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农电用工管理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朱崇明

供电所农电用工管理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朱崇明

(国网盐城供电公司江苏盐城224005)

摘要:基层供电所是供电企业服务客户的第一窗口,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形象。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历史新时期,推进农电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批有素质、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新型农电工。特别是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电事业亟需一批知识能力强而且服务意识好的农电技术人员,来满足人们需要。但我国的供电所农电在用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供电所农电用工管理中存在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提高我国供电所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供电所;农电;用工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农电行业就是服务型企业,促进了我国的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我国的农电不断地深化改革,农电管理也进入了瓶颈期,特别是在供电所农电的用工管理的问题,这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将供电所农电用工管理的问题解决掉,才能促进我国的农电企业朝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进步。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供电所农电用工管理问题和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1、供电所农电用工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加强用工管理体制的建设

由于我国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基层供电所也受到很大程度影响。相比之下,现代化的用工管理理念能够帮助基层供电所在用工人员的管理方面进行更好的调节与配置,避免出现因为业务范围较广导致的人员调配出现问题,致使无法更好的提供电力服务,也能够更好的规范用工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服务意识。

1.2、有利于实现农电用工管理的信息化

实现农电用工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帮助基层供电所解决业务范围广、人员多不易于管理,或供电所业务无法得到扩展或精确等方面的问题。

2、供电所农电用工管理问题分析

2.1、农电用工管理粗放

有一部分的供电所仍以让沿用着农电工包村包设备的传统管理模式,没有对人员进行集中化的专业化管理,供电所人员管理就处于散管的状态,农电工在只有工作时才到供电所上班,没任务时就只负责所管辖村子的低压故障报修,没有严格按照上下班制度进行,也未合理安排值班。这种分散管理方式就使多数农电工或在村委会兼任职务、或把电力工作当副业等现象。分散式管理直接导致了农电工组织纪律性差以及责任意识淡薄,供电企业安全生产以及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受到影响。

2.2、农电人员中存有大量无编制人员

当前,我国供电所中存有大量的无编制人员,在编人员加上,就使供电所人员过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上一次的农电体制改革中在招聘中聘用了大量电工;第二,供电所的有一部分领导利用职权谋私,把跟自己有关的家属、亲戚和朋友等非技术人员强行塞入到供电所当中来,结果就使供电所人员过多。同时因为人员过多,供电所的电工人员工资相对就较低,而且工作效率低,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明显不够。

2.3、薪酬制度不合理

供电所农电用工人员的薪酬更多的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目前我国农电用工人员的薪酬普遍偏低,其中原因是薪酬制度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农电用工人员获取的绩效金额要与基础工资的金额无法达成比例,也就是农电用工人员的绩效金额较少,人员工作与不工作所得到的薪酬都差不多,加之农电用工的家中许多都是通过种植或经营生意来获取更高的收入,如此一来,用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会被打消了。

3、加强农电用工管理的措施

3.1、实施科学的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在供电所工作的农电工作人员,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严格地管理工作,使工作之风得以延续。

第一,供电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考勤制度,对农电工作人员来说每周要有5天进行工作,上下班的时间要遵守制度,不能迟到早退,否则就要进行惩治,还有就是严格地按照值班表在夜间进行值班。

第二,农电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培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部分要在上岗前进行培训,培养人员对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进行掌握,工作态度一定要端正,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仔细、认真并且负责。第二部分就是在上岗期间的培训,这一部分目的是让尽可能地掌握工作操作流程,对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突发问题培训他们怎样发解决。第三部分就是要自己主动培训,要让农电工作人员自进行省自查,查缺补漏不足,根据不足地方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的水平。

第三,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人员的文化建设,结合农电的工作人员具体情况,确保人员积极用心地投入工作,实现和谐的竞争工作氛围。

3.2、保证供电所合理用工人数,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国家的供电所人员很多,特别是有很多的无编制人员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够仍旧遵循“自然退休“的方式,而要进行有效改革,适当地和有些农电工作人员解除劳动关系,比如那些在工作中不听指挥安排、不遵守规章制度以及浑水摸鱼的人员就要求辞退,这样做得目的是不仅确保供电所的农电用工人员合理人数,还可以对供电所的不良工作风气进行改善。而且,当供电所招聘农电的工作人员时就要秉承公正、公开以及公平原则,严格地把好招聘关,招聘人员过程中,不仅对其学历背景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考察,而且考核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同时要避免“走后门”事情发生,针对一些领导利用自己的职权进行谋私坚决要打击,不要让没有技术以及没有学历术的农电工作人员靠着关系进入到供电所工作。除此之外,供电所对本单位农电工作人员要进行培训,定期组织,以使农电工作人员知识能力水平得到提高。除外,还要为农电的工作人员办理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供电所要让他们感受到应该有的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3、实行农电工绩效考核“五个挂钩”

对绩效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建立协同机制,农电工绩效考核和投诉工单量、电费回收率、故障报修率、管辖村户数、值班出勤率等5个方面进行挂钩,使农电工流程不顺、职责不明以及管控不力问题得到解决。供电所可以针对农电工进行分组,让组长进行带班,组员之间轮流值班进行报修;故障报修由供电所当天值班人员负责农电工负责所管辖村的用电安全维护以及电费回收工作,使按村包给农电工的形式得到改变;每一周之后都要对障报修数进行评比找出最低、投诉工单为零的“周明星”,每月要依照电费回收到位的先后进行排名评出“电费之星”,给予相应精神和物质奖励;在基于基本工资不变前提上,在绩效工资投入上加大力度,拓宽其激励方式,扩大绩效工资收入的差距,尽可能地使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工作热情以及工作效率。

3.4、落实农电用工合同化管理

针对不同的岗位职责、薪酬及所获得的权利及义务都应进一步落实到实际中,将这些内容以合同的形式形成具体的实际条款,让用工人员明确企业招聘岗位的具体职责及相关福利,同时也能够让企业及用工人员相互间产生相互制约的情况,有《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与用工人员双方进行约束,能够更好的保证双方的利益

结束语

总之,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及“四个全面”的历史发展新时期,电力服务在其中扮演着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因此,要完善农电用工管理的机制,精益化地做好管理工作,创新绩效考核的标准,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袭祝涛.农村供电所管理探索与实践[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31):90-92.

[2]邢尚文,侯琛.供电所农电用工管理问题和解决方法[J].农村电工,2015,23(07):17.

[3]王彦强,万旺经,罗丽玲.“五统一”模式下供电所用工规范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22):88-89.

标签:;  ;  ;  

供电所农电用工管理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朱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