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院感分析及控制感染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院感分析及控制感染措施

廖玉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发生率,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采取病房环境控制、有效空气消毒、严格洗手制度、加强各管道消毒措施、严格消毒管理侵入性抢救操作手段的介入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结果:重视ICU的布局与环境,严格地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重视静脉治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护理,正确地使用护理程序,并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进一步提高各级人员控制院感意识,使ICU的感染率保持在理想水平。结论: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控制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072-03

重症监护病房(ICU)因其收治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及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等原因,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而医院感染又是当前医院和科室发展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几家老年重症监护病房的我科,在对医院感染控制方面是医护人员长抓不懈的一项基础工作,为了预防和控制老年ICU医院感染,进一步提高我科救治水平,减少患者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地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和制定有关预防措施,使我ICU医院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现从护理角度对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现总结报道如下。

1、病房环境

1.1布局ICU病房内清洁、安静、通风良好;限制人员进出并严格执行家属每日半小时探视时间;内部有明显的区域划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进入ICU前有一个缓冲间,并备有更衣和更鞋柜;每个区域配置洗手池,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

1.2空气要求和消毒ICU室内粉尘颗粒数要求小于100.000/m3,恒温:22℃~24℃,恒湿:55%~75%,据报道[1]咳嗽、打喷嚏能形成500~10000个含菌气溶胶颗粒,正常人讲话能喷出250个气溶胶颗粒,再加上ICU呼吸机、雾化吸入治疗器等产生的大量气溶胶颗粒,这些气溶胶颗粒均能成为悬浮空气中的细菌载体,是造成ICU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ICU这样高危易感科室的空气消毒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消毒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紫外线照射法;0.2%过氧乙酸空气熏蒸法;食用醋加热熏蒸法;爱尔施消毒片擦拭液;空气消茵片电热熏蒸法和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法等。经过临床对比和针对ICU病房的特点(病人不宜搬运需在人员流动下消毒),本着既经济实用,又能达到空气消毒目的,我科常用以下几种消毒方法:

1.2.1空气消菌片关闭门窗,取消菌片,用电热蚊香加热器通电2h。

优点:空气消菌片是一种纯天然植物提取物,采用电热散香方式,将具有强效杀菌活性的中草药成分恒速释放于空气中,能高效杀灭空气中的各种病原菌,据实验报道[2]用空气消茵片电热熏蒸1h,空气中平均自然菌数<200cfu/m3,清除率可达90%以上,且气味芳香温和,持续吸入无不良反应,操作方便、简单、经济实用,根据需要可以连续使用,能使病房空气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一个比较洁净的状态。

1.2.2MKJ空气消毒洁净器24h动态消毒。

优点:无毒副作用,能在有人活动的场合下持续除菌除尘,操作简单、安全、方便,能迅速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3]。今是牌MKJ空气消毒洁净器开机后lh,即可达到医院室内空气消毒卫生标准。在治疗护理期间有人活动的场所连续消毒,可将空气中细菌落数控制在<240cfu/m3,尤其是9:00上午治疗护理时间和下午探视时间,虽然空气中细菌密度增加,但随着消毒时间的延长,平均细菌总数<84cfu/m3,自然菌平均消亡率96.14%。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空气消毒器。

1.2.3低味型爱尔施消毒片擦拭液500mg/片配成2000mg/L消毒液擦拭ICU内所有床单元、仪器设备、桌面、地面等。

优点:此泡腾消毒片是一种使用方便、剂量准确、贮存安全的消毒产品,能迅速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和细菌芽孢,并能灭活病毒、真菌。

1.2.4其它每晚紫外线消毒处置问、治疗室20min/次;若患者病情相对平稳可行ICU病房紫外线照射15min/次(患者每人均配戴眼罩);开窗通风,接受自然光照消毒。

2、严格洗手制度

据国外报道,医院感染80%是由手引起的,医务人员在8h内洗手消毒4次,可使医院感染率降低30%,专家预测,若医护人员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2~4次,可使医院感染率降低约25%~50%[4]。因为医院感染病例多数为接触性传染,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来传播,这一途径比经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因此院内洗手已经成为降低医院内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但目前医务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洗手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建立严格的洗手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1首先要提高医务人员的灭菌和自我保护意识,养成洗手习惯。

2.2在给病人进行治疗和检查前、后均要用消毒液洗手;同一时间处理不同病人之间也要洗手,即使处理同一个病人不同部位的伤口之间也应清洁双手。并定期进行医务人员手部细菌监测。

2.3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能有效地预防交叉感染。而普通的医疗用品应做到“一用一消毒”;接触患者破损皮肤黏膜的物品应做到“一用一灭菌”。

2.4目前,强氧化离子水是比较理想的洗手消毒液,它是一种高效、安全、快捷且能持续杀菌并对皮肤刺激小的洗手液。

3、加强各管道消毒措施

ICU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在呼吸道感染中尤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

3.1呼吸道的管理针对呼吸道的感染因素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引流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坠入造成肺炎。鼻饲过程中尽量减少误吸危险因素,用小号胃管少量持续喂养,控制胃内容物的反流。

3.2泌尿系的护理严格掌握导尿和留置导尿的适应症,要选择粗细适中的导尿管,以硅胶尿管为佳,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尿道口的消毒,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导尿管要妥善固定,防止因导管移动造成黏膜损伤,对留置导尿者,要保持导尿管系统密闭,减少导尿管与集尿袋的分离及频繁采集标本。注意尿袋位置低于床面至少l0cm,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更换引流管及尿袋,防脱和污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减少膀胱冲洗,以免尿液逆流和增加导尿管口连接处污染机会。

3.3加强静脉穿刺静脉治疗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尤其是在放置PICC管和中心静脉插管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置管部位的敷料应首选用半透明膜,为了确保无菌敷料覆盖的紧密性和完整性,应使用一些黏性材料固定于无菌敷料的所有边缘,至少保证每周2~3次敷料的更换,并严格置管口的消毒。发现有感染迹象者及时予以拔除并进行抗感染处理。

4、严格消毒管理侵入性抢救操作手段的介入

ICU危重患者较多,往往需要进行介入性的监护,治疗或检查,而这些介入性操作手段又是造成病人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采用各种介入手段应有明确指征,能不用者则不用,能拔除者则早拔除,尽量减少介入性治疗。

4.1呼吸机对正在使用的呼吸机时每日用消毒纱布清洁呼吸机表面2次,并将与病人相接呼出气管路拆下消毒,浸泡于0.5%“84”消毒液内30min,同时更换上新消毒后的管路继续工作。另外,可根据具体情况,每周拆卸消毒全部管道,并更换备用管路继续工作。

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要及时倒掉;湿化器内衬过滤纸和蒸馏水每日更换1次,使用后应倒掉液体将湿化器浸泡于0.5%“84”消毒液内30min,然后用蒸馏水冲净,晾干备用;病人停机拔管后应将呼吸机管路逐一拆下,进行终末消毒。

4.2供氧湿化瓶据国外报道,连续使用1周以上的湿化瓶100%可以找到茵落,因此,正在使用中的湿化瓶,每日更换、消毒1次,湿化瓶内的液体每日更换1次;对湿化装置中通气管接口及连接输氧管的送氧接口等特殊、拆卸困难的部位也就注意消毒,因为这些部位的污染率达65%[5]。

4.3气管切开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每日碘伏消毒切口2次,但应根据切口分泌物的多少来取决更换切口敷料及消毒的次数。原则是随时污染随时更换,消毒,保持切口处干燥;必要时做切口分泌物培养。

4.4吸痰吸痰时必须做到无菌操作,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于一次吸痰;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应分别注明“口鼻腔”、“气管内”的字样,决不能交叉使用;对不同部位进行吸痰操作都要分别进行手的消毒。

5、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一方面使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预防和治疗,使感染得到控制。但另一方面也给院内感染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细菌的耐药性和感染细菌谱的变迁[6]。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控制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在使用抗生素时,首先要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同时要考虑到: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已用过的抗生素、病人的全身情况、疾病的程度、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性、感染的部位、目前院内细菌的耐药性和流行趋势。对任何一种感染要尽量找到病原茵,根据临床经验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综上所述,ICU的特殊环境,护理人员肩负着防御医院感染的重大使命,如何进一步加强ICU的管理,做好清洁、消毒、隔离措施以及各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对提高临床救治的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燕华,朱丹.ICU获得性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861~862.

[2]林梅双.室内空气消毒方法的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8):2547~2548.

[3]王卫霞,刘建军,董建平,等.医用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动态消毒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65.

[4]王荣芝,龚明勋,许淑清,等.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1):46.

[5]施雅,陶黎英.聚维酮碘气物剂消毒氧气吸入气接口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1999:12(4):15.

[6]刘正印,秦树林.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临床医生.2001:29f1):15.

标签:;  ;  ;  

重症监护病房院感分析及控制感染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