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BA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设计

基于以太网的BA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设计

论文摘要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成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我国PLC 的市场很大,但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PLC 系统的国内厂家很少,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北京楼宇控制中心的“基于以太网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项目,开发出一套以太网可编程序控制器,以实现智能楼宇各个控制点的有效集成。论文首先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采用RCM3000 核心模块,设计了PLC 的硬件平台,在此基础上利用C 语言开发出了一套OMRON 系列PLC 指令的解释子程序,使用户只需要按照现有的PLC 编程方式就可以实现PLC的输入输出功能。其次,对以太网技术应用于现场总线领域的实时性、确定性以及总线供电、互操作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技术改进方案和途径。最后,创建了实时数据库、WEB 服务等功能模块并通过以太网为媒介,利用XML 语言来把解释程序、实时数据库和WEB 服务集成到底层可编程序控制器中,实现了一些上位机的功能。并通过实验,成功的对PLC 梯形图指令程序和现场采集信号进行了解释执行,并以XML 文档的形式向实时数据库和上位机输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 1.2 PLC 的主要功能特点
  • 1.3 课题的提出
  • 1.3.1 国内外PLC 市场分析
  • 1.3.2 PLC 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3.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基于以太网的 PLC 硬件设计
  • 2.1 硬件开发平台
  • 2.1.1 RCM3000 的性能
  • 2.1.2 Rabbit3000 微处理器
  • 2.2 RCM3000 驱动底板设计
  • 2.2.1 输入电路设计
  • 2.2.2 输出电路设计
  • 第3章 基于以太网的 PLC 软件结构
  • 3.1 概述
  • 3.2 系统各部分功能
  • 3.2.1 解释程序
  • 3.2.2 用户通讯
  • 3.2.3 数据库服务
  • 3.2.4 WEB 服务
  • 3.3 与传统PLC 结构的比较
  • 第4章 用户程序解释原理及实现
  • 4.1 解释原理
  • 4.2 系统初始化
  • 4.2.1 创建输入输出映像区(IN/OUT)并将其清零
  • 4.2.2 创建操作堆栈(STACK)并将其清零
  • 4.2.3 创建位存储区(PUB)并将其清零
  • 4.2.4 创建定时器和计数器(TIM/CNT)并将其清零
  • 4.2.5 创建上次数据映像区备份区(LAST)并将其清零
  • 4.2.6 创建用户程序存储区(USERPROGRAM)并将其清零
  • 4.3 读取用户程序设计
  • 4.3.1 传统PLC 的方式
  • 4.3.2 读取用户程序设计
  • 4.4 读取输入状态设计
  • 4.4.1 直流开关量输入
  • 4.4.2 现场信号的存储设计
  • 4.5 循环扫描用户程序设计
  • 4.6 基本逻辑指令解释算法设计
  • 4.6.1 LD 和LDNOT 指令
  • 4.6.2 AND 和ANDNOT 指令
  • 4.6.3 OR 和ORNOT 指令
  • 4.6.4 ANDLD 指令
  • 4.6.5 ORLD 指令
  • 4.6.6 OUT 指令
  • 4.6.7 END 指令
  • 4.7 其它指令解释算法设计
  • 4.7.1 定时器(TIM)指令
  • 4.7.2 计数器(CNT)指令
  • 4.7.3 前沿微分(DIFU)和后沿微分(DIFD)指令
  • 第5章 以太网通讯技术
  • 5.1 以太网发展和应用现状
  • 5.1.1 以太网发展史
  • 5.1.2 以太网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
  • 5.2 以太网的技术优势
  • 5.2.1 开放性好
  • 5.2.2 数据传输率高
  • 5.2.3 软硬件资源丰富
  • 5.2.4 易于集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
  • 5.3 以太网应用于工业现场问题分析
  • 5.3.1 工业以太网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 5.3.2 改进以太网实时性的主要措施
  • 5.4 结论
  • 第6章 HTTP 服务和数据库服务
  • 6.1 HTTP 服务
  • 6.2 数据库部分
  • 6.2.1 实时数据库
  • 6.2.2 历史数据库
  • 6.3 结论与展望
  • 6.3.1 工作总结
  • 6.3.2 后续设想
  • 参考文献
  • 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析BA系统在集中空调设备节能控制中的应用[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4)
    • [2].外源6-BA对'美乐'葡萄花色苷合成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20(05)
    • [3].6-BA对不同品种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06)
    • [4].数据中心高可靠性BA控制系统优化研究与应用[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11)
    • [5].BA原油沥青质性质及沉积抑制剂作用机理[J]. 化工进展 2019(S1)
    • [6].不同浓度6-BA对霍山石斛耐热性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1)
    • [7].建筑智能化系统中BA的配线设计分析[J]. 科技展望 2014(22)
    • [8].外源激素6-BA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15(10)
    • [9].利用6-BA诱导三倍体西瓜愈伤组织的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 2013(22)
    • [10].6-BA引发对赖草种子萌发、贮藏物质和内源激素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0(03)
    • [11].外源6-BA对油橄榄生殖生长期光合特性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 2020(02)
    • [12].白玉龙火龙果丛芽诱导培养基中6-BA适宜浓度的筛选[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5)
    • [13].Ba_(1-x)Mg_xAl_2Si_2O_8晶体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的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17(01)
    • [14].6-BA处理对烤烟耐旱性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17(02)
    • [15].基于BA模型的协同通信系统特性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16].利用6-BA提高有丝分裂实验的成功率[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0(03)
    • [17].硝酸钾和6-BA对假俭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4)
    • [18].Ba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2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3(04)
    • [19].6-BA和2,4-D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2(03)
    • [20].6-BA对中国石竹雄性不育植株离体保存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2)
    • [21].6-BA处理对绿芦笋低温贮藏效果的研究[J]. 保鲜与加工 2011(06)
    • [22].6-BA浸种对满天星种子萌发的影响[J]. 现代农村科技 2011(24)
    • [23].基于场(Ba)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0(06)
    • [24].氮素和6-BA对水稻分蘖芽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 作物学报 2009(10)
    • [25].楼宇自控系统(BA)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10)
    • [26].不同质量分数6-BA对矮牵牛组织培养的影响[J]. 高师理科学刊 2008(03)
    • [27].6-BA处理对采后西兰花呼吸途径及能量水平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7(05)
    • [28].6-BA对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 种子 2014(02)
    • [29].Ba_(1-x)Sr_xAl_2Si_2O_8体系环境障碍涂层材料在1000℃空气环境下的抗熔盐腐蚀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 2013(04)
    • [30].6-BA对养分胁迫下水稻叶片蛋白质组影响的图谱分析[J]. 中国稻米 2011(02)

    标签:;  ;  ;  ;  

    基于以太网的BA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