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蛋白质组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和乳成分影响的研究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和乳成分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首先针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选取我国北方地区奶牛养殖常用的14种饲料原料(粗饲料5种,精饲料9种),采用尼龙袋法,利用三头装有瘤胃瘘管的高产荷斯坦奶牛,系统地测定出它们的各种蛋白质组分(A、B、C)和B组分降解速率的数据,并对它们在瘤胃内的降解规律进行了分析,这些数据对我国奶牛养殖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论文第二部分主要是利用持续动态人工瘤胃模拟装置,研究了在日粮精粗比、能量和粗蛋白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调整日粮蛋白质组分的水平(RDP/RUP分别为1.73、1.58、1.45和1.33),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组分水平的日粮对泌乳奶牛瘤胃液pH值、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瘤胃微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活性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当日粮中RDP/RUP值为1.45时,瘤胃液中的氨氮浓度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1);当RDP/RUP值为1.73时,瘤胃中乙酸(P<0.05)、丙酸(P<0.05)、丁酸(P<0.01)、戊酸(P<0.05)及总VFA(P<0.01)的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当RDP/RUP值为1.33时,瘤胃微生物α-淀粉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1)。日粮中适宜的蛋白质组分水平对泌乳奶牛的瘤胃发酵有着显著的影响,且不同的蛋白质组分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也不同。 本论文第三部分主要是利用持续动态人工瘤胃模拟装置,研究了饲料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发酵的同步化(分别是玉米+大豆粕、玉米+膨化大豆、小麦+大豆粕、小麦+膨化大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发酵的同步化对泌乳奶牛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除戊酸外)、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以玉米和大豆粕搭配的日粮,其瘤胃中pH值和氨氮浓度显著低于其它处理日粮(P<0.01),同时瘤胃微生物中性蛋白酶的活性有升高的趋势(P=0.0783);以小麦和膨化大豆搭配的日粮,其瘤胃微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有升高的趋势(P=0.0855)。饲料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发酵的同步化显著降低了瘤胃发酵液的pH值及氨氮浓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瘤胃内中性蛋白酶的活性,因而有效地促进了瘤胃发酵的速度,改善了瘤胃发酵的效率,提高了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 本论文第四部分选择了32头处于中产水平(平均产奶量18-20kg/d)的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和泌乳日龄按配对法随机分为四组,研究了在能量和粗蛋白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调整奶牛日粮粗蛋白质中RDP和RUP的比例(RDP/RUP值分别为1.78、1.65、1.54和1.44),对泌乳奶牛的产奶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蛋白质组分水平的日粮对泌乳奶牛的产奶量、标准乳产量及血液尿素氮浓度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当日粮中RDP/RUP值为1.78时,乳脂率有升高的趋势(P=0.071);当RDP/RUP为1.65时,乳蛋白率(P=0.1008)和乳蛋白产量(P=0.0781)有升高的趋势;当日粮中RDP/RUP的值为1.54时,乳中尿素氮浓度有降低的趋势(P=0.1433)。调整泌乳奶牛日粮粗蛋白质中RDP和RUP的比例有效地改善了其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蛋白质的产量,同时日粮粗蛋白质中适宜的RDP和RUP比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泌乳奶牛的牛奶尿素氮浓度(MUN)。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饲料中蛋白质的特性
  • 1.2.2 饲料中蛋白质的溶解性及其在瘤胃内的降解率
  • 1.2.3 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体内的消化和代谢
  • 1.2.4 饲料蛋白质组分分析
  • 1.2.5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影响
  • 1.2.6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1.2.7 饲料蛋白质的瘤胃发酵动力学
  • 1.2.8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 1.2.9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血液尿素氮(BUN)及牛奶尿素氮(MUN)浓度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奶牛养殖常用饲料蛋白质组分分析和降解规律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样品的准备
  • 2.1.2 测定指标
  • 2.1.3 测定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粗饲料蛋白质组分及其降解规律
  • 2.3.2 精饲料蛋白质组分及其降解规律
  • 2.3.3 饲料蛋白质的降解速率及其与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搭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及酶活性的影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样品分析与检测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不同处理日粮瘤胃发酵液pH值
  • 3.2.2 不同处理日粮瘤胃发酵液氨氮浓度
  • 3.2.3 不同处理日粮瘤胃发酵液中总VFA及各VFA的浓度
  • 3.2.4 不同处理日粮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
  • 3.2.5 不同处理日粮瘤胃微生物酶的活性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不同蛋白质组分水平的日粮对瘤胃发酵液pH值的影响
  • 3.3.2 不同蛋白质组分水平的日粮对瘤胃发酵液氨氮浓度的影响
  • 3.3.3 不同蛋白质组分水平的日粮对瘤胃发酵液总VFA、各VFA浓度的影响
  • 3.3.4 不同蛋白质组分水平的日粮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
  • 3.3.5 不同蛋白质组分水平的日粮对瘤胃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饲料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发酵的同步化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及酶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样品分析与检测方法
  • 4.1.4 统计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不同处理日粮瘤胃发酵液pH值
  • 4.2.2 不同处理日粮瘤胃发酵液氨氮浓度
  • 4.2.3 不同处理日粮瘤胃发酵液VFA浓度
  • 4.2.4 不同处理日粮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
  • 4.2.5 不同处理日粮瘤胃微生物酶的活性
  • 4.3 分析与讨论
  • 4.3.1 饲料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发酵的同步化对瘤胃发酵液pH值和氨氮浓度的影响
  • 4.3.2 饲料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发酵的同步化对瘤胃发酵液总VFA及各VFA浓度的影响
  • 4.3.3 饲料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发酵的同步化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
  • 4.3.4 饲料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发醉的同步化对瘤胃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的影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日粮设计
  • 5.1.2 试验动物选择与分组
  • 5.1.3 试验安排、样品采集与处理
  • 5.1.4 统计分析
  • 5.2 试验结果
  • 5.3 分析与讨论
  • 5.3.1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泌乳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5.3.2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泌乳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蛋白产量的影响
  • 5.3.3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泌乳奶牛乳中尿素氮(MUN)和血液尿素氮(BUN)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论文总体结论和讨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SDS-PAGE法分析蜂蜜中蛋白质组分的条件优化[J]. 河南科技 2020(14)
    • [2].荔枝体胚发生早期蛋白质组分变化的初步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12(05)
    • [3].文冠果体胚形态建成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分[J]. 林业科学 2011(02)
    • [4].南极磷虾自溶过程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J]. 湖南农业科学 2015(09)
    • [5].尿液蛋白质组分对肾病患儿肾损伤的预测价值[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06)
    • [6].参苓白术散对脾虚证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分影响的初步研究[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2(02)
    • [7].玉米果穗形态变化及子粒蛋白质组分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23)
    • [8].体检健康人群大豆蛋白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及其所识别蛋白质组分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 2016(05)
    • [9].家蚕蚁蚕蛋白质组的质谱鉴定与数据库构建[J]. 蚕业科学 2008(04)
    • [10].板蓝根、南板蓝根及大青叶中蛋白质组分分析[J]. 中药材 2008(03)
    • [11].铜诱导下小麦生理生化及叶绿体蛋白质组分变化[J]. 华北农学报 2009(05)
    • [12].小麦籽粒不同部位蛋白质理化特性研究进展[J]. 中国粮油学报 2019(07)
    • [13].蚱蝉若虫蛋白在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J]. 陕西林业科技 2012(03)
    • [14].饲料代谢蛋白质组分的营养调控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Z1)
    • [15].基于Label-free技术分析牛卵泡蛋白质组分及关键调控蛋白[J]. 畜牧兽医学报 2019(05)
    • [16].三种油料作物籽粒提取蛋白质组分的比较研究[J]. 济宁学院学报 2017(02)
    • [17].黄瓜Cd~(2+)抗性的变化及其与蛋白质组分改变的关系[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8].萌芽黑豆中蛋白质组分分子量分布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1)
    • [19].水稻中四种蛋白质组分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5)
    • [20].碱性盐对小麦粉面筋特性和面条蛋白质组分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9(12)
    • [21].反刍动物饲料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划分及消化道代谢规律[J]. 动物营养学报 2014(05)
    • [22].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试纺织品中的氨基酸含量[J]. 纺织科技进展 2019(03)
    • [23].玉米青贮蛋白质组分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研究[J]. 饲料工业 2016(07)
    • [24].百合不同品种与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分析与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5)
    • [25].东北大豆蛋白质组分及特性的品质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6)
    • [26].鲜马奶乳清蛋白质组学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 2018(09)
    • [27].生物活性肽蛋白质组分分离与鉴定方法的建立[J]. 生物技术通讯 2014(05)
    • [28].含蛋白质组分化学纤维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J].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9(01)
    • [29].桑天牛成虫血淋巴蛋白质组分中除虫脲的检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5)
    • [30].蛋白质组学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1(06)

    标签:;  ;  ;  ;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和乳成分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