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负运价现象研究

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负运价现象研究

论文摘要

最近几年,上海—日本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海运价格出现零运费甚至负运费的现象,业内人士介绍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由于运力极度扩张导致过度竞争而造成的,上海至日本航线表面上的热闹繁荣下,是国家的钱流水一般淌走,业内人士都强烈呼吁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整治这样的不良竞争,以保护我国自己的海运行业。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负运价现象进行了研究。本文阐述了中日两国贸易的概况,日益增长的双边贸易为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的政治经济等问题、贸易本身存在的季节波动性和货物流向的不平衡特点,形成了中日两国之间贸易稳步增长又具有波动性的现状。本文还从上海港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入手,实证分析了由于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导致中日航线集装箱市场存在波动性的特点,并结合CCFI指数的统计结果和运价结构分析,在海运费和日本附加费组成的运价结构中,由于日本目的港附加费过高,从而导致在过度竞争时中国国内的海运费出现了零运费和负运费的现象。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日航线集装箱市场负运价出现的原因。一是从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运价的理论入手,分析运力和运量的对比关系,运量对于运价是有刚性的,并不随运价的下调而有大幅的增长,由于存在市场退出壁垒大的特点,导致供过于求时运力调整不大,通过供求关系变化来调节运价的作用不明显,从而易使运价陷入低迷。二是从定价策略入手展开分析,当舱位实载率下降严重,各家公司就会采取掠夺性定价的策略试图将其他竞争者挤出市场,并结合中日航线的单箱收入和单箱成本的构成分析,以及上海港九州航线的实证分析,得出在单箱收入和单箱成本达到平衡时国内海运费价格区间就会被定在零运价以下的结论。三是通过对班轮公司之间的博弈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当竞争者参与连续多次“囚徒困境”的决策过程时,由于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诚信的缺乏会出现竞争者的不合作态度,相互降价导致负运价的出现。四是对战略联盟的协调机制展开分析,结合班轮公会到班轮运输联盟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所起作用的变化,分析出由于我国中日航线行业协会协调机制不强,从而导致竞争者各自为战,过度的竞争引发了运价的混乱。五是对政府监控市场的行为进行分析,西方政府采取了反垄断法豁免、协议备案等手段对市场进行了有力的监管,而我国政府管理部门,过分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监管不到位,从而产生了恶性竞争的局面。最后本文结合以上分析,从完善执行运价报备制度、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功能、规范市场秩序三个方面提出了平稳运价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维护我国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 中日航线贸易及集装箱运输市场概况
  • 1.1 中日两国贸易概况
  • 1.2 中日两国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 1.3 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现状及特点
  • 2. 中日航线竞争状况和运价特点
  • 2.1 中日航线集装箱市场竞争状况
  • 2.1.1 中日航线上海港运量和运力对比分析
  • 2.1.2 中日航线集装箱市场运量的波动性
  • 2.2 中日航线集装箱市场运价特点
  • 2.2.1 中日航线集装箱市场运价结构
  • 2.2.2 中日航线集装箱市场运价特点
  • 3. 中日航线负运价现象形成原因分析
  • 3.1 中日航线运力和运量供求关系分析
  • 3.1.1 中日航线运力和运量的供求关系对运价的影响机制
  • 3.1.2 中日航线集装箱市场运力过剩
  • 3.2 中日航线的成本定价策略分析
  • 3.2.1 市场竞争者的掠夺性定价策略
  • 3.2.2 单箱收入和成本计算
  • 3.2.3 成本定价的实证分析
  • 3.3 班轮公司间的决策行为分析
  • 3.3.1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
  • 3.3.2 中日航线班轮公司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
  • 3.4 中日航线战略联盟协调行为分析
  • 3.4.1 班轮公司战略联盟协调运价机制
  • 3.4.2 中日航线的战略联盟现状
  • 3.5 政府行为分析
  • 3.5.1 西方政府对运价的主要监管手段
  • 3.5.2 我国政府的运价监管政策
  • 4. 稳定运价的对策和建议
  • 4.1 完善执行运价报备制度
  • 4.1.1 运价报备制度的内容
  • 4.1.2 运价报备办法的需要改进之处
  • 4.2 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功能
  • 4.3 规范市场秩序
  • 4.3.1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 4.3.2 加大处罚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价格导向的民航运价搜索方案设计[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20(03)
    • [2].我国集装箱班轮运价备案制度研究: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3].沿海煤炭运价排行远期运价 2014年11月[J]. 综合运输 2014(12)
    • [4].运价衍生品为航运企业避险[J]. 中国外汇 2015(03)
    • [5].浅谈两种运价管理方法的优劣[J].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15(08)
    • [6].监管机构发文密切关注运价暴涨[J]. 中国航务周刊 2020(37)
    • [7].港口拥堵推高集运运价——德路里运价及数据分析(2020.11)[J]. 中国航务周刊 2020(48)
    • [8].国际油轮运输市场:疫情打压淡季运价,冻产延续几成定局[J]. 中国远洋海运 2020(02)
    • [9].基于量化分析的民航国内运价机制精准改革研究——兼析美国民航运价改革经验教训[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05)
    • [10].中国民航运价市场化改革的绩效分析[J]. 价格月刊 2019(11)
    • [11].12月国内沿海航运:运价上涨与盈利困难并存[J]. 珠江水运 2015(24)
    • [12].2月国内沿海航运:运价趋稳[J]. 珠江水运 2016(04)
    • [13].面向市场化的民航国内运价改革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04)
    • [14].亚欧线集运运价今年已下降80%[J]. 天津航海 2016(02)
    • [15].“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出租车运价体系改革路径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07)
    • [16].11月国内沿海航运市场:煤炭运价小幅调整 粮食运输需求旺盛[J]. 珠江水运 2014(22)
    • [17].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排行远期运价 2014年9月[J]. 综合运输 2014(10)
    • [18].数条航线“红海”操戈 班轮船东力遏负运价[J]. 航海 2012(05)
    • [19].运价上涨可持续性难以预料[J]. 珠江水运 2011(23)
    • [20].运价备案制度 保障航运企业权益[J]. 世界海运 2010(01)
    • [21].国际油轮运输市场:运价反弹乏力[J]. 中国远洋海运 2020(10)
    • [22].沿海煤炭运价持续下跌 创近三年新低[J]. 西部资源 2014(03)
    • [23].我国民航运价改革实施效果与绩效分析[J]. 价格月刊 2013(01)
    • [24].城市出租车运价管制与改革路径选择[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05)
    • [25].沿海各货种运价连续上涨[J]. 珠江水运 2013(18)
    • [26].老旧船报废是运价市场恢复的重要环节[J]. 中国远洋航务 2009(03)
    • [27].中日集装箱运输市场负运价探讨[J]. 中国水运 2008(07)
    • [28].国际油轮运输市场:运价宽幅震荡 产油国减产或延期[J]. 中国远洋海运 2019(12)
    • [29].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背景下铁矿石运价的影响因素分析[J].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3)
    • [30].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的铁路大宗货运运价风险评估研究[J]. 铁道货运 2020(06)

    标签:;  ;  ;  

    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负运价现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