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微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功能微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论文摘要

微纳米材料因为具有与本体不同尺寸大小,因而有着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能,具有特异功能应用更是非常广泛。微纳米颗粒的形貌、尺寸和分散性对于微纳米材料的性质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控制、设计微纳米材料的合成生产尤为重要。不同的合成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我们探索了微纳米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合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片状α-Al203纳米抛光材料、分散性良好的立方相钇稳定氧化锆YSZ微纳颗粒、稳定性长久的CdS/ZnS核/壳纳米晶紫蓝光LED发光材料。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子显微镜(SEM、TEM)等对产物进行了的结构及形貌表征;用拉曼光谱(Raman)表征了不同相的钇稳定氧化锆;用紫外吸收(UV-vis)和光致发光(PL)光谱分析所得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所示: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放在α-Al203制备及抛光性能和钇稳定氧化锆(YSZ)增韧陶瓷和CdS/ZnS核/壳结构荧光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三个方面。(1)用甘氨酸-硝酸盐自燃烧法,在保持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仅仅通过改变反应物原料的配比,实现了所得α-Al203微纳粉体形貌由近似球形微纳粒子到二维片状结构的连续可调。另外还对产物生成及形貌变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理论探讨和解释;其次加入草酸溶液(工业级)配制抛光液,验证了产物的抛光性能。(2)在产业化的沉淀法上,加以改进,利用超声,微波物理辅助方法,制备单分散四方相稳定的YSZ纳米颗粒;探究了超声、微波环境下颗粒表面的水分子脱离情况;对YSZ相增韧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研究了钇稳定氧化锆的光学性质。(3)采用高温热注射法,以十八烯(ODE)为溶剂,合成CdS/ZnS核/壳结构荧光半导体纳米晶;调节配体油酸(OA)的量控制CdS核的大小,采用SILAR (Successive Ion Layer Adsorption And Reaction)法控制壳层厚度,使其发光波长在410-480nm紫蓝光范围内可调,稳定性良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纳米材料的分类与性质
  • 1.2.1 小尺寸效应
  • 1.2.2 量子尺寸效应
  • 1.2.3 宏观量隧道效应
  • 1.2.4 界面效应
  • 1.3 功能微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1 化学气相法(CVD)
  • 1.3.2 固相法
  • 1.3.3 液相法
  • 1.3.3.1 沉淀法
  • 1.3.3.2 水热/溶剂热法
  • 1.3.3.3 溶胶凝胶法
  • 1.3.3.4 微乳液法
  • 1.4 微纳米材料结构表征方法
  • 1.4.1 X-射线衍射
  • 1.4.2 电子显微镜
  • 1.5 纳米材料光学性质分析
  • 1.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 1.5.2 荧光光谱(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PL)
  • 1.6 本论文研究工作
  • 2O3的控制合成及其抛光性能'>第二章 微纳米α-Al2O3的控制合成及其抛光性能
  • 2.1 实验目的和合成思路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O3的制备'>2.2.3.1 α-Al2O3的制备
  • 2.2.3.2 抛光实验
  • 2.3 性质测定及结果讨论
  • 2.3.1 产物结构分析讨论
  • 2.3.2 前驱物的热重分析
  • 2.3.3 原料配比对产物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 2.3.4 制备方法讨论
  • 2.3.5 抛光性能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单分散钇稳定氧化锆微纳米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目的和合成思路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原料
  • 3.2.2 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3 性质测定和结果讨论
  • 3.3.1 结构分析测试
  • 3.3.2 实验过程机理的分析
  • 3.3.3 热重分析
  • 3.3.4 红外吸收特征分析
  • 3.3.5 光谱测试与分析
  • 3.3.5.1 紫外荧光光谱
  • 3.3.5.2 拉曼光谱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稳定性CdS/ZnS Type-Ⅰ型核壳结构纳米晶
  • 4.1 实验目的和合成思路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合成路线和方法
  • 4.2.3.1 合成CdS纳米晶
  • 4.2.3.2 制备壳层前体溶液
  • 4.2.3.3 合成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
  • 4.3 性质测定与结果讨论
  • 4.3.1 产物形态及结构的分析
  • 4.3.2 荧光光谱性质
  • 4.3.3 实现荧光波长在紫-蓝光区可调控
  • 4.3.4 荧光寿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卷内备考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有机微纳米材料的设计策略、加工及应用[J]. 化学进展 2012(12)
    • [2].微纳米材料科技及应用国际高层论坛在我校召开[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3].南理工微纳米金属、结构、材料研究工作获支持[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6)
    • [4].微纳米材料在超声诊疗学中的应用进展[J]. 肿瘤影像学 2018(05)
    • [5].核壳Fe_3O_4@NiSiO_3磁性微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与表征[J]. 功能材料 2019(12)
    • [6].锡酸锌微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反应机理[J]. 陶瓷学报 2020(01)
    • [7].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在微纳米材料与先进制造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讲话[J]. 功能材料信息 2017(06)
    • [8].浅析无机金属氧化微纳米材料的水热性能[J]. 中国金属通报 2018(04)
    • [9].基于水凝胶模板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微纳米材料的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0].稀土离子掺杂铌酸盐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05)
    • [11].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鹤林在微纳米材料与先进制造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讲话[J]. 功能材料信息 2017(06)
    • [12].非局部因子和表面效应对微纳米材料振动特性的影响[J].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13(01)
    • [13].物理混合法制备分级混晶TiO_2微纳米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10)
    • [14].SiC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器件应用研究现状[J]. 科技风 2018(15)
    • [15].一种具有对低浓度H_2S灵敏特性钼酸铁微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J]. 中国钼业 2016(03)
    • [16].磁性微纳米材料透射电镜测试的简单制样方法[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08)
    • [17].水热时间对中空球形薄水铝石微观结构的影响[J]. 化工学报 2011(07)
    • [18].微纳米材料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6(14)
    • [19].磁性微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在食物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 色谱 2014(10)
    • [20].不同形貌ZnO微纳米材料的熔盐控制合成[J]. 化工新型材料 2010(10)
    • [21].NiS微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05)
    • [22].ZnO和稀土Ce掺杂ZnO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3].Cu_2O@CuO-Pd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葡萄糖传感器应用研究[J]. 中国陶瓷 2017(05)
    • [24].以Pt为催化剂生长SiC微纳米材料[J]. 当代化工 2019(12)
    • [25].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nO_2微纳米材料及其催化发光性质研究[J]. 电子显微学报 2016(06)
    • [26].二氧化硅包覆的微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J]. 硅酸盐学报 2017(10)
    • [27].微纳米稀土化合物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J]. 稀土 2019(01)
    • [28].电池材料粉体加工设备[J]. 电源技术 2019(07)
    • [29].微纳米Sb_2O_3的制备与生长机理研究进展[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6(03)
    • [30].微纳米尺度下的美丽世界——纳米材料化学课程中的美育教育[J]. 化学教育 2010(04)

    标签:;  ;  ;  

    功能微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