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ICC细胞在神经源性膀胱兴奋性改变中的作用探讨

膀胱ICC细胞在神经源性膀胱兴奋性改变中的作用探讨

论文摘要

背景及目的探讨膀胱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在神经源性膀胱兴奋性改变中的作用。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GB)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膀胱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是其常见原因之一。主要有两种类型:骶髓损伤(Sacral cord injury,SCI)和骶髓上损伤(Suprasacral cord injury,SSCI),骶髓损伤会导致逼尿肌无反射(Detrusor areflexia,DA),表现为排尿期膀胱不能收缩或者收缩无力;而骶髓上损伤会导致逼尿肌反射亢进(Detrusor hyperreflexia,DH),表现为储尿期出现膀胱自发或诱发的收缩。既往对神经源性膀胱发病机理的研究多进行的是神经病理学研究,传统理论认为,骶髓损伤的部位在骶髓初级排尿中枢,膀胱失去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表现为排尿期不能出现收缩;骶髓上损伤的部位为骶髓以上,骶髓初级排尿中枢保存完整,失去高位中枢的控制,膀胱出现反射亢进的表现。但这些理论对神经病变后逼尿肌水平何种病变的下游机制解释不清,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神经源性膀胱的膀胱壁也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包括肌细胞排列紊乱,分布不均匀;肌细胞间隙增宽或不均匀,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生;中间连接减少,伴有缝隙连接的出现等等,但两种不同的病变都有类似的病理改变,显然还有我们未知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了膀胱功能的继发性改变。Cajal间质细胞是胃肠道平滑肌活动的起搏细胞,参与胃肠道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BER)的产生、传递电信号以及介导肠神经和平滑肌之间的信号调节。ICC细胞保持正常的结构、功能及分布,对胃肠动力的产生和功能调控至关重要,其分布密度的异常和细胞网络完整性破坏与一些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如Hirschsprung’s病和慢性传输型便秘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用相差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电镜技术研究人或动物具有自发性活动的平滑肌标本发现,ICC细胞普遍存在于各种器官,包括泌尿道的肾盂、输尿管和膀胱,但ICC细胞在泌尿道的作用还不清楚。研究发现泌尿道存在ICC细胞,且具有自发性兴奋的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肾盂输尿管连接部ICC细胞数量减少;在先天性巨结肠-巨膀胱-小肠蠕动失迟缓症患者,膀胱ICC细胞数量也是减少的;在人膀胱出口梗阻引起的过度活动膀胱中ICC细胞数量增加;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也发现,在大鼠膀胱出口梗阻引起的逼尿肌不稳定模型中,膀胱ICC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这些都提示ICC细胞可能在膀胱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推测不同部位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出现了典型的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表现,是否与ICC细胞的变化有关?ICC细胞特异性表达c-kit受体(Kit是一种编码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原癌基因),Kit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发育和表型维持至关重要。甲磺酸伊马替尼(Glivec)是一个选择性的c-kit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样白血病和c-kit阳性的胃肠道间质肿瘤。研究发现Glivec不仅可以抑制胃肠道ICC细胞的表达,还可以抑制离体豚鼠膀胱自发性活动和逼尿肌的自发性动作电位,说明ICC细胞可能参与了膀胱的自发性活动和逼尿肌的自发性动作电位。本课题拟通过对比研究骶髓上及骶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膀胱ICC细胞数量变化、兴奋性变化及用Glivec阻断从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和在体水平阻断ICC后,观察ICC细胞兴奋性变化、肌条自发性活动的变化和膀胱功能的改变,探讨膀胱ICC细胞在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膀胱兴奋性改变中的作用。方法本课题以成年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骶髓及骶髓上损伤实验模型,围绕正常组、膀胱造瘘组、骶髓上损伤组及骶髓损伤组之间的对比进行以下研究:1、形态学研究:免疫荧光标记各组膀胱ICC细胞,观察各组膀胱ICC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ICC细胞数量变化与膀胱兴奋性改变的可能关系。2、功能学研究:急性分离各组膀胱的ICC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膀胱ICC细胞自发性钙波变化、即细胞兴奋性的变化,观察ICC细胞兴奋性变化与膀胱兴奋性改变的可能关系。3、甲磺酸伊马替尼(Glivec)阻断ICC细胞对膀胱兴奋性的影响:①细胞水平:用Glivec阻断ICC细胞的c-kit受体,观察阻断c-kit受体后膀胱ICC细胞兴奋性的变化。②组织水平:进行不同组别的膀胱肌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加入Glivec,观察肌条自发性收缩的变化。③在体水平:进行大鼠膀胱充盈性测压实验,经尾静脉注射Glivec,观察膀胱兴奋性改变。结果1、成功制作了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两种动物模型。2、形态学研究显示:骶髓上损伤大鼠膀胱ICC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和膀胱造瘘组明显增加,膀胱造瘘组和正常组大鼠膀胱ICC细胞无明显差异,骶髓损伤组膀胱ICC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和膀胱造瘘组减少。3、成功进行了大鼠膀胱ICC细胞的急性分离和鉴定。4、功能学研究显示:骶髓上损伤大鼠膀胱ICC细胞自发性兴奋性较正常组和膀胱造瘘组明显增加,膀胱造瘘组大鼠和正常组大鼠膀胱ICC细胞自发性兴奋性无明显差异,骶髓损伤组膀胱ICC细胞自发性兴奋性较正常组和膀胱造瘘组降低。5、Glivec可以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膀胱ICC细胞的自发性钙波,低浓度(1×10-6mol/L)的Glivec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膀胱ICC细胞自发性钙波有抑制作用,而5×10-5mol/L的Glivec对逼尿肌无反射大鼠膀胱ICC细胞自发性钙波有抑制作用。6、在一定的前负荷(1g)下,各组大鼠膀胱表现了不同的自发性收缩,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膀胱自发性收缩的幅度高于逼尿肌无反射大鼠膀胱。7、Glivec可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膀胱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收缩的幅度,低浓度(1×10-5mol/L)的Glivec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膀胱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收缩的幅度有抑制作用,而5×10-4mol/L的Glivec对逼尿肌无反射大鼠膀胱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有抑制作用。任何浓度的Glivec对肌条自发性收缩的频率无影响。8、10mg/kg的Glivec可以增加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膀胱容量和顺应性,对逼尿肌无反射大鼠膀胱容量和顺应性无明显影响。20mg/kg的Glivec抑制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充盈过程中的自发性收缩。结论1、不同部位脊髓损伤引起的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大鼠模型中,膀胱ICC细胞数量和兴奋性出现了不同的变化。2、Glivec阻断ICC细胞后,抑制了逼尿肌反射亢进肌条的自发性收缩,增加了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容量和膀胱顺应性,并抑制了膀胱的不自主收缩;而不能抑制逼尿肌无反射肌条的自发性收缩,膀胱容量和顺应性无明显增加。3、膀胱ICC细胞数量增多和兴奋性的增加参与了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功能改变,而ICC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兴奋性的降低可能与逼尿肌无反射有关。4、Glivec可增加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膀胱容量和顺应性,抑制膀胱不自主收缩,提示Glivec可能为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膀胱ICC细胞在神经源性膀胱兴奋性改变中的作用探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骶髓及骶髓上损伤大鼠膀胱ICC细胞数量变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骶髓及骶髓上损伤大鼠膀胱ICC细胞兴奋性变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甲磺酸伊马替尼(Glivec)阻断膀胱ICC细胞对大鼠膀胱功能的影响
  • 实验一 Glivec对骶髓及骶髓上损伤大鼠膀胱ICC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Glivec对骶髓及骶髓上损伤大鼠膀胱肌条自发性收缩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三 Glivec对骶髓及骶髓上损伤大鼠膀胱收缩功能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膀胱ICC细胞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第一作者发表的主要论文
  • 英文论著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确立机制和获取被告人手段之研究——以ICC拟逮捕苏丹现任总统巴希尔为视角[J]. 刑法论丛 2009(01)
    • [2].整周波控制(ICC)电流的间谐波分析[J]. 科技风 2010(09)
    • [3].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膀胱ICC细胞数量的变化及意义[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9(09)
    • [4].ICC在我国所作裁决的国籍定性[J]. 法制博览 2017(16)
    • [5].沉香化气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小肠ICC和肌间神经丛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20)
    • [6].PICC“一切险”条款分析研究——与ICC(A)条款比较[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01)
    • [7].补中益气汤对力竭心身应激大、小鼠胃窦ICC的影响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5(30)
    • [8].基于ICC的数字打样色偏调整方法[J]. 印刷杂志 2010(04)
    • [9].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膀胱ICC细胞兴奋性变化及意义[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02)
    • [10].香砂六君子汤对脾气虚证大鼠肠神经-ICC间信号转导通路损伤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04)
    • [11].芍药甘草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ICC及肠神经递质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1)
    • [12].针刺调节结肠慢传输便秘ICC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05)
    • [13].ICC国际仲裁院在我国作成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兼论《纽约公约》视角下的“非内国裁决”[J]. 法商研究 2010(06)
    • [14].基于ICC规范的显示设备颜色管理研究[J]. 光电子.激光 2008(03)
    • [15].成都地铁东大路站与ICC地下空间无缝衔接设计[J]. 四川建筑 2013(03)
    • [16].大数据赋能:信用证信用危机的法制应对——兼评ICC电子信用证系列规则[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7].简论ICC认证及其对国家人权机构的影响及完善[J]. 法学杂志 2010(11)
    • [18].人本主义心理学指导下的大学英语ICC文化教学[J]. 海外英语 2013(18)
    • [19].ICC和Cx43参与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制[J]. 江西中医药 2013(10)
    • [20].浅议ICC武装冲突性质的区分[J]. 大众商务 2009(12)
    • [21].菲律宾电子电器产品的PS和ICC认证[J].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6(01)
    • [22].豚鼠阴茎海绵体中ICC和NO信号通路的形态学关系[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2(04)
    • [23].胃肠ICC网络中P物质的研究进展及中药干预现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08)
    • [24].体外培养的豚鼠阴茎海绵体ICC表达nNOS的实验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23)
    • [25].从特性文件分析ICC色域映射机制[J].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2010(01)
    • [26].孕18周胎儿膀胱ICC样细胞的分布[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09)
    • [27].阳明腑实证大鼠小肠神经-ICC网络形态学损伤和下法施治研究[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3(06)
    • [28].基于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ICC及AQP3变化的温阳益气方改善便秘的作用机制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9(10)
    • [29].基于ICC色彩管理的1-bit TIFF在数码打样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 2009(12)
    • [30].大半夏汤对化疗致呕家鸽体内Cajal间质细胞(ICC)水平的影响[J]. 湖南中医杂志 2008(06)

    标签:;  ;  ;  ;  ;  ;  ;  

    膀胱ICC细胞在神经源性膀胱兴奋性改变中的作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