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素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论心理素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一、谈心理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沈庆[1](2020)在《岳阳城区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的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依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的六项具体要求,在教育管理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以及实地考察调研岳阳城区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的现状。通过调研总结出以下经验成效: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制度进行了有效的建设,对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重视培训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名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的领航作用得到发挥;学校管理者重视校园心理环境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熏陶,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心理健康教育材料较丰富,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较多等。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岳阳城区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不够完善;心理咨询室基本配置建设校际不均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存在“专职不专业,专业不专职”的现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普及面不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参与度有待加强等。本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系列改进措施。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校际均衡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制度;全面普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调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学校管理者建立全面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把心理咨询室基本配置建设纳入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之中;借鉴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大力支持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激励机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合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建立全方位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模式;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家长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等。

宋丹[2](2019)在《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家庭是每个人出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居所,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宏理论和微理论框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切入,探讨家庭因素中各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对全国16所高校的7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重点采集大学生家庭诸因素信息。分析了远环境(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近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远近环境各自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并以此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模型。同时在研究中重点考察家庭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作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深度剖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因素,并就咨询方向和策略提供思路和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差异从家庭因素角度进行多维的探讨,以期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与对策。具体而言,本文通过以下三个研究探讨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一:关注大学生成长的环境系统,分析远环境(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近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不同家庭结构对学生的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发展存在部分差异,但依恋不存在差异;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差异不大,但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社会发展得分显着低于双亲家庭的大学生;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大学生在胜任感、情绪表达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着差异。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母子次系统对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发展、依恋均有显着影响,说明了其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母子次系统在失能混乱、躯体反应、人际问题及心理症状总分上均显着。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婚姻次系统、父子次系统、母子次系统、亲子次系统四个次系统均能显着影响心理社会发展。家庭系统分化对依恋的影响,只有母子次系统在依恋的四个类型上显着。家庭系统分化中各次系统的分化水平与性别、年龄、所学专业均不存在显着相关;婚姻次系统与家庭结构显着相关;母子次系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着相关。不同家庭结构中,在婚姻次系统、父子次系统、亲子次系统上,双亲家庭优于单亲家庭;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家庭系统分化差异不显着。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心理症状;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心理社会发展;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依恋。表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人格、学业、心理健康等产生影响。研究二:基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重点考察家庭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中介作用,研究还发现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调节作用,具体结论如下: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家庭系统分化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且家庭系统分化调节了家庭环境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父子次系统调节了家庭环境和依恋的关系,母子次系统、父子次系统以及婚姻次系统,调节了家庭环境和心理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三:选取五个典型案例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情况概述、分析成因、解开症结的路径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并就治疗方向和对策提供思路和建议。纵观以上三个研究发现:首先,家庭结构是重要的远环境;其次,家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近环境。通过“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路径讨论,发现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第三,家庭经济地位通过影响家庭系统分化进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系统分化-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路径进行讨论,发现:(1)母子次系统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依恋之间的关系;(2)母子次系统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良好的家庭系统分化,能够降低或减少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最后,家庭远近环境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远环境是基础保护系统,近环境是免疫防御系统,两者是层层递进关系。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启示我们,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要运用系统化、生态化的视角,更好地回归教育本位,共同营造育人氛围,既关注特殊群体,更惠及众多学生。

叶长红[3](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张玉楠[4](2019)在《中国儿童七项心理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教育建议》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旨在以大样本调查我国9~18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探寻中国儿童心理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规律,从而进一步发现中国儿童七项心理品质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为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有效性,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抽取城市、县镇、乡村9~18岁的儿童,对其自信品质、专注品质、同情品质、包容品质、冷静品质、坚韧品质、求新品质七项心理品质进行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78682份,回收有效问卷77939份,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9~18岁儿童自信、同情、求新品质整体均值分别为5.35、4.41、4.60,专注与坚韧品质整体均值分别为3.76、3.73,包容和冷静品质整体均值分别为3.16、3.07。儿童七项心理品质发展均存在非常显着的年龄差异。具体分析,儿童自信品质的发展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11岁是自信品质整体的下降点;儿童专注品质整体上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且整体差距较大;儿童同情品质的发展水平整体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且男生比女生下降的早;儿童包容品质的发展水平整体呈波动下降走势,15岁是儿童包容品质发展变化的分界点;儿童冷静品质的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与学段大致吻合,12岁是冷静品质发展水平整体的下降点;儿童坚韧品质的发展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不同,总体变化阶段与学段大致吻合;儿童求新品质总体以14岁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高中年段的儿童更倾向思维求新,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年段的儿童更倾向日常生活习惯求新。根据调查发现的儿童七项心理品质的年龄特征及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建议如下:关注儿童自信品质的内在多维性,特别关注解决问题自信和理想自信的养成,缩小同龄儿童自信的差距;重点关注儿童在学段过渡时期专注品质的发展变化,缩小低年龄段儿童专注品质发展的差距;缩小初中年段同龄儿童之间同情品质的发展差距,重视学段过渡期儿童同情品质的发展,重点培育男生中同情心发展较弱者;以15岁为分界点遵循儿童包容品质发展的差异;关注儿童冷静品质发展的性别差异和女生冷静品质发展随年龄的不稳定性;对儿童坚韧品质的培养可参照学段分段培养;重视15岁之后求新品质培养方式随年龄的变化。

于景成[5](2018)在《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依法治国作为我国重要的一项治国策略方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其法律素质的提升直接关乎我国法制进程的发展以及建成法治强国目标的达成。在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途径方面,外国高等教育学中主要运用存在实用主义、人本主义两类教育模式,通过两种教育模式达到不同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式等差异性分析。因此,在结合外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我国国情、高等教育机制和体制、大学生素质能力与认知能力等多种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便是塑造大学生成为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重要培养环节。现如今,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大学生法律素质获取渠道也成多样性、便捷性,在获取法律知识和运用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具有一定精准性。本研究通过明晰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时代使命,总结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历史经验,透析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从而提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践创新。正文主体分为五部分。第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研究基础。研究首先明确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定,其中包括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内涵解读、概念辨析和要素特质的阐释。理清素质与法律素质、法律教育与法律素质教育之间的概念,解析了法律素质教育与法学教育、公民法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并阐明法律素质教育所包含要素的内在特质。同时也介绍了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与理论借鉴,分别包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态度改变理论和大众传播理论,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第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时代使命。研究从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以及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必然三点意义出发剖析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时代使命。紧跟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在个人、校园和国家三个层面维度上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意义予以探讨。第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历史经验。研究通过梳理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同时借鉴部分国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进行纵深比较与横向观摩,从而厘清自身发展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提升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水平奠定基础。第四,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通过调查研究洞悉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实问题,找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突出短板,进而透析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问题成因。根据对大学生法律素质及法律素质教育的现状把握,深入研究重点,通过数据分析呈现当前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中的瓶颈问题,进而针对问题透析成因,为提出解决对策厘清分析思路。第五,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践创新。扎根于深厚的研究基础,回应时代的召唤,把握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和问题成因,旨在为研究的最终目标,即提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践创新铺垫前期道路。研究最终针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形成三大体系创新成果,分别为实施体系创新、环境建设创新以及考核体系创新,为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发展成熟提出创造性的理论构想和实践举措。

谷松[6](2017)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结合我国社会“新常态”发展的时代需要,青少年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新的定位。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表现,还有其本质特征。良好的适应和行为是其外在表现,其本质特征就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发展所追求的高层次目标,反映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目前,心理健康素质研究还存在内容界定不清和测量操作不便的局限。体育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手段,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已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与趋势。然而,由于不同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发展标准设定与认知的偏差,致使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内容与方法还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独特功能就成为摆在当今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心理健康素质理论与运用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了兼具试探性和验证性的逐步递进的三个研究。以期为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理论发展、丰富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以及为素质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与支持。研究一以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背景,以“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编制和检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研究二依据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理论,以“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选择适宜的心理、生理、社会指标,选取我国7省28所中学1794名青少年作为被试样本,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为主要方法探索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三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体育运动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结论如下: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研制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包括“认知素质”、“情绪素质”、“人格素质”和“适应素质”4个分量表、15个一级指标、89个观测项目。(2)本研究构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侧重于实践验证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中学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下以“知、情、意、行”为核心理念的心理培养目标。(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各级内容具备中度及以上的相关性,通过使用可以对不同水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有效区分。2.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关系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在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项目、运动情境(竞争性/非竞争性)、运动持续年限和课外运动参与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课外体育活动能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分量表内容的发展情况。(2)“体育运动”能够间接通过“主观幸福感”、“心境状态”、“身体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心理坚韧性”、“同学人际关系”的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产生正向效果。(3)“体育锻炼影响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学业表现理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运动能力感理论”和本文提出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1)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路径是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交叉重盈之处;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2)为实现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开展应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体育学科教学规律为指导思想,以积极情绪、体验成功、民主自治、个别辅导为基本原则,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题讲座、营造健康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为主要途径,以发展认知素质、调节情绪素质、提高思想品德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健全个性素质、改善人际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及社会适应素质为主要目标,以体育运动过程、内容、方法中的有机、适度、灵活渗透为主要策略,以切合实际的培养设计和有效的课堂管理为过程控制,来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现实路径。(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包括:增强育心意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操作技能3个方面。

苏红[7](2017)在《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测量及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医学硕士研究生是国家高技能型人才,担负着国家医学前进与发展的重任,事实证明,其心理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其生活、学习与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对于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仅需重视提升科研水平与临床技能,也必须重视对其心理素质的提升。然而,以往的心理素质研究多是以大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于研究生的研究颇少,对于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素质的系统研究几乎空白,对于如何有效提升其心理素质水平更是研究颇少。基于此,本课题主要进行以下研究:1.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确定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与调查结果构建其结构,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与适应性品质3个维度,认知品质包括应变性、深刻性、监控性与创造性等4个因子,个性品质包括责任感、求知性、有恒性、耐挫性、规划性与自律性等6个因子,适应性包括社会适应、职业适应与社会适应等3个因子。依据概念与结构构建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经过三次预测后形成正式问卷,问卷包括62个题项。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问卷的信效度较好,可以用于测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素质。2.运用自编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对来自西南、华南、华北、东北的6所医学院校的1599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心理素质的总分、三个维度、各因子在年级、年龄、性别、曾是否就业、婚姻状态、就业状态等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3.运用自编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调查问卷,采用开放式问卷及封闭式问卷对专家和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三次调研,利用频次分析,选取频次高的内容结合前期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特点调查结果,构建了“三阶段递进式”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并设定教育训练目标、内容、组织方式、效果评价方式等。4.研究者抽取模式中的一部分,进行实证研究,前期特点调查发现,二年级的医学硕士研究生正处于心理素质从高向低转化的阶段,因此,选取二年级医学硕士研究生作为被试,对其进行心理素质提升的干预训练,利用模式构建中第二阶段的教育训练内容,对研究生们进行了10次较密集的心理训练,然后利用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研究生压力问卷、压力应对与心理健康问卷对该干预组成员进行干预训练前后测,并结合对照组成员的前后测结果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结果发现,干预组训练前后在5个测量工具上均显示显着性差异。表明训练对于提升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及缓解其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程度等有效,也表明构建的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有效。采用对研究生本人及其同学同事进行访谈的方式进行定性研究,以进一步测查干预的结果,结果显示,训练在对于研究生改变认知、完善个性、增强适应性方面有效。5.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测查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研究生压力及压力应对、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理清它们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显示心理素质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心理素质也可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影响其压力、压力应对及心理健康水平。6.基于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前期的一系列工作,提出医学院校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管理对策:院校领导与导师重视、有必要的心理专业人员、有必要的经费、有必要的教育训练场所、有必要的制度以及分阶段分对象对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史哲[8](2012)在《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文中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里我从两个方面谈一谈心理健康教育:一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

郑敏燕[9](2011)在《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及构想》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心理教育是落实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心理教育认识不足,忽视心理教育的独特地位,只重知识、技能传授,轻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造成学生素质的畸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从战略角度明确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面向21世纪的心理教育体系。

李婷婷[10](2010)在《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幼儿期作为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和奠基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的科技活动,其内容是生动活泼的,氛围是自由开放的,特点是探索、实践、体验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科技活动对幼儿健康心理素质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及科技活动融入健康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等等。研究成果可以为幼儿园教师有效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选取武汉市一所示范幼儿园,在中大班各抽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科技活动中,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班有意识地融入心理素质教育。首先通过前测确定两个班幼儿在心理素质发展水平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而进行不同教学方法后,通过后测比较两班幼儿在心理素质发展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进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科技活动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显着促进作用:(1)可培养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2)可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3)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4)可提高幼儿对失败的耐受力及正确对待他人批评的能力。本文进而指出,在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身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因素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还应注意科技活动与其它领域及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渗透。

二、谈心理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心理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岳阳城区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的研究
        1.3.2 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的研究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4.2 组织实施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设计
        1.6.1 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
        1.6.2 调查样本的选择
        1.6.3 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2章 岳阳城区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的成效
    2.1 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和管理方面的成效
        2.1.1 对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制度进行了有效的建设
        2.1.2 对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2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方面的成效
        2.2.1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重视对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进行培训
        2.2.2 心理名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的领航作用得到发挥
    2.3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效
        2.3.1 重视校园心理环境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熏陶
        2.3.2 学校管理者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2.4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管理方面的成效
        2.4.1 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2.4.2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较丰富,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途径较多
第3章 岳阳城区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3.2 心理咨询室基本配置建设校际不均衡
    3.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存在“专职不专业,专业不专职”的现象
    3.4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普及面不广
    3.5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科学研究积极性不高
    3.6 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参与度有待加强
第4章 岳阳城区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4.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不够完善问题的改进措施
        4.1.1 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
        4.1.2 学校管理者建立全面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管理模式
        4.1.3 班主任建立全方位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模式
    4.2 心理咨询室基本配置建设校际不均衡问题的改进措施
        4.2.1 教育行政部门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校际均衡发展
        4.2.2 学校把心理咨询室基本配置建设纳入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4.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不专业,专业不专职”问题的改进措施
        4.3.1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不专业”问题的改进措施
        4.3.2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不专职”问题的改进措施
    4.4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普及面不广问题的改进措施
        4.4.1 教育行政部门全面普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4.4.2 学校管理者对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4.4.3 激励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4.5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科学研究积极性不高问题的改进措施
        4.5.1 教育行政部门调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4.5.2 学校管理者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激励机制
        4.5.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
    4.6 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参与度有待加强问题的改进措施
        4.6.1 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合心理健康教育
        4.6.2 家长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1.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1.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1.1.3 心理健康的测量
        1.1.4 本研究心理健康衡量指标
    1.2 关于家庭因素的研究
        1.2.1 家庭结构的相关研究
        1.2.2 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研究
        1.2.3 家庭系统分化的相关研究
        1.2.4 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1.3 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生态理论
        1.3.1 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宏理论
        1.3.2 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微理论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1.1 理论框架
        2.1.2 现有研究不足
        2.1.3 本研究拟解决问题
    2.2 研究目的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总体设计
3 研究一:家庭远近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数据处理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3.4.3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3.4.4 家庭系统分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4.5 家庭结构对家庭系统分化的差异分析
        3.4.6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庭系统分化的差异分析
        3.4.7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5 研究小结
4 研究二:家庭近环境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作用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统计结果
        4.3.1 中介检验
        4.3.2 有中介的调节检验
    4.4 研究小结
5 研究三:关于心理问题学生家庭环境成因的个案分析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呈现
        5.3.1 案例一:家庭期望过高引发的自杀男孩
        5.3.2 案例二:再婚家庭引发的抑郁症女孩
        5.3.3 案例三:丧偶式婚姻引发的个体分化不良男孩
        5.3.4 案例四:家庭期望调适疗愈的焦虑症女孩
        5.3.5 案例五:关爱与支持疗愈的残缺家庭男孩
    5.4 研究小结
6 对策与展望
    6.1 家庭因素倒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革新
        6.1.1 审视当下现状
        6.1.2 展望未来趋势
        6.1.3 构建家校成长模式
    6.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反补家庭因素缺位
        6.2.1 重塑育人氛围
        6.2.2 关注特殊症候群
7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
后记

(3)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4)中国儿童七项心理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教育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心理健康
        (二) 心理素质
        (三) 心理品质
        (四) 三者间的关系
    四、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关于自信的相关研究
        (二) 关于专注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同情的相关研究
        (四) 关于包容的相关研究
        (五) 关于冷静的相关研究
        (六) 关于坚韧的相关研究
        (七) 关于求新的相关研究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 数据处理
第一章 儿童自信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教育建议
    第一节 儿童自信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自信品质发展与年龄变化的关系
        二、儿童自信品质内部维度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儿童自信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
        一、儿童自信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儿童自信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第二章 儿童专注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教育建议
    第一节 儿童专注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专注品质发展与年龄变化的关系
        二、儿童专注品质年龄特征的差异分析
        三、不同性别儿童专注品质的年龄特征及差异分析
    第二节 儿童专注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
        一、儿童专注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儿童专注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第三章 儿童同情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教育建议
    第一节 儿童同情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同情品质发展与年龄变化的关系
        二、儿童同情品质年龄特征的差异分析
        三、不同性别儿童同情品质的年龄特征及差异分析
    第二节 儿童同情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
        一、儿童同情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儿童同情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第四章 儿童包容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教育建议
    第一节 儿童包容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包容品质发展与年龄变化的关系
        二、儿童包容品质年龄特征的差异分析
        三、不同性别儿童包容品质的年龄特征及差异分析
    第二节 儿童包容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
        一、儿童包容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儿童包容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第五章 儿童冷静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教育建议
    第一节 儿童冷静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冷静品质发展与年龄变化的关系
        二、儿童冷静品质内部维度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儿童冷静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
        一、儿童冷静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儿童冷静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第六章 儿童坚韧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教育建议
    第一节 儿童坚韧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坚韧品质发展与年龄变化的关系
        二、儿童坚韧品质年龄特征的差异分析
        三、不同性别儿童坚韧品质的年龄特征及差异分析
    第二节 儿童坚韧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
        一、儿童坚韧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儿童坚韧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第七章 儿童求新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教育建议
    第一节 儿童求新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求新品质发展与年龄变化的关系
        二、儿童求新品质内部维度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儿童求新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
        一、儿童求新品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儿童求新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大学法律素质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大学法律素质教育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路径
第一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研究基础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定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内涵解读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概念辨析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要素特质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理论借鉴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二)态度改变理论
        (三)大众传播理论
第二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一、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全面素质结构
        (二)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
        (一)有利于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方式
        (二)有利于营造尊法守法的校园环境
        (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校的发展进程
    三、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必然
        (一)有利于培养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二)有利于提供人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三)有利于加速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第三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历史经验
    一、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孕育期
        (二)第二阶段:初创期
        (三)第三阶段:成长期
        (四)第四阶段:发展期
    二、国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英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二)美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三)日本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经验反思及借鉴
        (一)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二)国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经验的可借鉴性原则
        (三)国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及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实问题
        (一)法律知识掌握有限
        (二)法律意识相对薄弱
        (三)法律能力有所欠缺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突出短板
        (一)重视程度不够
        (二)教学方法单一
        (三)师资队伍薄弱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问题成因
        (一)社会环境影响
        (二)育人过程偏差
        (三)主体意识缺失
第五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践突破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施体系构建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实施体系创新的指导思想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三维”教育体系构建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三级”援助体系构建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育人环境营造
        (一)营造合力育人的舆论氛围
        (二)依托全体教师的示范引领
        (三)借力思政教育的平台优势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考核体系创新
        (一)确保考核机构的权威性
        (二)提高考核指标的科学性
        (三)推动考核平台的专业性
        (四)实现考核机制的动态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社会“新常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定位
        1.1.2 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1.1.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运动渗透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回顾
    2.1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综述
        2.1.1 心理健康素质的构念内涵
        2.1.2 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基础
        2.1.3 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因素
        2.1.4 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方法
        2.1.5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研究的启示
    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2.2.1 “青少年”的界定
        2.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现状
        2.2.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议题
        2.2.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趋势
    2.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研究回顾
        2.3.1 体育运动的长期心理效益
        2.3.2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相关理论
    2.4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2.4.1 有效界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体系
        2.4.2 科学建立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2.4.3 积极探索体育运动、运动心理效益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访谈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思路
        3.3.1 研究层面
        3.3.2 研究路线
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编制和检验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4.1.1 研究目标
        4.1.2 研究内容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构念的收集、整理和提取
        4.3.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初步确认
        4.3.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专家审查与修改
        4.3.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3.5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3.6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效度
        4.3.7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内容
    4.4 讨论
        4.4.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与结构
        4.4.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测量与使用
5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目标与内容
        5.2.1 研究目标
        5.2.2 研究内容
    5.3 研究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方法
    5.4 研究架构
        5.4.1 自变量
        5.4.2 中介变量
        5.4.3 因变量
    5.5 研究假设
    5.6 资料处理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6.2 方差齐性检验
        5.6.3 单因子方差分析
        5.6.4 信度分析
        5.6.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6.6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5.7 研究结果与分析
        5.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
        5.7.2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5.7.3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
    5.8 讨论
        5.8.1 被试特征分析
        5.8.2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分析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
    6.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6.1.1 研究目标
        6.1.2 研究内容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研究方法
    6.3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价值思考
        6.3.1 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是体育运动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内容
        6.3.2 运动技能掌握依赖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6.3.3 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某些交叉重盈之处
    6.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路径建构
        6.4.1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
        6.4.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6.4.3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6.4.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优势资源
        6.4.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目标设置
        6.4.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
        6.4.7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过程控制
        6.4.8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评估反馈
    6.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6.5.1 增强育心意识
        6.5.2 完善知识结构
        6.5.3 提高操作技能
7 综合讨论
    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价值判断
    7.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理性认识
    7.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3.1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方面
        7.3.2 在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中介模型方面
        7.3.3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
8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访谈
    附录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项目专家效度表
    附录三: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初测问卷
    附录四: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及其与体育运动之间关系的研究”问卷实施说明书
    附录五: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附录六: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
    附录七: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
    附录八: 身体自我效能问卷
    附录九: 中学生同学关系问卷
    附录十: 心境状态量表
    附录十一: 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
    附录十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
    附录十三: 身体自尊量表
    附录十四: 体育运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预测变量的相关分析(各维度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测量及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第二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概念及结构的构建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程序
第三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的编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过程
第四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特点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
第五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调查研究
    5.1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第一次调查
    5.2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第二次调查
    5.3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第三次调查
    5.4 讨论
第六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
    6.1 构建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的理念探索
    6.2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目标体系构建
    6.3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内容体系构建
    6.4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组织方法体系构建
    6.5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6.6 讨论
第七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实证研究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对象
    7.3 研究所遵循的伦理原则
    7.4 研究程序与使用的工具
    7.5 研究方法
    7.6 数据处理
    7.7 研究结果
    7.8 讨论
    7.9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八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8.1 医学院校领导重视
    8.2 医学院校导师重视
    8.3 有必要的心理专业人员
    8.4 提供必要的训练场所
    8.5 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8.6 建立必要的制度
    8.7 注重分阶段分对象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
第九章 全文总结
    9.1 研究结论
    9.2 本课题创新点与不足
    9.3 本研究下阶段的工作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我国心理素质30年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1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附件2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附件3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附件4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附件5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专家问卷(第一次)
附件6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咨询问卷
附件7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专家(研究生)问卷
附件8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专家(研究生)问卷
附件9 心理团体活动人员招募
附件10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修订版)
附件11 研究生心理压力问卷
附件12 应对方式量表
附件13 医学硕士研究生团体活动方案设计(试行)
附件14 医学硕士生团体活动访谈结构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9)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及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面向21世纪的需要。
    2. 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心理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4.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5. 高层次管理的需要。
二、关于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构想
    1. 要把心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之中。
    2. 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是搞好心理教育的关键。
    3. 遵循心理教育的原则。
    4. 选择合适的心理教育内容和途径。

(10)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相关概念
        (一) 幼儿科技活动
        (二) 幼儿心理素质
    二、本研究的意义
        (一) 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有利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 有效地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
    三、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
        (二) 国外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研究的对象、目标与内容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目标
        (三) 研究的具体内容
    二、研究方法及步骤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步骤
    三、研究原则
        (一) 主体性原则
        (二) 全面性原则
        (三) 发展性原则
        (四) 个性化原则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分析
    二、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 建议与对策
    一、在科技活动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一) 生活化原则
        (二) 自然化原则
        (三) 家园相结合原则
    二、开展科技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 要注重在操作、实验中观察与发现
        (二) 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与发现
        (三) 要注重在游戏中观察与发现
        (四) 要注重在劳动中观察与发现
    三、将情感教育融入幼儿科技活动的方法
        (一) 以疑激情,启迪求知情感
        (二) 以趣激情,诱导乐学情感
        (三) 以爱激情,讲究和谐情感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实验观察案例举例
    附录二:科技活动设计举例
    附录三:实验班幼儿的活动场景
后记

四、谈心理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岳阳城区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的现状研究[D]. 沈庆.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2]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 宋丹. 苏州大学, 2019(06)
  • [3]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中国儿童七项心理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教育建议[D]. 张玉楠.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研究[D]. 于景成.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6]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D]. 谷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7]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测量及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D]. 苏红. 第三军医大学, 2017(11)
  • [8]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 史哲.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2(03)
  • [9]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及构想[J]. 郑敏燕.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5)
  • [10]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研究[D]. 李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论心理素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