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

周进松(雅安市芦山县人民医院6256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体检中检出的7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0例。治疗组以复方丹参片结合氢氯噻嗪、尼贝沙坦、伊贝沙坦、阿替洛尔、卡托普利等降血压药物治疗,对照组以单纯的使用西药降血压药物治疗。观察两组血压和生化指标血脂、肾功、肝功以及心电图、头部CT的变化,判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29%,对照组为75.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复方丹参;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003-02EssentialhypertensionefficacyofIntegrativeMedicineZHOUJinSo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ushanCountyPeople'sHospital,Ya'anCity,SichuanProvincePostalCode625600)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thecombinationtherapytreatmentofessentialhypertension.[Methods]inourhospitalexaminationdetected700casesofpatientswithessentialhypertensionwererandomlyp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350cases.TreatedwithDanshentabletsincombinationwithhydrochlorothiazide,Nibbelosartan,irbesartan,atenolol,captoprilandotherantihypertensivedrugsinthecontrolgroupwiththesimpleuseofantihypertensivemedicationmedicine.Observedlipid,renalfunction,liverfunctionandchangesinECG,bloodpressureandheadCToftwobiochemicalindicatorstodetermineitstherapeuticeffect.[Results]Theoftreatmentgroupwas92.29%,thecontrolgroupwas75.6%,higherthanthetreatment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tegrativetreatmentofessentialhypertensionsignificanteffect.Keywords:essentialhypertension;IntegrativeMedicine;Efficacy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血压病及其伴随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日益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给每一个人的生活增加很大的威压。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已是人们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的体检人员,早晨在未服降压药,安静休息15分钟以上以坐位检测血压,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随访时间12月至10年。男性440例,女性260例;年龄40~88岁。初始治疗时血压在140-250/91-130mmHg之间。肝功能异常656例,肾功能异常253例,血脂异常686例,心电图异常560例,头部CT异常120例。两组各年龄段、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每周监测血压一次,每月监测生化指标和心电图一次,每半年检测头部CT一次。

1.2诊断标准在非同日同一时段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血压≥140/90mmHg,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1]。高血压病的分级:Ⅰ级140~159mmHg/90~99mmHg);Ⅱ级160~179mmHg//100~109mmHg);Ⅲ级≥180mmHg/110mmHg。

1.3生化指标检测方法两组均于体检当天早晨空腹采集血样,及时分离血清,用MindrayBs-8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肝功、肾功能、血脂。

肝功: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D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Y)、谷氨酰氨转移酶(GGT);肾功能:血糖(GLU)、尿酸(UA)、尿素(BUN)、肌酐(CREA);血脂: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载脂蛋白B(APOB)。

1.3治疗把高血压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控制落实到位,见到实效[2]是本组病例治疗的宗旨。治疗目标:①无并发症的高血压病把血压降到140/90mmHg以下。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变的控制在130/80mmHg以下。③老年人收缩压高的控制在140-150/90-65mmHg。

1.3.1观察组的治疗首先是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改善病人的生活行为,加强饮食管理。再以复方丹参片结合氢氯噻嗪、尼贝沙坦、伊贝沙坦、阿替洛尔等降血压药物。①单纯高血压用复方丹参片结合氢氯噻嗪治疗,如果合并有其它症状加ARB类(尼贝沙坦、伊贝沙坦)合用,血压达标、生化指标正常315例。②35例用药效果不佳,用复方丹参片结合氢氯噻嗪和ARB(尼贝沙坦或伊贝沙坦)、阿替洛尔或卡托普利治疗,血压达标35例,生化指标正常30例。③5例出现高血压危象用复方丹参片结合氢氯噻嗪和ARB(尼贝沙坦或伊贝沙坦)、阿替洛尔、硝苯地平(尼膜地坪、氨氯地平或拉西地平);对照组则是单纯性的用氢氯噻嗪、尼贝沙坦、伊贝沙坦、阿替洛尔、卡托普利等降血压药药物治疗。

1.3.2辅助药物在使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辅助治疗两组使用相同:①阿斯匹林,可软化血管,增加血管的弹性。②87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降血压的同时辅以规范化胰岛素治疗。③低脂、低盐饮食、戒酒。④有功能异常者服护肝片、肝泰乐;⑤如降压效果不理想,则调整降压药的品种和剂量。⑥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采用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并服他汀类降血脂药。⑦血尿酸增高者。治疗以饮食治疗为主,少食高嘌呤食物如肉类及海鲜类食物、豆类食品,戒酒,多饮水,并服用别嘌醇、秋水仙碱。⑦合并脑血管病5例、冠心病30例、心力衰竭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等等则用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

2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其血压变化水平、生化指标变化、有效率结果见表1。两组检测项目的结果对照比较。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简称高血压。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壁器质性变化,成为永久性高血压[3]。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与遗传、环境、饮食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主要为:①交感神经活性亢进,末稍释放儿茶酚胺增多,引起小动脉和静脉过度收缩,使血压增高。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直接使小动脉收缩或通过醛固酮系统分泌酮固酮使血容量扩大致血压升高。③肾脏潴留钠盐过多也可使血压升高。④由于高血压病的原因可使血管壁增厚、血管壁/腔比增加、小动脉稀少、血管壁硬化等血管重建的表现。使血压升高,如此反复,恶性循环。⑤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屏障功能、调节血管舒缩功能、调控血流稳定性功能,促进血管重建功能。高血压病人由于血管压力过大常使血管内皮受损,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进入血管壁,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使血压进一步增高。加重了高血压病的病情。⑥机体组织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4]时可致钠滞留、血管张力增高、舒缩功能受损,从而使血压增高。高血压病人血管长期处于高压态,久而久之血管硬化、血流减慢血小板、血脂聚集在血管壁,使血液血黏度增高。可损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5]。心脑血管病迅速跃升为国民第一位死因。与其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病和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发生重大转变,由此产生一系列新的防治需求以及相应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6]。

3.1西药使用降血压药的降压治疗机理主要是:①利尿药氢氯噻等通过排钠减少外周血管阻力而__________降血压。长期应用可出现低血钾。如果病人伴有糖尿病、痛风、高血尿酸症、肾功不全者应禁用此药物降血压。②β受体拮抗剂阿替洛尔等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RAAS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此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有病人疲乏、肢体冷感、激动不安、胃肠功能不适,还可诱发高血尿酸症。有心功能异常、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周围血管疾病等高血压患者禁用此药。③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尼膜地坪、氨氯地平或拉西地平)等通过阻滞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减少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少兴奋-收缩偶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其副作用主要有头痛、颜面潮红、踝部水肿、便秘等。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卡托普利等主要通过抑制循环和组织ACE,使ATⅡ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此药最主要的副作用是持续性干咳,其次有低血压、高血钾症、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味觉障碍等。④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尼贝沙坦和伊贝沙坦等主要通过阻滞组织ATⅡ受体亚型AT1阻断ATⅡ的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与血管重构。此药的副作用有头晕、直立性低血压、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腹泻、肝功能异常、肌痛、偏头痛等。单纯性的西药的降血压药其药物降压机理主要是治标,并未达到根本性的改善高血压的发病病因的作用。长期服用以上降血压药物副作用多,容易产生耐药性。随着病情的发展使用药物的量和品种都要增加,这就增加了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肝功、肾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对高血压病的病因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明显高于观察组。

3.2中医治疗上重点考虑去除病因、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改善饮食,活血通络、祛淤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观察组的治疗除与对照组一样用西药的降血压药物外中医方面治疗包括:①主要用复方丹参片。其主要成分是丹参、三七和冰片。丹参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痛、养血安神[8]的作用;三七具有化淤止痛、活血定痛的作用[9];冰片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作用[10]。复方丹参片是此三种药物的中成药。具有活血通络、祛淤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复方丹参片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的血液灌注,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还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高血压病人血管壁硬化,收缩功能降低,弹性减弱,血流减慢。高血压与动脉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使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的血液灌注,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还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软化血管,减轻血管壁的压力从而有效地起降血压的作用。观察组治疗结果表明复方丹参片因其药效可靠、副作用小,加之价格低廉。②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指导:解除对恐惧心理。宣传高血压病的知识及治疗、预防、用药的重要性及用药效果的观察方法,让病人主动接受治疗;告诉病人不能随意改药、停药、改变药量;定期监测血压。③改善病人的生活行为:保持良好的活生生习惯,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每日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增强肌力3类运动[7]。自我监测心率,170-180次/分以内。每日运动一次,每次运动30-60分钟;低脂、低盐、高蛋白、低钠饮食,戒烟酒,补充钙和钾盐。

3.3两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可起到治标又治本的良好的作用。在治疗上弥补了单纯性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缺陷,对血压的控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使用中西结合治疗还可以减少西药降血压药物的剂量和品种,可减轻其药物的副作用。部份患者由于血压控制理想,西药的降血压药的使用逐步减小,有的甚至可停药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情发展缓慢,如得到合理正确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否则易发生靶器官损害[12]而使病情高血压心、脑、肾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运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在理想水平,并降低患者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质量。为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优质、满意的治疗方案,临床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霍勇,原发性高血压,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57-269.[2]胡大一,提高农村高血压控制率迫切需要加大政府投入,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12,985.[3]刘琼,杨天伦,余再新,2009至2013年湘雅医院肺高血压患者的分类和诊治特点,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4,1006-1009.[4]黄峻,原发性高血压,内科学人民出版社2005.8.242.[5]霍勇,原发性高血压,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57-269.[6]王薇,赵冬,中国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转化规律,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研究与应用,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11,992.[7]林平,原发性高压血,内科护理学,2006.8.162-168.[8]凌一揆,丹参,中药学,1984.6.154.[9]凌一揆,丹参,中药学,1984.6.144.[10]凌一揆,丹参,中药学,1984.6.206.[12]林平,原发性高压血,内科护理学,2006.8.162-168.

标签:;  ;  ;  

原发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