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证候要素研究—论毒邪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冠心病证候要素研究—论毒邪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

目的:本实验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等数理统计方法,研制设计调查问卷,对临床一线专家进行大样本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的问卷调查,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明确证候要素的判断标准,归纳出主要证素,其中证候要素毒邪在各个阶段均持续存在,贯穿冠心病病变始终,并明确毒邪在冠心病发病各阶段的作用和与不同症候的应证关系,并有其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同时为毒邪在其他疾病上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科研方法。材料与方法:本调查问卷按国家颁布的标准设计,参考中外大量相关文献,通过对全国临床专家进行咨询,以现代心理测量理论为指导并引入决策树和神经网等统计方法。建立冠心病症状指标体系,并以此构思并设计冠心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审定量表中每个条目的内容是否正确、词语的表达的是否准确,多次运用德尔菲法对条目进行调整并修改,以保证专家调查问卷条目和内容与冠心病临床症状及体征一致,最终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在其信度、效度的考评结果优后。对全国六大地区41家医院的临床一线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218份,用计算机将其结果录入并核查后,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以下简称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结果:1.冠心病主要证候要素-毒邪在四个阶段的频数结果如下:发病早期、发作期、缓解期、恢复期的频数分布依次为:39%,84%,56%,36%。在发病早期和发作期频次逐渐升高,而在缓解期和恢复期呈下降趋势,表明病情变化由盛到衰的变化过程。2.冠心病主要证候要素-毒邪与各证候应证统计结果如下:毒邪证候要素在发病早期的气阴两虚证、气滞痰阻证二证型中,在发作期的心阳不振证、寒凝心脉证、瘀血阳微证、气滞痰阻证四个证型中,在缓解期的心肺气虚证、肝脾不调证、心肾阳虚证三个证型中,在恢复期心气不足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气滞证三个证型中的频数分布均在22.41%一100.00%之间;反之,四期中各期的证候在毒邪证候要素中的频数分布均在12.15%一61.57%之间。表明在发病早期和发作期频次呈升高趋势,而在缓解期和恢复期总体下降趋势,这说明病情变化由盛至衰的变化过程。3.决策树结果说明,冠心病主要证候要素--毒邪在冠心病发病四个阶段(发病早期、发作期、缓解期、恢复期)的判定规则,通过神经网络训练显示,与预测结果总体比较一致,无论从训练集、验证集、还是评估集的正确率均达到了62%以上。结论:1.问卷设计。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相关文献,根据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对全国一些专家咨询,运用现代心理测量理论并引入结构化的决策方式,将冠心病临床症状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冠心病的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病机的演变规律制成专家问卷,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毒邪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其结果客观反映出毒邪在冠心病发病4个阶段的证候特征。把毒邪作为证候要素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为毒邪在其他方面疾病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2.问卷调研。运用德尔菲法对问卷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完善和修订,采用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在其信度和效度优良后,实施调研。这种方法易于操作,为毒邪在其他方面疾病的探索开辟一条新河。3.证候要素。频数分布的结果表明,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要素-毒邪,在发病早期所占比例少,说明在发病早期,虽有毒邪,但蕴积量少,而在缓解期和恢复期,由于经过治疗,打通排毒通道,因此毒邪减少。在发作期比例增加,说明毒邪蕴积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由量变引起致变。决策树和神经网络在对毒邪证候要素探讨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4.症状分布。把频数分布的统计方法运用到冠心病问卷调查中,绘制出冠心病发病四个阶段所有条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结合中医学病机理论,对每个变量在发病早期、发作期、缓解期、恢复期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发病早期和发作期集中大量变量,其中发作期显著增加,从缓解期到恢复期变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且程度也减轻,与冠心病病变在临床中表现基本一致。这为更好的归纳证候要素提供了数据支持,并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冠心病发病早期、发作期、缓解期、恢复期各个阶段不同的症状群和舌脉进行辨证分析,其结果客观反映出毒邪在冠心病4个阶段的症候特征。说明毒邪在冠心病发病中起着不容忽视是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正文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34)
    • [2].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5)
    • [3].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心得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98)
    • [4].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24)
    • [5].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2)
    • [6].精神分裂症患者冠心病风险的因素分析[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01)
    • [7].研究冠心病肥胖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个性化饮食的临床意义[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7)
    • [8].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远期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9)
    • [9].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身心康复的综合化护理方案及护理效果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04)
    • [10].同期手术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02)
    • [11].房颤合并冠心病,细数从诊断到治疗[J]. 江苏卫生保健 2020(03)
    • [12].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19)
    • [13].认知重构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感知控制态度及心境状态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08)
    • [14].观察无缝隙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其心绞痛控制效果、预后的影响情况[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2)
    • [15].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02)
    • [16].探讨护理干预在体外反搏治疗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22)
    • [17].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36)
    • [18].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14)
    • [19].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3)
    • [20].多元化护理在冠心病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10)
    • [21].饮食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11)
    • [2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预测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17)
    • [23].跨理论模型建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吸烟行为的影响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24)
    • [24].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9)
    • [25].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 2020(17)
    • [26].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09)
    • [27].基于综合评估的健康管理措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13)
    • [28].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14)
    • [29].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参数昼夜调节的作用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0(07)
    • [30].危险因素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护理的应用探讨[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03)

    标签:;  ;  ;  

    冠心病证候要素研究—论毒邪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