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x)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融合技术体系的研究

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x)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融合技术体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刺葡萄Vitis davidii(Roman.)Fo(?)x.为葡萄科葡萄属东亚种群的一种种质资源,分布于陕西、甘肃南部、云贵高原和长江流域,常生长在1500m以下的谷地、沟边或林缘。植株强健,枝粗叶大,枝上密布直立或稍弯皮刺;穗长(20cm以上),果大(15mm以上),晚熟,果皮较厚,风味稍淡,产量高,病虫害少,对白腐病、炭疽病和黑痘病抗性较强,但对霜霉病抗性较差。有少量鲜食栽培,江西省从刺葡萄中选育出了“塘尾”、湖南农业大学选育出“紫秋”等优良栽培品种。刺葡萄极耐阴湿,扦插不易成活,多以华东葡萄为砧木嫁接繁殖,是抗湿热和抗病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本文以刺葡萄为试材,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离体培养、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进行了研究;以刺葡萄和玫瑰香为试材,对葡萄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体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旨在运用生物技术为刺葡萄的快速繁殖、抗性育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技术。研究结果如下: 1.刺葡萄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离体培养研究 本研究以刺葡萄的叶片、卷须、茎段、幼果、果柄为试材,以1/2MS和B5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浓度的生长TI调节剂配比,探讨了刺葡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继代培养情况;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材料,在B5培养基上附加不同的生长TI调节剂种类及浓度配比,探讨了刺葡萄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结果表明:1/2MS和B5都是适合刺葡萄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诱导材料以茎段对剖的诱导率最高,以B5+2,4-D3mg·L-1+6-BA0.01mg·L-1的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且愈伤组织的质量高;继代培养以B5+2,4-D0.5mg·L-1+6-BA0.2mg·L-1为培养基,4周继代一次,愈伤组织的密度适中,生长速度较快,褐变率低,仅为15%。刺葡萄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很低,仅在B5+ZT 0.5mg·L-1+NAA0.1mg·L-1和B5+6-BA1.0mg·L-1+NAA0.02mg·L-1两种培养基上培养有少量胚状体产生,胚状体分化成苗的能力弱,分化率最高为13.3%,增殖培养以B5+6-BA1.0mg·L-1+NAA0.05mg·L-1培养基为佳,4周可增殖6.4倍;生根培养以B5+IBA1.0mg·L-1+NAA0.01mg·L-1培养基为好,4周平均生2.1条,根粗达2.4mm。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立题依据
  • 2 我国野生葡萄资源研究进展
  • 2.1 抗病性研究
  • 2.2 抗寒性研究
  • 2.3 抗虫性研究
  • 2.4 抗湿热性研究
  • 2.5 我国野生葡萄种质资源的利用状况
  • 3 果树原生质体技术研究进展
  • 3.1 果树原生质体技术研究概况
  • 3.2 果树原生质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 3.2.1 果树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
  • 3.2.2 果树原生质体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 3.2.3 果树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 3.2.4 果树原生质体超低温保存
  • 3.2.5 果树原生质体遗传转化
  • 3.2.6 果树原生质体的诱变
  • 3.3 果树原生质体技术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状况
  • 3.3.1 直接筛选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 3.3.2 砧木品种改良
  • 3.3.3 三倍体育种
  • 3.3.4 超低温保存与遗传转化在育种中的应用
  • 3.4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4 葡萄原生质体技术研究进展
  • 4.1 基因型的选择
  • 4.2 原生质体分离材料的选择
  • 4.3 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的探索
  • 5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刺葡萄离体培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2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3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影响
  • 2.4 刺葡萄愈伤组织的分化
  • 2.4.1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2.4.2 不同的继代培养次数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2.5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刺葡萄芽增殖的影响
  • 2.6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刺葡萄芽生根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刺葡萄葡萄愈伤组织的诱导的材料
  • 3.2 生长调节物质对刺葡萄葡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3 刺葡萄愈伤组织的分化
  • 3.4 刺葡萄芽的增殖
  • 3.5 刺葡萄芽的生根
  • 第三章 刺葡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 1.2.2 胚性愈伤组织的鉴定
  • 1.2.3 悬浮体系的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材料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2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的蔗糖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
  • 2.4 胚性愈伤组织的鉴定
  • 2.4.1 细胞学鉴定
  • 2.4.2 形态学鉴定
  • 2.5 胚性悬浮体系的建立
  • 2.5.1 不同的继代培养次数对胚性悬浮系培养的影响
  • 2.5.2 不同的培养物与培养基比例对胚性悬浮系的影响
  • 2.5.3 悬浮细胞的生长曲线
  • 3 讨论
  • 3.1 诱导材料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2 生长调节物质和蔗糖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3 继代培养次数和培养密度对细胞悬浮培养的影响
  • 第四章 刺葡萄原生质体的分离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材料的处理
  • 1.2.2 酶液组合
  • 1.2.3 酶解条件
  • 1.2.4 原生质体的收集、纯化
  • 1.2.5 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的材料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 2.2 叶片叶龄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 2.3 不同的酶液组合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 2.4 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 2.5 不同的继代培养次数对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 2.6 不同的酶解时间对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 2.7 不同的酶液渗透压对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 2.8 不同的渗透压稳定剂对刺葡萄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材料对葡萄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 3.2 试验条件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 第五章 刺葡萄原生质培养及植株再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原生质体的酶解
  • 1.2.2 原生质体的培养基
  • 1.2.3 原生质体的培养方式
  • 1.2.4 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的分化及再生植株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养基种类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 2.2 不同碳源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 2.3 不同原生体密度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 2.4 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原生质体培养效果的影响
  • 2.5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 2.6 愈伤组织的分化和植株再生
  • 3 讨论
  • 3.1 原生质体培养基
  • 3.2 培养方式
  • 3.3 培养密度
  • 3.4 愈伤组织分化及植株再生
  • 第六章 葡萄原生质体电融合适宜条件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刺葡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悬浮系的建立
  • 1.2 刺葡萄原生质体的分离
  • 1.3 玫瑰香葡萄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
  • 1.4 原生质体的电融合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交流电场对原生质体排列的影响
  • 2.1.1 交流电场频率对葡萄原生质体成串状况的影响
  • 2.1.2 交流电场强度对葡萄原生质体成串状况的影响
  • 2.2 直流电场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2.1 直流脉冲场强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2.2 直流脉冲幅宽(PW)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2.3 直流脉冲次数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3 电融合液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3.1 甘露醇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2.3.2 CaCl2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七章 融合体细胞的培养及检测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培养材料
  • 1.1.2 检测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融合体细胞的培养和再生
  • 1.2.2 再生苗的检测
  • 1.2.2.1 形态学检测
  • 1.2.2.2 细胞学检测
  • 1.2.2.3 分子生物学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融合体细胞的培养和再生
  • 2.2 再生苗的形态检测
  • 2.3 再生苗染色体检测
  • 2.4 再生植株RAPD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论
  • 缩略词表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原生质体培养及其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16(15)
    • [2].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 河南农业 2008(14)
    • [3].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1)
    • [4].我国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3)
    • [5].苹果原生质体培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3)
    • [6].木薯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因子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1)
    • [7].橡胶树热研8-79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J]. 南方农业学报 2013(12)
    • [8].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5)
    • [9].枸杞、番茄体细胞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3)
    • [10].香蕉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0)
    • [11].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01)
    • [12].木薯脆性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9)
    • [13].秦艽的原生质体培养[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7)
    • [14].原生质体培养及其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04)
    • [15].芸薹属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2)
    • [16].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培养技术及其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07)
    • [17].生物技术在茄子育种中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 2011(07)
    • [18].软化菊苣高效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10)
    • [19].辣椒离体再生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08)
    • [20].浅谈生物技术在果树种植上的应用[J]. 福建农业 2015(04)
    • [21].蔷薇科核果类果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 2011(01)
    • [22].杨树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融合研究进展[J]. 林业实用技术 2010(07)
    • [23].烟草花叶病毒影响烟草细胞活力的初步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03)
    • [24].东方百合‘Sorbonne’原生质体培养初步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 2013(05)
    • [25].油梨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热带作物学报 2016(08)
    • [26].生物技术在甜瓜育种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6)
    • [27].以科技创新支撑行业发展[J]. 中国烟草学报 2012(02)
    • [28].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中国蔬菜 2010(10)
    • [29].蔬菜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北方园艺 2015(04)
    • [30].紫外线灭活的原生质体作为饲养层培养柑橘原生质体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06)

    标签:;  ;  ;  ;  ;  ;  ;  

    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x)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融合技术体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