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连翘花主要化学成分的逆流色谱分离及抗氧化评价

忍冬藤、连翘花主要化学成分的逆流色谱分离及抗氧化评价

论文摘要

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作用。连翘花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花,早春开花,数量可观,但其化学成分尚不清楚。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使其开发利用受阻。高速逆流色谱(high 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是一种新型的液液分配技术。它不需要任何固态载体,完全消除了其对样品的不可逆吸附、污染和变性等影响。它分离度高、重现性好、分离量大,尤其适用于天然植物成分等方面的分离、制备及分析中。1、本试验从忍冬藤与金银花的抗氧化成分比较着手,进一步对忍冬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主要内容包括:不同采收期忍冬藤和金银花抗氧化成分的评价及二者醇提物与水提物的抗氧化分析,忍冬藤的高速逆流色谱研究。主要结果:(1)二者醇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性要高于水提取物;在ABTS体系中,9月份,忍冬藤的抗氧化性明显超过金银花的抗氧化性;而在FRAP体系中,忍冬藤的抗氧化性始终要高于金银花的。(2)应用高速逆流色谱从110mg忍冬藤粗提物中分离得到了三种化合物:绿原酸、咖啡酸和木犀草素,溶剂系统为乙酸乙酯/乙醇/水(4:1:5),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经HPLC分析,纯度分别达到94.26%、94.58%和97.76%。2、对连翘花本试验从连翘花的抗氧化成分含量测定着手,又对其提取工艺和最佳采收期进行考察,进而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主要研究内容:(1)连翘花提取工艺(2) 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连翘花主要化学成分含量(3)连翘花主要化学成分的HSCCC分析(4)连翘花抗氧化成分的含量测定及ABTS法和FRAP法对其抗氧化性的分析主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得出化合物Ⅰ和Ⅲ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30,溶剂为95%乙醇,提取温度为100℃;对化合物Ⅱ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20,以水为溶剂,提取温度为60℃。(1)料液比1:30,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100℃。(2)最佳采收期为:三月底(3)应用HSCCC法从连翘花中分离得到了三种化合物:Ⅰ、Ⅱ、Ⅲ,其中Ⅲ为芦丁,Ⅰ、Ⅱ待鉴定,溶剂系统为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4:1:0.25:6),经HPLC分析,纯度分别为96.39%、97.48%、95.22%。(4)连翘花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4月6日;总酚含量最高的是3月26日;在ABTS体系中,抗氧化性最强的是4月6日;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溶剂极性(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在FRAP体系中,抗氧化性最强的是3月26日;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溶剂极性(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试验表明,在8、9月份采收的忍冬藤,其抗氧化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与金银花相差无几,尤其是醇提物的抗氧化性已超过金银花。通过对连翘花化学成分的抗氧化评价,可以发现,连翘花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尤其是三月底至四月初采收的。这将为忍冬藤和连翘花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试验首次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来分析忍冬藤和连翘花,并分别一步分离得到三种化合物。该方法高效、快速、进样量大、消除了由于使用载体而带来的样品吸附、污染、峰形变形等不良情况,是一种很好的分析中药植物成分的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忍冬藤
  • 1.2 连翘花
  • 1.3 抗氧化研究进展
  • 1.3.1 抗氧化剂分类及其作用机理
  • 1.3.2 常用的抗氧化活性的分析评价方法
  • 1.3.3 黄酮类化合物
  • 1.3.4 酚类化合物
  • 1.4 高速逆流色谱
  • 1.4.1 高速逆流色谱的工作原理
  • 1.4.2 高速逆流色谱实验方法
  • 1.4.3 高速逆流色谱仪器类型
  • 1.4.4 高速逆流色谱的优点
  • 1.4.5 高速逆流色谱在中草药分离中的应用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试剂
  • 2.3 试验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连翘花提取工艺与不同时期提取物含量测定
  • 2.4.2 忍冬藤和连翘花主要化学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 2.4.3 抗氧化成分的含量测定
  • 2.4.4 抗氧化性分析
  • 2.4.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HPLC 法测定连翘花提取物中化合物Ⅰ、Ⅱ、Ⅲ的含量
  • 3.1.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1.2 精密度试验
  • 3.1.3 稳定性试验
  • 3.1.4 重复性试验
  • 3.1.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3.1.6 不同提取方法连翘花中化合物Ⅰ、Ⅱ、Ⅲ含量的测定
  • 3.1.7 连翘花不同采摘期化合物Ⅰ、Ⅱ、Ⅲ含量的测定
  • 3.2 忍冬藤中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
  • 3.2.1 样品的制备
  • 3.2.2 溶剂体系的选择
  • 3.2.3 分离过程
  • 3.2.4 纯度分析和结构鉴定
  • 3.3 连翘花中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
  • 3.3.1 样品的制备
  • 3.3.2 溶剂体系的选择
  • 3.3.3 分离过程
  • 3.3.4 纯度分析和结构鉴定
  • 3.4 不同采收期连翘花中抗氧化成分含量的测定及抗氧化研究
  • 3.4.1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3.4.2 总酚含量的测定
  • 3.4.3 ABTS 体系对提取物抗氧化性的评价
  • 3.4.4 FRAP 体系对提取物抗氧化性的评价
  • 3.5 不同提取条件对连翘花抗氧化性的影响
  • 3.5.1 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5.2 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 3.5.3 对ABTS 体系测定提取物自由基清除力和总抗氧化性的影响
  • 3.5.4 对FRAP 体系测定提取物自由基清除力和总抗氧化性的影响
  • 3.5.5 ABTS 体系、FRAP 体系抗氧化性与总黄酮含量相关性分析
  • 3.5.6 ABTS 体系、FRAP 体系抗氧化性与总酚含量相关性分析
  • 3.6 忍冬藤与金银花抗氧化成分含量、活性的比较
  • 3.6.1 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 3.6.2 总酚含量的比较
  • 3.6.3 ABTS 体系对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 3.6.4 FRAP 体系对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 4 讨论
  • 4.1 连翘花中三种成分提取工艺探讨
  • 4.2 连翘花不同采收期含量差异探讨
  • 4.3 忍冬藤化学成分分离条件的优化
  • 4.4 连翘花化学成分分离条件的优化
  • 4.5 连翘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性
  • 4.6 忍冬藤与金银花抗氧化性比较
  • 5 结论
  • 5.1 连翘花的最佳采收期
  • 5.2 连翘花的最佳提取条件
  • 5.3 忍冬藤化学成分的HSCCC 分离
  • 5.4 连翘花化学成分的HSCCC 分离
  • 5.5 单因素提取条件对连翘花提取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 5.6 不同采收期连翘花的抗氧化性结果
  • 5.7 忍冬藤与金银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汽车喷涂车间废气排放口废气的GC-MS化学成分分析[J]. 化工管理 2020(06)
    • [2].荞麦皮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22)
    • [3].瓜蒌皮注射液中化学成分的UPLC/ESI-QTOF-MS分析[J]. 上海医药 2017(05)
    • [4].钢材化学成分分析中允许偏差的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 2016(01)
    • [5].两头尖研究进展[J]. 现代养生 2017(08)
    • [6].唇形科的几种中药性状、化学成分、功效异同的研究[J]. 现代养生 2017(14)
    • [7].草麻黄化学成分的研究[J]. 抗感染药学 2014(05)
    • [8].UPLC-Q-TOF-MS/MS法定性分析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J]. 中药材 2019(07)
    • [9].牡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 2018(01)
    • [10].食品接触塑料中化学成分迁移探讨[J]. 现代食品 2018(11)
    • [11].鸦胆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08)
    • [12].UPLC-Q-TOF-MS/MS方法鉴定血必净注射液中20种化学成分[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 [13].钢铁种类概述及其化学成分分析的元素选择讨论[J]. 大众标准化 2016(07)
    • [14].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红根草化学成分的分子机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9(11)
    • [15].基于 UPLC-ESI-Q-TOF-MS/MS 技术的桂枝茯苓胶囊化学成分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4)
    • [16].利用UHPLC-IT-TOF-MS分析陈皮的化学成分组[J].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4)
    • [17].桔梗科中药特性及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06)
    • [18].不同提取方法对芡实化学成分的影响[J]. 广东化工 2020(10)
    • [19].市面上三款桉叶油的化学成分研究[J]. 广东化工 2020(15)
    • [20].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分析苍耳草与苍耳子的差异化学成分[J]. 中草药 2016(22)
    • [21].藏药印度獐牙菜化学成分的UPLC-ESI-Q-TOF MS分析[J]. 质谱学报 2017(01)
    • [22].基于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分析苍耳子炒制前后的差异化学成分[J]. 质谱学报 2017(01)
    • [23].大孔树脂结合蛋白纯化对金银花化学成分研究的可行性分析[J]. 山东化工 2017(11)
    • [24].25Cr2Ni4MoV钢发电机转子化学成分内控的建议[J].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6(02)
    • [25].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 北方药学 2015(11)
    • [26].试议中药制剂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07)
    • [27].附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10(11)
    • [28].GC-MS对广西不同产地瑶药老鸦嘴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5)
    • [29].UHPLC-Q-Orbitrap HRMS法分析精制冠心软胶囊化学成分[J]. 中草药 2020(13)
    • [30].阀门用06Cr18Ni11Ti钢化学成分优化配比工艺的研究[J]. 阀门 2020(03)

    标签:;  ;  ;  ;  ;  

    忍冬藤、连翘花主要化学成分的逆流色谱分离及抗氧化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