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辣椒素受体磷酸化改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电针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辣椒素受体磷酸化改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阿片类药物是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的重要药物,但长期应用可发生耐受现象,从而限制了阿片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因此,阿片耐受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以及临床干预手段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1997年克隆的辣椒素受体(VRl,TRPV1)被认为是组织创伤和炎症引起的多种疼痛刺激的整合器。很多证据表明辣椒素受体直接参与了炎性痛敏的形成。针刺镇痛是传统医学的瑰宝,临床实践证实电针和针刺镇痛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疼痛研究的热门课题。本研究以关节炎吗啡耐受大鼠模型为基础,着重探讨电针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辣椒素受体磷酸化改变的影响以及电针的作用机制。期望这些研究结果能提供日后相关吗啡耐受治疗及研究的重要信息。第一部分:炎性痛-吗啡耐受复合电针刺激模型的建立及电针对磷酸化辣椒素受体改变的影响目的:建立炎性痛-吗啡耐受及复合电针刺激的模型,研究不同频率电针对吗啡耐受及大鼠辣椒素受体(TRPV1)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280g,经枕骨大孔行鞘内置管,在置管成功的大鼠右后肢踝关节注射完全弗氏佐剂50μl制成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n=5):鞘内给予生理盐水10μl对照组(N组),吗啡10μg组(M组),吗啡10μg+低频电针2Hz组(H组),吗啡10μg+高频电针15Hz组(Ⅰ组),致炎后3天开始鞘内给药,各组给药均为一日两次(早8:00和晚8:00),连续7天。H和Ⅰ组分别在每天首次给予吗啡后给予2mA、2Hz和2mA、15Hz电针,每天一次,每次30min。动态检测大鼠50%机械缩爪阈值及热板缩爪潜伏期,以痛觉过敏形成作为吗啡耐受建立的标志。于给药第8天取各组大鼠L4-5背跟神经节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1总蛋白及磷酸化TRPV1的表达情况,用Quantity One软件对结果条带进行灰度值分析。结果各组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数值显示:与致炎前相比,致炎后各组大鼠痛阈均明显降低,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予生理盐水的7天中痛阈变化不明显;吗啡组大鼠在给予吗啡后首先表现为痛阈增高,以后逐渐降低,给药第7天痛阈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H、Ⅰ组大鼠在给药第5天与第3天相比、给药第7天与第5天相比,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M组。H组大鼠痛阈高于Ⅰ组大鼠。吗啡组辣椒素受体磷酸化水平最高,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辣椒素受体磷酸化表达最少,且H组、Ⅰ组磷酸化辣椒素受体表达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给关节炎大鼠鞘内反复注射吗啡,可成功地建立吗啡耐受模型。低频2Hz电针可明显减少辣椒素受体TRPV1的磷酸化,抑制吗啡耐受的形成,15Hz电针作用不如2Hz电针明显。第二部分:电针缓解吗啡耐受的机制探讨目的:观察MAPK中ERK/CREB信号途径在电针治疗中的作用,研究电针缓解吗啡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上述分组中对照组(N组)、吗啡组(M组)和低频电针组(H组)大鼠背根神经节内磷酸化CREB和ERK1/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吗啡组大鼠背根神经节CREB和ERK1/2表达均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吗啡组相比,低频电针组大鼠背根神经节CREB和ERK1/2表达均明显减少。结论:ERK-CREB信号途径参与了电针对吗啡耐受的缓解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大鼠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及复合电针刺激模型的建立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对象
  • 1.1.2 材料和方法
  • 1.1.3 实验分组
  • 1.1.4 行为学测定
  • 1.1.5 标本采集
  • 1.1.6 TRPV1总蛋白及磷酸化TRPV1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
  • 1.1.7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大鼠模型的建立
  • 1.2.2 TRPV1总蛋白及P-TRPV1表达的改变
  • 1.3 讨论
  • 1.3.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1.3.2 磷酸化TRPV1在吗啡耐受形成中的作用
  • 1.3.3 电针对吗啡耐受及TRPV1磷酸化的影响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ERK-CREB参与电针作用机制的探讨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对象
  • 2.1.2 材料和方法
  • 2.1.2.1 实验仪器
  • 2.1.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1.2.3 实验方法
  • 2.1.2.4 炎性痛-慢性吗啡耐受大鼠模型的建立
  • 2.1.3 实验动物分组
  • 2.1.4 行为学测定
  • 2.1.5 标本采集
  • 2.1.6 P-ERK及P-CREB含量检测
  • 2.1.7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模型建立及大鼠疼痛行为学测定
  • 2.2.2 P-CREB表达的改变
  • 2.2.3 P-ERK表达的改变
  • 2.3 讨论
  • 2.3.1 MAPKs与吗啡耐受的形成
  • 2.3.2 ERK1/2-CREB参与电针缓解吗啡耐受的机制
  • 2.4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与疼痛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吗啡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J]. 北京医学 2020(03)
    • [2].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03)
    • [3].丰富环境对吗啡成瘾干预的研究进展[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4].吗啡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01)
    • [5].首例吗啡医疗案,为吗啡洗脱“污名”[J].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7(09)
    • [6].吗啡和安定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01)
    • [7].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J]. 科技资讯 2015(04)
    • [8].吗啡:是朋友不是敌人[J]. 中国老年 2017(19)
    • [9].“泰囧”之吗啡适应证[J]. 中国处方药 2013(05)
    • [10].四川省4所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尿吗啡检测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0(03)
    • [11].吗啡对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09(10)
    • [12].小剂量分次静脉注射吗啡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33)
    • [13].绝经后妇女长期低剂量激素替代疗法中外周血内吗啡肽1和2的分析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 2016(04)
    • [14].行吗啡泵鞘内植入术患者离院后的自我管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3)
    • [15].ISAAA信息[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5(08)
    • [16].吗啡临床给药途径研究进展[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05)
    • [17].慢性吗啡预处理减弱急性吗啡对伏隔核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影响[J]. 生理学报 2012(02)
    • [18].湿度与特药吗啡含量测定关系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05)
    • [19].下行疼痛易化系统在吗啡耐受机制中的作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13)
    • [20].睡眠剥夺对吗啡成瘾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1(03)
    • [21].警惕“精神吗啡”[J]. 中国监察 2010(09)
    • [22].急性吗啡耐受大鼠脑内孤啡肽的表达[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9(04)
    • [23].氢吗啡酮替代吗啡改善术后镇痛的效能[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6(04)
    • [24].内吗啡肽-2的合成[J]. 应用化工 2015(06)
    • [25].内吗啡肽的构效关系研究[J]. 河北化工 2013(01)
    • [26].急性吗啡成瘾猫脑电图变化的研究[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02)
    • [27].不同灌水模式下罂粟吗啡含量的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9)
    • [28].内吗啡肽-1对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造血调控的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0(06)
    • [29].总局关于发布《食品中吗啡、可待因成分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3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的公告[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04)
    • [30].自噬在雷帕霉素逆转脊髓吗啡耐受形成机制研究[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07)

    标签:;  ;  ;  ;  ;  

    电针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辣椒素受体磷酸化改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