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紫苏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紫苏嫩叶cDNA为模板,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技术,首次从紫苏中克隆到迷迭香酸生物合成途径上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基因(命名为Per PAL)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谱研究。通过对已报道的唇形科植物丹参、藿香等的PAL基因保守序列进行比对,设计引物,采用RACE的方法克隆到2458bp的cDNA全长,包含2136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712个氨基酸,96bp的5’非编码区(5’UTR)和226bp的3’非编码区(3’UTR)。 BLAST比对显示该基因与已报道的PAL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核苷酸序列与丹参的相似度达90%,与藿香、黄芪的分别达85%和82%,氨基酸序列与丹参、藿香的相似度为88.69%,说明已成功克隆到PerPAL基因。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所克隆的紫苏PerPAL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编码的氨基酸的亲水性分析表现为亲水性;信号肽研究结果表明其不存在信号肽酶切位点,不具有信号肽。同时,跨膜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其不具有跨膜结构域。对紫苏PAL蛋白前体的二级结构预测显示,其含有45.57%的α螺旋、11.11%的延伸链和43.32%的随机卷曲;进一步对其高级结构进行预测,得到了PerPAL蛋白的三维模型。PAL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各PAL编码的蛋白均有明显的种属特性,PerPAL与唇形科植物的PAL亲缘关系最近,且PAL基因早在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中就已经存在,是一个古老的基因。以紫苏β-Actin基因作内标,采用RT-PCR法分析PerPAL-1基因在根、茎、叶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PerPAL-1基因在叶中的表达丰度最高,茎中最低,推断PAL在紫苏各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与迷迭香酸的合成成正相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紫苏
  • 1.1.1 概述
  • 1.1.2 分布
  • 1.1.3 成分
  • 1.1.4 紫苏的生物活性
  • 1.2 迷迭香酸
  • 1.2.1 结构
  • 1.2.2 分布
  • 1.2.3 迷迭香酸的生物活性
  • 1.2.4 迷迭香酸的合成
  • 1.3 PAL
  • 1.3.1 PAL的存在与分布
  • 1.3.2 PAL酶学性质
  • 1.3.3 PAL的植物生理学作用
  • 1.3.4 PAL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1.3.5 PAL的研究展望
  • 1.4 RACE技术
  • 1.4.1 RACE的原理
  • 1.4.2 RACE的局限性
  • 1.4.3 RACE的技术改进
  • 1.4.4 RACE技术在植物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1.4.5 RACE在植物基因研究上的发展前景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紫苏真叶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2.4.2 cDNA第一链合成
  • 2.4.3 同源序列比对及中间片段引物的设计合成
  • 2.4.4 紫苏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
  • 2.4.5 目的基因片段的测序
  • 2.4.6 紫苏PAL基因5'端cDNA的克隆
  • 2.4.7 紫苏PAL基因3'端cDNA的克隆
  • 2.4.8 目的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9 PerPAL-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紫苏真叶中总RNA的提取
  • 3.2 PAL基因片段的克隆
  • 3.2.1 PerPAL-1的克隆
  • 3.2.2 PerPAL-2的克隆
  • 3.2.4 PerPAL-3的克隆
  • 3.2.5 PerPAL-4的克隆
  • 3.3 片段测序结果及拼接
  • 3.4 PerPAL 5’端及3’端cDNA的克隆
  • 3.4.1 PerPAL 5’端cDNA的克隆
  • 3.4.2 PerPAL 3’端cDNA的克隆
  • 3.5 PerPAL基因序列全长
  • 3.6 紫苏PAL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6.1 PerPAL疏水性分析
  • 3.6.2 PerPAL二维结构模型分析
  • 3.6.3 PerPAL信号肽分析
  • 3.6.4 PerPAL跨膜结构域分析
  • 3.6.5 PerPAL三维结构模型
  • 3.7 PerPAL进化树分析
  • 3.8 PerPAL-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3.8.1 β-Actin 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3.8.2 PerPAL-1基因在根、茎、叶中相对表达量分析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紫苏精油对两种霉菌的抑菌活性效果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11)
    • [2].紫苏精油微囊粉包埋工艺的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1)
    • [3].3种紫苏属植物鲜叶的挥发性物质的异质性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3)
    • [4].紫苏籽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甘肃农业科技 2020(09)
    • [5].故乡的味道——紫苏[J]. 中医健康养生 2020(11)
    • [6].北方紫苏栽培技术要点[J]. 黑龙江科学 2016(21)
    • [7].耐人寻味的紫苏[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17)
    • [8].紫苏风光[J]. 新民周刊 2020(30)
    • [9].紫苏[J]. 小说月刊(上半月) 2016(01)
    • [10].紫苏[J]. 西部 2013(21)
    • [11].紫苏:阳台上的芳香使者[J]. 茶.健康天地 2009(11)
    • [12].紫苏籽深加工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20(04)
    • [13].紫苏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其精华滋养乳的制备和质量检测[J]. 时珍国医国药 2020(05)
    • [14].紫苏迷迭香酸的提取工艺及质谱鉴定[J]. 中国调味品 2020(10)
    • [15].紫苏新品种奇苏2号[J].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8)
    • [16].养殖鳜鱼肉紫苏汁脱腥工艺的优化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7)
    • [17].紫苏[J]. 微型小说选刊 2016(19)
    • [18].遍地紫苏[J]. 广东第二课堂(下半月中学生阅读) 2015(04)
    • [19].紫苏[J]. 西部 2013(21)
    • [20].爱上暖色紫苏[J]. 人生十六七 2008(03)
    • [21].大棚紫苏无公害栽培技术[J]. 蔬菜 2011(06)
    • [22].不同产地紫苏籽含油率及α-亚麻酸含量比较[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8)
    • [23].良药佳蔬话紫苏[J]. 农村百事通 2020(20)
    • [24].紫苏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04)
    • [25].紫苏药食两用有讲究[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09)
    • [26].紫苏药食两用有讲究[J]. 家庭科技 2018(09)
    • [27].我爱紫苏[J]. 养生月刊 2016(03)
    • [28].降压抗癌解毒的紫苏[J]. 健身科学 2013(11)
    • [29].紫苏(外二首)[J]. 扬子江诗刊 2014(01)
    • [30].话说“全紫苏”[J]. 中老年保健 2011(09)

    标签:;  ;  ;  ;  

    紫苏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