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包银核壳复合粒子/环氧树脂导电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表面包银核壳复合粒子/环氧树脂导电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高性能导电胶因其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单、线分辨率高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大部分还达不到精细电子制造业的要求,存在电阻率较大、密度大和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学位论文提出以银壳层厚度和复合粒子粒径均可控的单分散银包二氧化硅核壳复合粒子(Ag/SiO2)为导电填料,研究银壳层厚度和模板粒子粒径对导电胶体积电阻率的影响规律;从聚合物基体和导电填料的界面角度出发,采用乙二胺对导电填料的表面进行修饰,结合导电网络理论和等效电路图,阐明了用乙二胺处理的Ag/GM填料制备的导电胶具有较低的体积电阻率的原因。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控制体系的反应温度,制备出粒径大小控制在400-1500 nm的单分散二氧化硅粒子。以上述二氧化硅粒子为模板,通过调节银前驱体的浓度,合成了银壳层厚度可控的单分散Ag/SiO2;以该复合粒子为导电填料,和环氧树脂胶粘剂复合加工得到导电胶,研究了银壳层厚度和二氧化硅粒子粒径对导电胶体积电阻率、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板粒子的粒径不变时,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随银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当银层厚度增加到一定数值之后,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降低幅度变小,趋近于某个极小值。而当银壳层厚度为50 nm时,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随二氧化硅粒径增加而增加。为降低导电胶的银用量或成本,银层厚度相对较厚的微米级Ag/SiO2核壳复合粒子要比银层厚度相对较薄的亚微米级Ag/SiO2核壳复合粒子更加有效。以化学还原法合成的银包玻璃微珠核壳复合粒子(Ag/GM)为原料,沸水和乙二胺为表面处理剂对Ag/GM进行表面处理,研究发现,沸水可以清除原Ag/GM表面的部分小分子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而乙二胺也可以部分取代原Ag/GM表面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用它们作为导电填料组成了导电胶。发现与化学还原法直接合成的或沸水处理的Ag/GM比较,乙二胺处理的Ag/GM能更有效地分散在环氧树脂胶粘剂中,且能与环氧树脂基体产生化学键合,降低Ag/GM和环氧树脂基体间的界面能,用其制备的导电胶的导电率较高,导电渗滤阈值较低。同时,结合导电网络理论和等效电路图,阐明了用乙二胺处理的Ag/GM填料制备的导电胶具有较低的体积电阻率的原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导电胶的组成、分类和导电机理
  • 1.2.1 导电胶的组成
  • 1.2.2 导电胶的分类
  • 1.2.3 导电胶的导电机理
  • 1.3 导电胶的研究进展
  • 1.3.1 导电胶导电性能的研究
  • 1.3.2 导电胶力学性能的研究
  • 1.3.3 导电胶连接可靠性的研究
  • 1.4 选题目的及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银包二氧化硅核壳复合导电粒子及其导电胶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测试方法
  • 2.2.4 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
  • 2.2.5 银包二氧化硅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
  • 2.2.6 银包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导电胶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二氧化硅粒子及银包二氧化硅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
  • 2.3.2 银壳层厚度对银包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导电胶导电性能的影响
  • 2.3.3 二氧化硅粒径对银包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导电胶导电性能的影响
  • 2.3.4 导电胶银用量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包玻璃微珠表面处理及其对环氧导电胶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测试方法
  • 3.2.4 Ag/GM填料粒子的表面改性方法
  • 3.2.5 导电胶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面处理工艺对银包玻璃微珠形貌的影响
  • 3.3.2 不同表面处理剂处理前后银包玻璃微珠表面化学状态的变化
  • 3.3.3 表面处理工艺对导电胶的电性能的影响
  • 3.3.4 不同表面处理剂处理对导电胶结构的影响
  • 3.3.5 银包玻璃微珠表面处理对导电胶电性能影响的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相关论文文献

    • [1].硬脂酸/硅灰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16)
    • [2].Gelatin/BaTiO_3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电场响应性能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16(12)
    • [3].轻质高导电镀银复合粒子的制备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03)
    • [4].纳米碳酸钙-粉末橡胶复合粒子增强增韧聚氯乙烯[J]. 复合材料学报 2012(06)
    • [5].微米羟基磷灰石/钛复合粒子冷喷沉积行为[J]. 金属热处理 2018(11)
    • [6].余甘多糖绿色合成纳米银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响应面优化[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08)
    • [7].花瓣状Fe_3O_4/Bi_2O_3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J]. 功能材料 2015(11)
    • [8].Fe_3O_4/Bi_2O_3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J]. 中国科技论文 2014(09)
    • [9].熔融制备具有微结构的聚乙烯蜡/分子筛复合粒子[J]. 涂料工业 2013(01)
    • [10].核壳结构聚苯乙烯/银复合粒子的制备研究[J]. 表面技术 2011(05)
    • [11].纳米羟基磷灰石/钛复合粒子冷喷沉积行为[J]. 稀有金属 2018(12)
    • [12].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5(01)
    • [13].板状LiNbO_3-Li_3NbO_4复合粒子的水热合成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4].乳液聚合法制备核(二氧化钛)-壳(聚苯乙烯)复合粒子(英文)[J]. 硅酸盐学报 2008(03)
    • [15].含有乳液粒子和环氧树脂的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J].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6(04)
    • [16].二氧化锰氧化法合成聚苯胺/二氧化硅复合粒子用于防腐涂料的研究[J]. 涂料工业 2009(02)
    • [17].氧化铝/聚甲基丙烯酸复合粒子的抛光性能[J]. 微细加工技术 2008(01)
    • [18].肿瘤热疗化疗联合治疗用温敏磁性复合粒子的磁热性能(英文)[J]. 无机化学学报 2014(05)
    • [19].多波段兼容隐身功能填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10(10)
    • [20].连续法制备羟基化碳纳米管/氧化铁复合粒子研究[J]. 无机盐工业 2013(08)
    • [21].单粒子与复合粒子散射强度的计算与分析[J]. 半导体光电 2012(01)
    • [22].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J]. 无机盐工业 2012(04)
    • [23].铜包覆空心玻璃微球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J]. 电镀与涂饰 2015(05)
    • [24].核壳结构复合粒子对聚丙烯流变性能的影响[J]. 塑料科技 2010(05)
    • [25].分散聚合法制备微米级核壳复合粒子[J]. 应用化学 2012(01)
    • [26].纳米Fe_2O_3/AP/HTPB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J]. 火炸药学报 2012(06)
    • [27].双亲高聚物核壳型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紫外、荧光特性[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12)
    • [28].Fe_3O_4@Gd_2O_3:Eu~(3+)磁光双功能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J]. 化学学报 2011(09)
    • [29].纳米核-壳型含能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1(11)
    • [30].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和特性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1(06)

    标签:;  ;  ;  ;  ;  

    表面包银核壳复合粒子/环氧树脂导电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