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柿复合经营对茶园生态因子及茶品质的影响

茶—柿复合经营对茶园生态因子及茶品质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台州市天台县茶-柿复合经营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茶-柿复合经营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茶-柿间作茶园、纯茶园和纯柿园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栽培种植茶树和柿树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茶树原系亚大热带森林群落中的伴生树种,具有耐荫、喜温和喜漫射光的生物学特性。人为地改变茶树系统发育中形成的这种习性,把它从森林生态系统中移植出来,进行裸地栽培,虽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的效益,但是这种状况很难长期维持下去。建立茶-柿高效复合生态系统,将建设生态茶园与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结合起来,是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天台县以小流域为单位,通过多年栽种,因地制宜地建设以茶为主,模拟茶树自然生态群落而建立起来的多物种、多层次组合的茶-柿复合生态系统,它既是工程措施的科学配置,也是生物措施的优化组合,能较好地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具有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高效性和高生产力等优点。为了解茶-柿复合栽培对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茶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浙江省天台县设置了茶、茶-柿等2种经营模式,对林地土壤、林地小环境及茶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柿复合模式与纯茶园相比,夏季地表和近地30cm的湿度分别提高13.6%,18.6%,夏季地表和近地30cm的温度分别下降4℃,0.5℃,光照强度减少了660.22μmol·m-2·s-1,风速减弱了75%,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1.7%,150%。茶-柿栽培模式中春、夏茶的水浸出物、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纯茶园;茶-柿高效栽培的第5年,茶-柿产值达83040元/公顷,比茶叶纯林的产值(59670元/公顷)高出23460元,增幅达39.3%。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复合栽培理论与实践
  • 1.1.1 复合经营对林地小环境的影响
  • 1.1.2 复合经营对产品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1.2 农林复合经营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农林复合经营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2 我国茶园复合经营研究历史和发展趋势
  • 2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研究方法
  • 2.1 茶-柿复合经营试验点概况
  •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2.1 林地小气候和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2 产品品质测定
  • 2.2.3 生长情况、产量调查及其效益分析
  • 2.2.4 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的集成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茶-柿复合经营对林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3.2 茶-柿复合经营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1 茶-柿套种下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
  • 3.2.2 茶-柿套种下气孔导度Gs的变化
  • 3.2.3 茶-柿套种模式下Fv'/Fm'、ΦPSⅡ、qP和ETR的比较
  • 3.2.4 茶-柿套种模式下Fo'、Fm'和Fs的比较
  • 3.3 茶-柿复合经营对林内小环境的影响
  • 3.4 茶-柿复合经营对茶叶、柿子品质的影响
  • 3.5 茶-柿复合经营生长、产量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果桑园复合经营提质增效的思考[J]. 蚕桑茶叶通讯 2020(03)
    • [2].林菊复合经营技术[J]. 安徽林业科技 2020(03)
    • [3].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特点发展现状及展望[J]. 绿色科技 2018(17)
    • [4].我国林农复合经营研究进展与展望[J]. 甘肃农业科技 2016(04)
    • [5].林农复合经营行为及推广机制[J]. 中国林副特产 2016(04)
    • [6].皖东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6)
    • [7].我国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综合评价方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8].杨树农林复合经营研究进展[J]. 湖北林业科技 2013(06)
    • [9].农户农林复合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 2019(02)
    • [10].不同银杏复合经营系统对碳储量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10)
    • [11].辽西地区农林复合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J]. 辽宁林业科技 2015(06)
    • [12].林下复合经营发展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02)
    • [13].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优化选择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 2016(03)
    • [14].农林复合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 北京农业 2015(25)
    • [15].泡核桃农林复合经营的问题和对策[J]. 保山学院学报 2014(02)
    • [16].黄淮海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效益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09)
    • [17].浅谈我国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 2014(05)
    • [18].农户参与林农复合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黄淮海地区江苏丰县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10)
    • [19].雷州半岛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前景[J]. 桉树科技 2013(01)
    • [20].安徽不同区域林农复合经营发展现状与对策[J]. 安徽林业科技 2013(02)
    • [21].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探讨[J]. 民营科技 2012(03)
    • [22].现代林农复合经营初探[J]. 农民致富之友 2012(15)
    • [23].林下复合经营的原理与模式[J]. 科学种养 2012(11)
    • [24].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探讨[J]. 山西林业 2011(03)
    • [25].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概况及类型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18)
    • [26].西安市“十二五”期间林业高效复合经营发展思路与对策[J]. 陕西林业 2011(06)
    • [27].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8].农林复合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05)
    • [29].沙区林农复合经营效果的试验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2)
    • [30].乡村林业及农林复合经营的探讨[J]. 山西林业科技 2009(03)

    标签:;  ;  ;  ;  

    茶—柿复合经营对茶园生态因子及茶品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