗”问题为我国古史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疑难问题。该时期时间跨度大,且由于文献的缺失以及近代古史辨派对该问题的怀疑,研究面临着理论和资料等方面的各种困难。但随着近来考古资料的逐渐丰富,长江中游地区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为我们研究中国古史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提供了充分的考古学资料。然前辈学者对该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利用考古学资料论述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尚不多见。故笔者从考古学出土资料入手,将考古资料与传世文献资料结合起来对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来进行研究。除绪论部分学术界对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作简要叙述外,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献记载的三苗地望进行了分析。关于三苗地望,笔者综合各家学术观点,结合考古学出土的遗物遗址状况,认为传说时代的三苗部族的分布范围为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包括四川东部、河南南部、江西、湖北中西部、安徽西南部、湖南北部的长江中游。并且笔者指出,该三苗地望是随着三苗部族的张缩而变化的。第二部分对传世文献中的古史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进行论述。笔者在对传世文献进行辨伪的基础上,将文献中的关于古史传说时代“征三苗”的记载进行了列举和分析。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征三苗”,从黄帝时代至早商时期长期存在。由此将传说时代“征三苗”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黄帝到颛顼时期的中原华夏族团与长江中游苗蛮族团冲突的对峙期;第二阶段为尧、舜、禹时期两大族团冲突的激化阶段:第三阶段为夏至早商时期两大部族冲突的收尾阶段,长期的征伐使得苗蛮族团在长江中游地区最终消失。第三部分利用考古出土资料对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的三阶段进行了详尽探讨。首先笔者在考古学出土资料的年代断代的基础上,将仰韶—庙底沟二期文化、中原龙山文化、王湾三期—二里头文化三种有着继承关系的中原地区文化分别对应为黄帝—颛顼时期、尧舜禹时期、夏—早商时期的华夏文化,将大溪—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后石家河文化三种有着继承关系的文化对应为黄帝—颛顼时期、尧舜禹时期、夏—早商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苗蛮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华夏文化与苗蛮文化并存的过程中,二者的冲突长期不断,两种文化的分布范围,在长时间内也彼此进退。直至后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本土文化逐渐萎缩,被中原地区夏商文化取代,完全印证了文献记载的古史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的发展蛮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三苗地望考
  • 第二章 传世文献中的古史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论述
  • 第三章 古史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新探
  • 1. 华夏族团与苗蛮族团冲突的第一阶段新探
  • 2. 华夏族团与苗蛮族团冲突的第二阶段新探
  • 3. 华夏族团与苗蛮族团冲突的第三阶段新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猫姓[J]. 环球人文地理 2017(17)
    • [2].蚩尤、三苗与苗族的关系[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3].三苗之族属与地望考辨[J]. 文存阅刊 2018(01)
    • [4].三星堆文化里的“三苗”因素析[J]. 文史杂志 2016(05)
    • [5].网络互动与族群认同——以“三苗网”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04)
    • [6].农村散养生猪强制免疫“三苗同步,二点注射”效果观察[J]. 养殖与饲料 2016(04)
    • [7].“三苗同步两点注射”文山州动物防疫工作再上新台阶[J]. 中国动物检疫 2013(04)
    • [8].“互联网+”时代的中国苗族呈现——“三苗网”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 2016(02)
    • [9].马关县“三苗同步两点注射”推广成效[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04)
    • [10].如何做到玉米、大豆一次播种保“三苗”[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1)
    • [11].“三苗同步、两点注射”法的应用实践[J]. 中国畜禽种业 2013(04)
    • [12].生猪“三苗两点”同步注射方法的体会[J]. 当代畜牧 2013(21)
    • [13].断乳仔猪“三苗两点一次注射”与“三苗三点两次注射”免疫方法对比试验[J]. 贵州畜牧兽医 2015(03)
    • [14].生猪“两点三苗同时免疫”新技术应用探讨[J]. 当代畜牧 2013(30)
    • [15].民族政策对现代苗族族群认同的影响——以“三苗网”网民群体为研究对象[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1)
    • [16].三危山考论[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17].“窜三苗于三危”新辨[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8].口头传统在网络社区中的传播与认同——以三苗论坛的蚩尤传说为例[J]. 文化遗产 2011(02)
    • [19].盼奥运:我们的表达——《三苗网》发起组织的“盼奥运香山签名”活动小记[J]. 中国民族 2008(01)
    • [20].“三苗两点”注射法在生猪免疫工作中的应用试验[J]. 贵州畜牧兽医 2015(02)
    • [21].猪注射免疫实施“三苗同步、两点注射”方法的介绍[J]. 湖北畜牧兽医 2014(06)
    • [22].“黔”成为贵州简称的文化探源[J]. 品牌研究 2018(05)
    • [23].三苗部族名称解析[J]. 铜仁学院学报 2011(02)
    • [24].虞舜南征、三苗南迁与湘桂走廊晚末期新石器文化的兴盛[J]. 史前研究 2013(00)
    • [25].生猪“三苗两点、一次注射”的免疫接种方法[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02)
    • [26].南蛮的上古远祖蚩尤——兼谈九黎、三苗、盘瓠与梅山蛮的族源和迁徒[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10)
    • [27].善卷与蚩尤:两位上古梅山人物考述[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06)
    • [28].弥勒县推进散养生猪“三苗同步、三点注射”的工作报告[J]. 养殖技术顾问 2013(02)
    • [29].鄂东文化的人类学考察[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01)
    • [30].从九黎到三苗再到苗族——兼论蚩尤神话与文化[J].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5)

    标签:;  ;  ;  ;  ;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新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