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顶塔楼地震作用下的“鞭梢效应”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

高楼顶塔楼地震作用下的“鞭梢效应”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高层建筑的顶部常常有突出的构筑物。在地震时,这些突出的部分往往产生强烈的振动,很容易损坏甚至是脱落。目前这种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国内外研究得较少,以致工程设计上缺乏较为合理实用的设计方法。本文对带塔楼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深入地研究了结构动力特性、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和抗震设计方法。以杭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大楼为例,采用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研究顶部带塔楼的高层建筑动力特性。从整体动力特性可以看出,当高层建筑在地震动作用下产生振动时,屋顶塔楼在高层建筑屋顶层振动的激励下,产生二次振动,发生显著的“鞭梢效应”。本文在讨论了结构动力分析中阻尼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非比例阻尼结构体系的动力响应特点。并在总结带塔楼高层建筑整体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振型分解直接动力分析法时所考虑的适宜的振型阶数。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顶部塔楼鞭梢效应产生的本质原因,指出塔楼的鞭梢效应实质上是由于在地震作用下整体结构发生共振产生的,而与塔楼和主体结构自振周期的比值没有直接的联系,并提出了高层建筑顶部塔楼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研究了塔楼地震作用的影响因素,分别分析了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主体结构质量和刚度、塔楼质量和刚度等因素对塔楼地震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塔楼地震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工程实例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总结了带塔楼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法,并采用三维空间有限元程序进行了塔楼与主体结构连接处的局部应力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地震及其危害
  • 1.1.2 高层建筑顶部塔楼震害
  • 1.1.3 突出屋面塔楼地震作用及规范分析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带塔楼的高层建筑的振动分析
  • 2.1 高层建筑常用结构分析模型概述
  • 2.1.1 层间模型
  • 2.1.2 杆系模型
  • 2.1.3 杆系—层间模型
  • 2.1.4 有限元模型
  • 2.2 本文选用结构分析模型的说明
  • 2.2.1 结构振动模型
  • 2.2.2 质量矩阵
  • 2.2.3 动力刚度矩阵
  • 2.2.4 阻尼矩阵
  • 2.3 结构的动力特性
  • 第3章 带塔楼高层建筑的阻尼模型
  • 3.1 阻尼模型
  • 3.1.1 粘滞阻尼与复阻尼
  • 3.1.2 比例阻尼与非比例阻尼
  • 3.2 阻尼比
  • 3.2.1 常见结构阻尼比
  • 3.2.2 阻尼比的选取
  • 3.2.3 高楼顶加钢塔复合结构阻尼比的计算
  • 第4章 高层建筑楼顶塔楼的地震作用
  • 4.1 带塔楼高层建筑的整体地震作用计算
  • 4.1.1 概述
  • 4.1.2 高振型对带塔楼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 4.2 塔楼鞭梢效应的动力分析
  • 4.3 塔楼地震作用的简化计算
  • 4.4 偏心结构扭转振动效应计算
  • 4.4.1 全墙体系
  • 4.4.2 框架及框架—剪力墙体系
  • 4.5 工程实例
  • 第5章 带塔楼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 5.1 抗震概念设计
  • 5.2 抗震计算与验算
  • 5.2.1 塔楼水平地震作用
  • 5.2.2 塔楼与主体结构截面抗震验算
  • 5.2.3 塔楼与主体结构抗震变形验算
  • 5.3 塔楼与主体建筑连接处的有限元分析
  • 5.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整体倒塌评估方法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7(46)
    • [2].钢排架地震作用响应谱分析计算[J]. 陕西水利 2020(08)
    • [3].带设备偏心工业厂房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8(05)
    • [4].双向地震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受力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 2016(S1)
    • [5].地震作用下作业楼与高桩承台耦合作用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05)
    • [6].地震作用下国防工程损毁风险分析系统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7(03)
    • [7].不同震中距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反应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03)
    • [8].地震作用方向对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J]. 科技信息 2009(23)
    • [9].危岩体在地震作用过程中的失稳模式及稳定性评价[J]. 地震工程学报 2016(06)
    • [10].塔式起重机在地震作用下的受损原因及动态分析现状[J]. 特种结构 2011(02)
    • [11].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支座位移的确定[J]. 建筑科学 2010(01)
    • [12].多高层建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研究[J]. 建筑结构 2010(S1)
    • [13].地震作用力的数学力学计算分析[J]. 科技风 2008(14)
    • [14].地震作用下长沙黄江大道综合管廊抗震数值模拟[J]. 江苏建筑 2020(03)
    • [15].某教学楼结构地震作用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 2016(12)
    • [16].斜向地震作用下钢结构框架破坏机制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 2016(03)
    • [17].设防地震作用下对房屋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J]. 四川建筑 2016(04)
    • [18].地震作用对黄土隧道稳定性的动态影响[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5(02)
    • [19].地震作用下通讯拉线塔拉线预应力的优化[J]. 山西建筑 2015(12)
    • [20].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塌分析所涉及的相关问题[J]. 城市 2015(06)
    • [21].地震作用对黄土隧道稳定性的动态影响[J]. 公路 2015(08)
    • [22].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J]. 世界地震工程 2014(01)
    • [23].不同地震作用方向下混凝土核心筒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抗震性能评估[J]. 振动与冲击 2013(14)
    • [24].地震作用下尾矿坝的动力响应分析[J]. 中国市场 2012(48)
    • [25].地震作用下楼梯构件刚度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分析[J]. 江苏建筑 2010(04)
    • [26].地震作用下固定式海上风机动力模型试验及耦合数值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20(05)
    • [27].地震作用下超高大悬挑雕塑的抗倾覆分析[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8].山地悬空管道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09)
    • [29].地震作用下隧道-列车系统动力响应及安全性分析[J]. 工程力学 2016(12)
    • [30].地震作用下斜交桥碰撞响应研究进展[J].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6(05)

    标签:;  ;  ;  ;  ;  

    高楼顶塔楼地震作用下的“鞭梢效应”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