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

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

论文题目: 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建筑学

作者: 程晓喜

导师: 关肇邺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评论,大众文化,大众传播,价值标准,公众需求

文献来源: 清华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建筑评论是联系建筑实践与建筑理论的桥梁。它总结、监督建筑实践,是建筑理论和历史发展的基础,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评论是随着西方建筑学的引入才引入的,又受到传统思维习惯等的影响,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完善的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建筑实践的飞速发展使我国建筑领域的问题与和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对建筑评论的呼唤十分迫切。本文正是立足于现实问题,以公众领域的视角对中国当代建筑评论问题进行的一次探索。鉴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是我国当代文化领域最重要的现象,它们对建筑文化的巨大影响已经在城市建设中有所体现,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筑评论的信息与传播观——一方面强调建筑评论创造的拟态建筑环境对当代人的建筑文化认知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建筑评论的公众教化功能;另一方面,从传播的角度将建筑评论的全过程分解为评论的产生与扩散两个步骤,便于研究的展开。针对以往专业建筑评论研究集中于前一个步骤的现状,论文提出这两个步骤是循环交替、相辅相成的,前者关注评价内容,后者关注传播形式,两个步骤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因而研究中不可偏废。结合中国当代的现实情况,论文分析了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带给建筑评论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媒体评论走上前台,使建筑评论的主体、媒介、受众等都得到丰富,大大超越了过去的专业范围,为建筑评论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当代建筑评论的变化并非局限在形式方面,媒体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建筑评论的批判功能,带来评论标准乃至整个社会价值标准的混乱。据此,论文尝试提出对未来建筑评论理想模式的建构:首先,建筑评论的价值标准应当回归基本原理——真正关注公众的内在需求,这保证了多元化评论目标的一致性和操作中的可比性;之后,在统一的价值标准基础上,建立多层级的评论体系,以专业评论、媒体评论、网络自由评论协同发展,实现建筑评论内容、主体、媒介、受众的多元化原则。这也是建筑评论沟通专业与公众,实现其公众教化与专业监督的双重作用的体制保障。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论文研究的背景

0.2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1章 中西文化差异中的建筑评论发展脉络

1.1 建筑评论释意

1.2 理性的递进——建筑评论在西方的发展

1.3 感性的片断——建筑评论在我国的发展

第2章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影响

2.1 大众文化的含义

2.2 大众消费时代的建筑文化特征

第3章 建筑评论的信息与传播观

3.1 建筑评论是传播建筑文化的重要途径

3.2 以传播观点看待建筑评论

第4章 媒体评论走上前台

4.1 建筑评论的主体构成

4.2 建筑评论的传播媒介

4.3 建筑评论的受众

4.4 建筑评论的反馈

4.5 个案分析:关于国家大剧院的论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功能转换与价值迷失

5.1 媒介评论带来的现实危机

5.2 价值标准的迷失

第6章 建筑评论的未来

6.1 评价标准回归基本原理:关注公众需求

6.2 建立多层级的建筑评论体系

6.3 建筑评论的多元化原则

结论 建筑评论是沟通建筑专业与社会公众的桥梁

1 建筑评论的大众教化功能

2 建筑评论要关注公众的内在需求

3 以多层级评论体系开展公众领域的建筑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建筑专业影响力调查

A.1 问卷

A.2 调查过程

A.3 结果统计

A.4 数据分析

附录B 中国建筑业网站排名

附录C 关于CCTV 新楼的网上评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7-03-14

相关论文

  • [1].基于光视空间概念的光与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D]. 常志刚.清华大学2005
  • [2].中国近现代医疗建筑的演进[D]. 刘玉龙.清华大学2006

标签:;  ;  ;  ;  ;  

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