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血平增敏微生物法检测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

利血平增敏微生物法检测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为探索微生物方法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以及利血平增敏氟喹诺酮类药物效果,最低检测限降低的程度,本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短小芽孢杆(CMCC(B)63202);大肠杆菌(CMCC(B)44103);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藤黄微球菌(CMCC(B)10240)五种菌为工作菌,建立了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残留的微生物法检测研究,并用利血平增敏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1.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微生物学方法的建立1.1最适菌层浓度和培养基pH值的选择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菌层浓度和不同培养基pH值时三种抗生素对五种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及清晰度来确定最适菌层浓度和培养基pH值。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适添加浓度为0.35%(5×106CFU/ml)、短小芽孢杆菌的最适添加浓度为0.4%(6×106CFU/ml)、大肠杆菌菌悬液的最适添加浓度为0.2%(12×105CFU/ml)、枯草芽孢杆菌的最适添加浓度为0.2%(6×105CFU/ml),藤黄微球菌的最适添加浓度为0.8%(12×105CFU/ml)以及培养基最适pH值为6.5时可产生直径最大、边缘光滑、完整、清晰的抑菌圈。1.2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标准曲线本研究分别制备了三种药物对五种菌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各对照品于不同时间分别制备五组工作曲线,其斜率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表明其变异程度小、重复性好。对各对照品的五组工作曲线各浓度抑菌圈直径的校正值求平均值,并以此绘制标准曲线,抑菌圈直径与药物浓度的对数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1.3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最低检测限的测定本研究根据所添加药物浓度可产生直径大于10mm的、明显的、清晰的抑菌圈为标准来确定最低检测限。结果表明:同一药物在不同菌种条件下,最低检测限各有不同,恩诺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布在0.063-0.13μg/ml之间、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布在0.25-2.0μg/ml之间、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布在0.5-1.0μg/ml之间。2.利血平混合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增敏法的研究2.1利血平混合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标准曲线的制备结果表明:各混合液于不同时间分别制备五组工作曲线,其斜率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表明其变异程度小、重复性好。对各混合液的五组工作曲线各浓度抑菌圈直径的校正值求平均值,并以此绘制标准曲线,抑菌圈直径与药物浓度的对数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2.2利血平混合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最低检测限的测定结果表明:同一药物在不同菌种条件下,最低检测限各有不同,利血平混合恩诺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布在0.0078-0.016μg/ml之间、利血平混合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布在0.010-0.063μg/ml之间、利血平混合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布在0.016-0.13μg/ml之间。上述研究表明,本研究建立了利血平增敏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RSD在10%以内;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以及左氧氟沙星在利血平的增敏作用下,其最低检测限分别下降6-10倍,有效的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出率、提高微生物检测法的灵敏度,为初筛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试剂和药品
  • 2.1.2 主要仪器和器皿
  • 2.1.3 溶液的配制
  • 2.1.4 菌种的准备
  • 2.1.5 菌悬液的制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微生物学方法的建立
  • 2.2.2 利血平混合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微生物学方法的建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微生物学方法的建立
  • 3.1.1 实验条件的选择
  • 3.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1.3 精密度实验
  • 3.1.4 最低检测限的测定
  • 3.2 利血平混合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微生物学方法的建立
  • 3.2.1 实验条件的选择
  • 3.2.2 利血平与混合药物的配比结果
  • 3.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2.4 精密度实验
  • 3.2.5 最低检测限的测定
  • 3.2.6 对照实验
  • 4 讨论
  • 4.1 微生物检测法的优缺点
  • 4.2 微生物检测法的影响因素
  • 4.3 最适菌层浓度的选择
  • 4.4 标准曲线的制备和最低检测限的测定
  • 4.5 增敏机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抑菌圈直径测量的人员比对[J]. 应用预防医学 2012(01)
    • [2].诃子水提物抑菌活性成分稳定性[J]. 北方园艺 2020(05)
    • [3].关于标准菌株用于室内药敏质控代次的探讨[J]. 现代医药卫生 2012(06)
    • [4].红色新月蕨与乌毛蕨多糖的抗菌活性[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7)
    • [5].陈醋对虾、蟹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4(05)
    • [6].13味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J]. 中国兽医杂志 2013(11)
    • [7].薤白抗菌物质的提取工艺[J]. 食品科学 2011(04)
    • [8].单一中草药以及复方中草药体外抑菌效果研究[J]. 饲料工业 2019(12)
    • [9].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圈直径与KPC型碳青霉烯酶检测[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03)
    • [10].高产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特性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6(03)
    • [11].芫荽抑菌成分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5(22)
    • [12].烟草青枯病生防菌黑曲霉发酵条件优化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5)
    • [13].蚕蛹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3(02)
    • [14].凤仙透骨草中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01)
    • [15].酸马奶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提取及抑菌效果的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21)
    • [16].次氯酸液体敷料体外杀菌效果的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05)
    • [17].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地衣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05)
    • [18].20种食用花茶抑菌作用比较[J]. 热带农业科学 2020(04)
    • [19].痰热清逆转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研究[J]. 抗感染药学 2013(01)
    • [20].不同年份白茶抑菌效果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4)
    • [21].头孢赛肟钠与罗红霉素合用的抗菌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14)
    • [22].新型季铵盐的杀菌活性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 2009(01)
    • [23].黄粉虫蛋白抗菌肽酶解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15)
    • [24].头孢赛肟钠与罗红霉素合用的抗菌作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06)
    • [25].辣椒籽抗菌肽提取条件优化及分离纯化[J]. 食品科学 2019(24)
    • [26].中药制剂珠蓼散对仔猪腹泻防治作用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05)
    • [27].BP神经网络预测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Q-426发酵产物活性[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3(09)
    • [28].中性蛋白酶制备酪蛋白抗菌肽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7)
    • [29].不同中药复方对3种鸡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 中国畜牧兽医 2010(10)
    • [30].对掌叶大黄水根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 西部中医药 2020(04)

    标签:;  ;  ;  ;  ;  

    利血平增敏微生物法检测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