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培训教育的研究

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培训教育的研究

论文题目: 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培训教育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现代教育技术

作者: 何锡江

导师: 李克东

关键词: 面对面教学,网络学习,混合学习,培训,绩效

文献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并迅速普及,网络学习(e Learning)成为开展教育的另一手段,教育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网络学习经过了近十年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效。然而,当人们着力研究网络学习时,却发现面对面(Face to Face)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技能训练和态度转变的培训教育中,教师的直接面授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起了关键作用,传统直接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模式优点是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t)高和媒体丰富性(Media Richness)大,但其不足之处是对时间、空间和人员的要求较高,学习成本也较高。因此,许多教育学者开始对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同时进行反思,并在教育技术领域出现了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一词,混合学习是把网络学习和面对面的传统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务求降低教学或培训成本,同时又提高学习效果和绩效的教学方式。混合学习最先应用于企业培训中,一般的培训内容可分为技能训练、态度转变和知识学习三大部份,培训机构利用建立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人(Anyone)的异步(Asynchronization)互动学习服务,同时又组织教学队伍进行实作训练的同步(Synchronization)学习,并在教室和网络实施反馈。混合学习既主动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和监控作用,又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澳门回归以来,在特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百业俱兴,各种产业的人力资源供求情况趋于紧张,而行业内对熟手技术人员和高层次人才更显得求才若渴。为了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向业界人员或准人员提供有效的职业技术培训成为一项重要手段。在众多欧美国家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Global Knowledge、KnowledgeNet、Cisco,etc),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培训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提高培训绩效和降低培训成本起积极作用。 由于混合学习的研究在我国大陆和澳门地区仍属起步阶段,所以本论文首先比较了国际上对混合学习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然后结合澳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状况对混合学习提出新的观点和论述,尤其在混合学习的目的、要素、教学环境、媒体选择、教师素质要求及实施过程等方面提出了适合澳门实际情况所需要的新内容和准则,最后透过分析国外混合学习的成功案例,对当前混合学习的研究和应用作出总结及展望,并在充份借鉴外地宝贵经验的前题下,对澳门的培训教育发展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籍此为澳门的培训教育和社会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论文目录: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混合学习等名词的定义)

1.2 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对混合学习的应用及研究

1.3 美国对混合学习的应用及研究

1.4 澳洲对混合学习的应用及研究

1.5 欧洲对混合学习的应用及研究

1.6 国际著名培训教育机构应用混合学习的情况

第2章 混合学习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2.1 混合学习的教育思想

2.2 混合学习的学习理论

2.3 传播及媒体理论

2.4 其他教育科学及培训理论

2.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概述

第3章 混合学习的知识体系

3.1 网络学习的特点

3.2 面对面教学的特点

3.3 网络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的比较

3.4 混合学习的目的

3.5 混合学习的要素

3.6 混合学习环境的建立

3.7 混合学习的媒体选择

3.8 混合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和要求

3.9 混合学习的过程

第4章 混合学习成功案例分析

4.1 案例1.应用混合学习的调查统计

4.2 案例2.会计学课程中的混合学习

4.3 案例3.混合学习在管理技巧培训中的成效

第5章 澳门人力资源培训教育现况及应用混合学习模式的建议

5.1 澳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情况

5.2 澳门发展混合学习培训教育的建议

结語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文献及著作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7-15

参考文献

  • [1].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D]. 白晓旭.辽宁师范大学2013
  • [2].网络学习中人的价值生命的失意与回归[D]. 宁海燕.湖南师范大学2010
  • [3].大学生网络学习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D]. 黄瑶.扬州大学2012
  • [4].大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现状分析[D]. 姬长全.东北师范大学2011
  • [5].大学生网络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策略研究[D]. 郝连科.东北师范大学2008
  • [6].中德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比较分析[D]. 毕海燕.聊城大学2016
  • [7].促进理解的网络同伴互评活动设计研究[D]. 王雪娇.江南大学2015
  • [8].网络学习中成人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D]. 杨会云.河北大学2007
  • [9].网络学习中人的主体性的迷失与对策[D]. 金志.湖南师范大学2010
  • [10].关于网络学习研究的研究[D]. 吴晶.江西师范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混合学习在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颖.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 [2].混合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性研究[D]. 刘欣红.东南大学2006
  • [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 徐丽鸿.华东师范大学2007
  • [4].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志文.南京师范大学2006
  • [5].现代远程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研究[D]. 张妍芳.曲阜师范大学2007
  • [6].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 杜芳芳.华南师范大学2007
  • [7].混合学习用于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行动研究[D]. 李云文.首都师范大学2005
  • [8].Blended Learning理论研究及其支持系统开发[D]. 张利兵.华中师范大学2005
  • [9].中等职业学校混合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 步春红.山东师范大学2006
  • [10].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王元彬.山东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  

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培训教育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