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炙对甘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

蜜炙对甘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

论文摘要

论文在对临床甘草的炮制历史沿革、现代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生、炙甘草的指纹图谱、饮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炮制过程中5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炮制前后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HPLC方法分别建立了甘草及炙甘草指纹图谱,比较了二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发现甘草蜜炙后整体谱图变化不大,但色谱峰峰面积普遍降低,数目有所减少,个别色谱峰峰面积百分比发生较大改变。对主要差异成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并鉴定了芹糖甘草苷、甘草苷、异甘草素-葡萄糖芹糖苷、异甘草苷、甘草酸等5个成分。此外,还分得甘草查耳酮A以及β-谷甾醇,为炙甘草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打下了基础。首次采用HPLC方法对市售甘草及炙甘草饮片中芹糖甘草苷、甘草苷、异甘草素-葡萄糖芹糖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等五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同时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炙甘草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生甘草。为控制甘草、炙甘草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考查炮制对甘草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了甘草中5种主要活性成分随温度、时间、加蜜量以及炮制方法的变化规律。发现炮制时间30min,温度在130℃以上时,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发生较大改变;炮制温度110℃时四种黄酮类成分在炮制60min后、甘草酸在炮制75min后含量不再产生较大变化。加蜜量的增加,使炙甘草主要成分含量降低,但对各成分之间含量相对比例影响不大。对甘草及其三种炮制品(炙甘草、蜜润甘草、清炒甘草)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发现四种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很高,只在峰面积及各峰的相对比例上略有差别;对其14个主要色谱峰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以上研究为炙甘草炮制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根据甘草炮制前后临床疗效的差别,对生、炙甘草的增强免疫、镇咳、祛痰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甘草炮制后免疫功能改善作用强于生品,而镇咳及祛痰作用有所降低,为甘草及炙甘草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甘草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概况
  • 1 甘草的临床应用
  • 2 甘草的炮制
  • 3 甘草的化学成分研究及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 4 甘草的药理作用研究及炮制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 5 结论
  • 第二章 生甘草与蜜炙甘草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比较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生、炙甘草色谱指纹图谱主要差异成分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市售甘草及炙甘草的质量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蜜炙过程中主要活性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 第一节 不同炮制温度及时间的考察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二节 不同加蜜量的考察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节 不同炮制方法的考察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蜜炙对甘草药理作用影响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免疫功能改善功效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二节 镇咳功效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节 祛痰功效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药“蜜炙透心”的传统操作与注意事项[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17)
    • [2].与《中国药典》蜜炙品名称的商榷[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12)
    • [3].百部生品、蜜炙品入药对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功效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21)
    • [4].蜜炙附子含咽法治疗咽痛的古籍整理[J]. 河南中医 2017(03)
    • [5].桔梗蜜炙前后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J]. 海峡药学 2015(08)
    • [6].桑白皮蜜炙前后水提液指纹图谱对比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06)
    • [7].中药蜜炙法的探讨[J]. 海峡药学 2014(05)
    • [8].中药蜜炙方法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02)
    • [9].桔梗蜜炙工艺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2)
    • [10].应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佛手蜜炙工艺的研究[J]. 海峡药学 2018(01)
    • [11].桑白皮蜜炙前后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纹图谱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10)
    • [12].蜜炙桑白皮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J]. 亚太传统医药 2011(06)
    • [13].浅谈中药的蜜炙[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05)
    • [14].正交设计法优选红芪最佳蜜炙烘制工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15].蜜炙对桑白皮止咳祛痰作用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5)
    • [16].浅谈中药的蜜炙工艺[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6)
    • [17].蜜炙中药用蜜量的相关因素初探[J]. 光明中医 2009(12)
    • [18].四种蜜炙中药的药物经济学应用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08)
    • [19].桑白皮的鉴别及蜜炙炮制对其主要成分桑根酮C含量的影响[J]. 四川蚕业 2009(02)
    • [20].正交试验法优选桑白皮蜜炙工艺[J]. 中草药 2013(03)
    • [21].五种蜜炙中药的药物经济学应用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8(02)
    • [22].正交试验法优选甘草最佳蜜炙工艺[J]. 中成药 2010(03)
    • [23].项目教学法在“蜜炙”教学中的应用[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7(01)
    • [24].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黄芪最佳蜜炙工艺[J]. 中成药 2013(07)
    • [25].蜜炙对黄芪分级醇沉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军事医学 2019(08)
    • [26].蜜炙枇杷叶中1个新酚苷类化合物[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13)
    • [27].蜂蜜在中药炮制蜜炙法中的应用[J]. 蜜蜂杂志 2018(01)
    • [28].正交试验优化杠板归的蜜炙工艺[J]. 中国药房 2016(25)
    • [29].蜜炙中药炮制新法探讨[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10)
    • [30].HS-SPME-GC-MS分析百部及其蜜炙品挥发性成分[J]. 中国药师 2019(01)

    标签:;  ;  ;  ;  ;  

    蜜炙对甘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