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与口服降脂中药相比较,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脂、体重、体围、体重指数、体脂率等肥胖相关指标的影响,以科学量化的评价穴位埋线减肥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借此促进穴位埋线疗法在临床中普遍推广。方法:根据全国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对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对照实验,随机化的方法,SPSS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方案隐藏:采用完全的分配方案隐藏方法,即按顺序编码,装入不透光的信封密封。将病人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口服中药治疗组。其中穴位埋线组30例,口服中药组30例。各组实验过程中均按随机、对照方式进行。穴位埋线组每10日埋线一次,每次取一侧肢体“足三里”和“内庭”穴,用21号埋线针分别刺入0.5cm、1.5cm深度,“足三里”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内庭”穴用捻转泻法,每10日交替于对侧肢体取相同穴位埋线。中药组给与自制减肥经验方中药散,胶囊制剂口服,嘱患者三餐均衡营养控制热量摄入,每日运动30分钟,每周三次。二组进行实验持续60天,定期测量体重、体围、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以体脂计测定体脂,皮尺测定皮脂厚度(右侧肱三头肌、右侧肩胛角下、右脐旁),腰围和臀围,按照Paulines等报道方法计算体脂百分率(F%),体重指数(BMI)。皮尺量度时令患者站立,视前方,腹部不凸出,不凹进,腰围以肚脐为水平线,臀围以臀部最高点作为水平线。测定要求定时(每日餐前固定时刻)、定秤(使用同一台体脂计、体重秤),固定条件(每次脱鞋着装),每次检测均由固定测量人员执行。实验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以上指标变化。参照全国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之《单纯性肥胖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疗效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表1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疾病分期等基线情况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各组治疗后均有明显的减重、减脂的疗效。BMI、脂肪百分率F%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有显着性差异(P<0.01,0.05)。其中,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74%,口服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4%,穴位埋线组较口服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减脂和减重有效人数分布显示:减脂人数口服中药组显效3例。穴位埋线组有效5例,减脂有效例数中穴位埋线组有效人数比例较多,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减重人数分布所见:减重人数口服中药组显效7例,穴位埋线组有效2例,减脂有效例数中穴位埋线组有效人数比例较多,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患者体重和体重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口服中药组患者较穴位埋线组治疗后体重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但体重指数显示口服中药组较穴位埋线组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体脂百分率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穴位埋线组治疗后体脂百分率较口服中药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腰围、臀围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口服中药组腰围、臀围降低不明显,穴位埋线组较口服中药组有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与口服中药配合饮食控制均有减重、减少脂肪的良好效果。其中穴位埋线疗法减脂效果较明显,口服中药减重效果较明显,穴位埋线具有塑身缩小腰围、臀围的趋势,而整体评价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优于口服中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古代文献对肥胖症的记载
  • 1.1 中医古籍关于肥胖概念
  • 1.2 中医对肥胖症病因的认识
  • 1.2.1 饮食、年龄因素
  • 1.2.2 禀赋体质因素与地域因素
  • 1.2.3 劳逸失常
  • 1.2.4 情志因素
  • 1.3 中医对肥胖症病机的认识
  • 1.3.1 脏腑功能失调
  • 1.3.2 痰湿积聚
  • 1.3.3 气虚
  • 1.3.4 蕴热和气滞
  • 1.3.5 病理转变
  • 1.4 肥胖病的辨证分型
  • 1.4.1 脾虚湿阻型
  • 1.4.2 胃肠实热型
  • 1.4.3 肝郁气滞型
  • 1.4.4 脾肾两虚型
  • 1.5 中医对肥胖症的治疗方法
  • 1.5.1 中药治疗
  • 1.5.2 针刺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肥胖的认识
  • 2.1 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 2.1.1 据体重指数(BMI)诊断
  • 2.1.2 WHO的诊断标准
  • 2.1.3 中国肥胖工作组的诊断建议
  • 2.1.4 腰围
  • 2.1.5 腰/臀围比(WHR)
  • 2.2 肥胖症的发生机制
  • 2.2.1 精神心理因素
  • 2.2.2 饮食、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
  • 2.2.3 遗传因素
  • 2.2.4 神经精神因素
  • 2.2.5 胰岛素抵抗
  • 2.2.6 褐色脂肪(BAT)组织异常
  • 2.2.7 病毒感染相关
  • 2.2.8 其他
  • 3. 肥胖的危害及并发症
  • 3.1 高血压
  • 3.2 糖尿病
  • 3.3 癌症
  • 3.4 高脂血症
  • 3.5 其他
  • 3.5.1 对肺功能有不良影响
  • 3.5.2 易引起肝胆病变
  • 3.5.3 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易感染
  • 3.5.4 可引起关节病变
  • 3.5.5 并发疝气
  • 3.5.6 抑郁焦虑症
  • 4 现代医学治疗
  • 4.1 目前常用的三大类减肥西药
  • 4.1.1 中枢性食物抑制药
  • 4.1.2 促代谢药
  • 4.1.3 胃肠功能作用剂
  • 4.2 手术治疗
  • 4.3 对肥胖的干预方法
  • 5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5.1 穴位埋线疗法的渊源
  • 5.1.2 雏形期
  • 5.1.3 萌芽期
  • 5.1.4 发展期
  • 5.1.5 成熟期
  • 5.2 穴位埋线的治疗机理探讨
  • 5.2.1 实验研究方面
  • 5.2.2 中医治疗机理探讨
  • 5.2.3 现代医学的认识
  • 5.3 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范围
  • 5.4 注射针穴位埋线疗法简介
  • 5.4.1 器材
  • 5.4.2 准备工作
  • 5.4.3 操作
  • 5.4.4 注意事项
  • 5.5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常用穴位
  • 5.5.1 抑制旺盛食欲
  • 5.5.2 增加脂肪分解
  • 5.5.3 消除郁胀水肿
  • 5.5.4 化瘀去痰降脂
  • 5.5.5 增加排泄
  • 5.5.6 针灸局部减肥的取穴和配穴
  • 6 针灸治疗肥胖症的机理研究进展
  • 6.1 针灸对中枢神经作用的机制
  • 6.2 针灸对植物神经作用的机制
  • 6.3 针灸调节内分泌的机制
  • 6.4 针灸调节物质代谢机理
  • 6.5 针灸对体内活性物质的作用
  • 6.6 针灸对肾与消化功能的作用
  • 6.7 基于受体学说的针灸减肥机制
  • 7 评述和展望
  • 7.1 针灸减肥的副反应
  • 7.2 减肥是一个系统工程
  • 7.3 注重整体调节
  • 7.4 坚持足够的疗程
  • 7.5 疗效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 7.6 针灸减肥已被世界公认,但在疗效评定上缺乏统一的疗效标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肥胖度
  • 1.2.2 体重指数(BMI)
  • 1.2.3 脂肪百分率(F%)测定
  • 1.2.4 病史
  • 1.3 纳入及排除病例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病例标准
  • 1.4 随机分组方法
  • 1.5 患者一般资料
  • 1.5.1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情况
  • 1.5.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
  • 1.5.3 两组患者病程情况
  • 2 临床方法
  • 2.1 工作流程
  • 2.2 治疗方法
  • 2.3 操作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2.5 研究要求
  • 2.6 观察指标
  • 2.7 疗效判定标准
  • 3 实验结果
  • 3.1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 3.2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率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体围比较
  • 讨论
  • 1 关于减脂和减重的探讨
  • 2 穴位埋线的治疗原理
  • 3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机理
  • 4 足三里和内庭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的探讨
  • 5 心理因素及饮食运动在针灸减肥中作用的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结肠炎19例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 2019(12)
    • [2].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34)
    • [3].穴位埋线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 黑龙江医学 2019(11)
    • [4].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心理月刊 2019(24)
    • [5].子午流注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48例[J]. 中医外治杂志 2019(06)
    • [6].针刀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5)
    • [7].穴位埋线治疗月经不调应用近况[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02)
    • [8].穴位埋线治疗中风概况[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07)
    • [9].莫沙必利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50例疗效观察[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01)
    • [10].熏脐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20(03)
    • [11].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型)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0)
    • [12].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04)
    • [13].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近况[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06)
    • [14].穴位埋线治疗失眠选穴规律分析[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2)
    • [15].穴位埋线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06)
    • [16].易筋经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7)
    • [17].周围性面瘫穴位埋线治疗文献分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05)
    • [18].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选穴规律[J]. 世界中医药 2020(17)
    • [19].探讨中医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60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96)
    • [20].穴位埋线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脂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09)
    • [21].菠萝蛋白酶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痤疮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11)
    • [22].耳穴贴压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30)
    • [23].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9(21)
    • [24].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 2019(09)
    • [25].穴位埋线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随机对照研究[J]. 四川精神卫生 2018(03)
    • [26].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优势探讨[J]. 医学争鸣 2018(03)
    • [27].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4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S2)
    • [28].穴位埋线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01)
    • [29].桃红四物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03)
    • [30].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配穴方案的应用现状[J]. 大众科技 2016(08)

    标签:;  ;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