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深度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研究

麻醉深度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本课题以择期全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麻醉深度指数(CS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临床麻醉深度的监测并进行比较,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CSI监测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镇静深度的可行性目的:比较麻醉深度指数(CS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4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20~30kg/m2,随机分为R0、R2、R4、R6组,每组11例。R0组麻醉诱导时靶控输注(TCI)生理盐水,R2、R4、R6组分别以效应室靶浓度2、4、6ng/ml TCI瑞芬太尼,10min后TCI丙泊酚,初始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均为1.5μg/ml,每4min增加0.5μg/ml。每20s行警觉/镇静评分(OAA/S),OAA/S评分为1分时给予强直刺激,刺激电流为50mA,频率为100Hz,持续时间2s;直到患者对刺激出现有意识的反应消失为止。试验过程中所有患者保持自主呼吸,必要时给予手控辅助呼吸。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按产品说明书安放CSI和BIS监测电极。采用CSM监测仪和S/5TM麻醉监护仪分别监测CSI和BIS,同时分别应用软件Danmeter A/S CSM Capture v 2.02和Datex-Ohmeda S/5Collect实时记录CSI和BIS数据;CSI和BIS数据记录时间间隔均为1s,试验结束后所记录的数据保存至硬盘供后期分析。记录TCI系统预测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Ce)值每变化0.1μg/ml的数值和时间。记录睫毛反射消失和强直刺激反应消失时的BIS、CSI及Ce。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不同OAA/S评分下的同一监测指标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方差分析;CSI、BIS与OAA/S评分间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CSI与BIS、Ce间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CSI、BIS预测不同OAA/S评分的预测概率(Pk),采用Smith等的方法计算Pk值。采用概率分析(Probit分析)计算各组睫毛反射消失和强直刺激反应消失时的BIS50、CSI50及Ce50。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四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静息状态下BIS基础值为95.72±2.30,而CSI基础值为91.64±4.20,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SI变异系数大于BIS的变异系数,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BIS值和CSI值随着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增加均逐渐降低,随着镇静深度的加深(OAA/S 5至0),BIS值和CSI值均逐渐降低。四组患者组内的BIS值和CSI值与前一级OAA/S评分时的BIS值和CSI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一OAA/S评分时,各组的BIS值和CSI值均为R6>R4>R2>R0(P均<0.05);各组CSI、BIS与OAA/S评分均相关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8,且各相关系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BIS在区分不同OAA/S评分时的Pk值亦均大于0.85,各Pk值与Pk值为0.5时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CSI与BIS均呈正相关,与Ce均呈副相关(P均<0.01)。R2、R4、R6组睫毛反射消失及强直刺激反应消失时CSI、BIS、Ce与R0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睫毛反射消失和强直刺激反应消失时的CSI50、BIS50均为R6>R4>R2>R0,而Ce50均为R6<R4<R2<R0。而相同组内睫毛反射消失和强直刺激反应消失时均为CSI50<BIS50。结论:CSI能够较好地反映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镇静深度的变化。第二部分:CSI预测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苏醒期意识恢复的可行性目的:观察麻醉深度指数(CSI)对于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患者意识恢复的预测效能。方法: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2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20~30kg/m2。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全麻诱导时TCI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分别为4ng/ml和2.5μg/ml,意识消失后给予0.6mg/kg的罗库溴铵,待充分肌松后经口气管插管,接麻醉机并行机械通气。TCI瑞芬太尼采用Minto药代动力学参数;TCI丙泊酚采用March药代动力学参数。术中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8ng/ml)和丙泊酚(血浆靶浓度2~4μg/ml)维持麻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停止TCI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通过DPS工作站读取苏醒期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按产品说明书安放CSI和BIS监测电极。采用CSM监测仪和S/5TM麻醉监护仪分别监测CSI和BIS,同时分别应用软件Danmeter A/S CSM Capture v 2.02和Datex-Ohmeda S/5 Collect实时记录CSI和BIS数据;CSI和BIS数据记录时间间隔均为1s,试验结束后所记录的数据保存至硬盘供后期分析。在患者对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和定向力恢复(能正确回答简单问题,如姓名、年龄、日期、生日等)时记录CSI、BIS、Ce、MAP、HR等。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个数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非参数方差分析。CSI、BIS、Ce、MAP、HR与苏醒期意识改变的相关性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CSI与BIS、Ce间进行线性回归分析。CSI、BIS、Ce、MAP、HR预测苏醒期意识变化的效能采用预测概率(Pk),按Smith等的方法计算Pk值。结果:苏醒期患者对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和恢复定向力三个阶段的CSI、BIS、Ce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I、BIS、Ce与患者苏醒期意识水平的变化显著相关(P均<0.01)。CSI与BIS呈正相关,与Ce呈副相关(P均<0.01),CSI与BIS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CSI与BIS的回归方程为CSI=0.97BIS+5.6,拟合优度检验中决定系数R2为0.8(P<0.01)。CSI与Ce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CSI与Ce的回归方程为CSI=94-15Ce,拟合优度检验中决定系数R2为0.82(P<0.01)。CSI、BIS预测患者无反应-呼之睁眼的Pk值分别为0.83±0.09、0.85±0.04,预测患者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的Pk值分别为0.91±0.02、0.93±0.06,均明显高于0.5(P均<0.01);且各Pk值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MAP、HR预测患者无反应-呼之睁眼和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的Pk值与0.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I能及时有效地反映TCI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水平的变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CSI监测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镇静深度的可行性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CSI预测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苏醒期意识恢复的可行性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综述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编书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麻醉深度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