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猪的生长特性和繁殖生物学研究

豪猪的生长特性和繁殖生物学研究

论文摘要

豪猪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工艺价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动物,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但目前存在着豪猪养殖户对驯养繁殖技术缺乏、生产效益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本研究选取来自湖南湘西、四川酉阳等野外捕获的健康无病的豪猪繁殖的后代作为实验对象,按年龄分组进行循序渐进的驯化。观察其驯化程度、生活习性及生长情况;进行生殖器官的解剖研究及进行人工繁殖的研究。试验一将豪猪按体型大小分为四个年龄组:体重在13kg以上的豪猪为成年豪猪组,体重在5kg~13kg的豪猪为亚成年豪猪组,体重在1kg~5kg的豪猪为幼年豪猪组,体重在1kg以下的豪猪为仔豪猪组,在同一个年龄组内又将个体大小差不多的豪猪按1雄l雌或1雄2雌为一组饲养在一个饲养池内,然后分别进行饲养和驯化。观察其驯化程度、生活习性及生长情况发现:1.人工繁殖的豪猪其驯化程度高于野生豪猪,而在野生豪猪中,仔豪猪的驯化程度高于幼年豪猪,幼年豪猪的驯化程度高于亚成年豪猪,亚成年豪猪的驯化程度高于成年豪猪。2.豪猪有夜晚活动、合群、定点排粪的习性。3.豪猪的生长速度快,6~14月龄生长速度最快,发育良好,而且饲养成本低。试验二随机选择无亲缘关系、体质健康的成年豪猪,采用自然繁殖法、复配繁殖法和血配繁殖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通过采用不同性别比例的方法,总结出1雄:1雌的性别比例是“自然繁殖法”中最佳的性比。通过采用“复配繁殖法”,提高了豪猪的胎产仔数。通过采用“血配繁殖法”,使豪猪从年产2胎提高到年产3胎,大大缩短了豪猪的繁殖周期,提高了豪猪的年产仔数,从而达到提高豪猪人工繁殖效率的目的。试验三选用12只豪猪,公母各半,按系统解剖的方法对其生殖系统进行解剖。用肉眼和实体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测量发现:豪猪不是严格的季节性发情动物,其性活动全年均可进行,不受季节的限制。雄性豪猪没有阴囊,其睾丸位于腹股沟内;附睾很发达,附睾尾呈圆柱状,并有2cm多的长度游离于睾丸。豪猪副性腺非常发达,它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每种腺体均为成对存在。雌性豪猪属于双子宫类型。其解剖特征与雌性海狸鼠的解剖特征比较接近,豪猪发达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文献综述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豪猪在驯养条件下的生长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场地
  • 1.3 试验方法
  • 1.3.1 驯化方法
  • 1.3.2 饲养
  • 1.3.3 管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驯化程度
  • 2.2 生活习性
  • 2.3 生长情况
  • 2.3.1 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情况
  • 2.3.2 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
  • 3 讨论
  • 第三章 豪猪人工繁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场地
  • 1.3 试验方法
  • 1.3.3 自然繁殖法
  • 1.3.4 复配繁殖法
  • 1.3.5 血配繁殖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豪猪的发情及鉴定
  • 2.1.1 发情行为
  • 2.1.2 外生殖器变化
  • 2.1.3 阴道分泌物镜检
  • 2.1.4 放对试情表现
  • 2.2 豪猪的繁殖特点
  • 2.2.1 性成熟和初配年龄
  • 2.2.2 繁殖季节
  • 2.2.3 发情表现
  • 2.2.4 交配过程
  • 2.2.5 妊娠和产仔
  • 2.2.6 哺育幼仔
  • 2.2.7 繁殖率和幼仔成活率
  • 2.3 提高繁殖的技术
  • 2.3.1 性比对豪猪繁殖率的影响
  • 2.3.2 "复配繁殖"法对豪猪繁殖率的影响
  • 2.3.3 "血配繁殖法"对豪猪繁殖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豪猪生殖器官的解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雄性豪猪的生殖系统
  • 2.1.1 睾丸(testis)
  • 2.1.2 附睾(epididymis)
  • 2.1.3 输精管(ductus deferens)
  • 2.1.4 副性腺(accessory sexual glands)
  • 2.1.5 尿生殖道(canalis urogenitlis)
  • 2.1.6 阴茎(penis)
  • 2.2 雌性豪猪的生殖系统
  • 2.2.1 卵巢(ovaria)
  • 2.2.2 输卵管(oviductus)
  • 2.2.3 子宫(uterus)
  • 2.2.4 阴道(Vagina)
  • 2.2.5 阴门(vulva)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增长模繁殖法的暴雨集合预报[J]. 大气科学学报 2017(01)
    • [2].蜂群间歇繁殖法[J]. 蜜蜂杂志 2015(07)
    • [3].基于增长模繁殖法的风暴尺度集合预报试验[J]. 高原气象 2010(02)
    • [4].黑莓压顶繁殖法试验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 2012(06)
    • [5].《盆栽艺术》摘辑 种木繁殖法(二)[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2010(09)
    • [6].豪猪的高效繁殖技术[J]. 畜牧与兽医 2011(11)
    • [7].基于增长模繁殖法的初始分析误差计算及集合预报试验[J]. 气象科学 2009(03)
    • [8].绿化苗木香樟的种子繁殖法[J]. 农家科技 2010(02)
    • [9].白菜类蔬菜繁殖与留种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 2010(03)
    • [10].杜鹃花的栽培技术要点[J]. 农村实用技术 2008(04)
    • [11].含笑栽培繁殖法[J]. 农村新技术 2008(03)
    • [12].月季水插繁殖法[J]. 新农村 2009(04)
    • [13].优良笋用竹种快速繁殖法——埋鞭育苗法[J]. 新农村 2010(12)
    • [14].利川山药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J]. 蔬菜 2014(09)
    • [15].红玫瑰、白玫瑰、黄玫瑰的扦插繁殖技术[J]. 吉林农业 2012(04)
    • [16].新法繁殖花木成活率高[J]. 云南农业科技 2009(02)
    • [17].谈兴安落叶松育苗的几个问题[J]. 林业勘查设计 2013(03)
    • [18].杜鹃花栽培要点[J]. 农家参谋 2015(02)
    • [19].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二号原种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02)
    • [20].基于水文模型的雷达监测降雨量误差传递研究[J]. 水文 2012(01)
    • [21].草果的林下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 2015(04)
    • [22].蔬菜插叶快速繁殖法[J]. 农家之友 2010(12)
    • [23].山新杨劈接繁殖法[J]. 中国西部科技 2008(13)
    • [24].北方果树自根苗的培育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2(21)
    • [25].一次登陆台风的集合预报试验[J]. 热带气象学报 2010(04)
    • [26].双王繁殖法[J]. 中国蜂业 2016(03)
    • [27].快速培育葡萄苗木技术要点[J]. 河南农业 2012(11)
    • [28].简便易行的花卉扦插法[J]. 中国花卉盆景 2010(01)
    • [29].铜仁地区山药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 贵州农业科学 2009(09)
    • [30].葡萄扦插育苗注意事项[J]. 果农之友 2011(11)

    标签:;  ;  ;  ;  ;  ;  

    豪猪的生长特性和繁殖生物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