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棕榈植物的耐寒适应性机制研究

引种棕榈植物的耐寒适应性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棕榈科(Palmae)植物是热带地带性植物,多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其种类繁多,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南方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寒害是棕榈科植物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为了更好对棕榈植物引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盲目引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选择厦门植物园种植的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 Becc.)、沼地棕[Acoelorraphe wrightii(Griseb.& H.Wendl.)H.Wendl.ex Becc.]和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3种棕榈科植物进行了耐寒适应性评价与耐寒机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提出棕榈科植物的寒害指数,通过调查露地剧烈降温后越冬期间叶片的寒害等级,计算寒害指数。同时通过测定棕榈科植物电解质渗透率,并通过拟合的Logistic方程求其拐点值来确定半致死温度。利用寒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与半致死温度研究了布迪椰子、沼地棕和油棕3种棕榈科植物在厦门露天栽种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它们的寒害指数差异明显,布迪椰子的寒害指数为7.29,在露地能顺利越冬:沼地棕的为20.24,适当保护才能越冬,油棕为75.00,不能在露地越冬。应用Logistic方程分别求出各自的半致死温度(LT50),布迪椰子、沼地棕和油棕在低温锻炼前(10月份)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93℃、-5.03℃和-2.19℃,在低温锻炼后(次年1月份)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9.10℃、-6.60℃和-2.94℃。发现布迪椰子的耐寒力最强而且对降温反应速度最快、油棕最弱耐寒力,对温度反应最慢,沼地棕的居中。综合上述的研究结果可作为棕榈科植物北移推广应用的参考模式。2.测定了3种棕榈科植物叶片的角质层、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等厚度,比较了不同耐寒性棕榈植物叶的解剖结构特征,细胞结构紧密度(CTR)、细胞结构疏松度(SR),结果表明:细胞结构紧密度大小顺序为沼地棕>布迪椰子>油棕,耐寒性最强的布迪椰子细胞紧密度小于沼地棕;细胞结构疏松度大小顺序为布迪椰子=油棕>沼地棕,耐寒性最强的布迪椰子细胞疏松度大于沼地棕,而最耐寒的布迪椰子和最不耐寒的油棕的疏松度相近;3种不同棕榈科植物之间的耐寒性与细胞组织的紧密度和细胞组织的疏松度不具有相关性,所以,对于不同棕榈科植物种之间的耐寒性比较,首先要考虑叶片的结构不同,如布迪椰子有明显的上、下栅栏组织分化,虽然沼地棕也有上、下栅栏组织分化,但是不明显,而油棕却只有上栅栏组织,并没有下栅栏组织产生,而且栅栏组织的细胞较长,所以,要首先应该考虑叶片本身的结构特征与植物的耐寒性的关系,然后再综合考虑叶片厚度、叶面具有角质层厚度、叶肉栅栏组织厚并且排列紧密以及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等特点,是耐寒性植物叶片的结构特征。3.测定棕榈植物在4个季节自然条件下的总酚、可溶性单宁和缩合单宁等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比较耐寒性不同的3种棕榈植物叶片总酚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油棕的总酚含量4个季节中都处于最低水平(介于16.2-26.5mg/g),4个季节的平均含量为21.80mg/g,远远低于其它两种的4个季节总酚含量的平均值;秋季-冬季的变化幅度大小顺序为:油棕(1.76mg/g)>沼地棕(1.24mg/g)>布迪椰子(1.06mg/g)。布迪椰子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结合态缩合单宁的含量都保持在较高水平,沼地棕和油棕在秋季和冬季明显下降。布迪椰子的总酚、总缩合单宁和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在夏、秋季节最低,生长投入多而减少合成次生代谢物,使其可以在良好自然条件下保持生长速度快,使得在冬季抗寒的过程中更具竞争能力。而油棕的总缩合单宁和可溶性缩合单宁在夏、秋季节最高,既浪费能量又无法在冬季起抗寒作用。所以,耐寒强的棕榈植物体内具有最佳的防寒系统。4.首次利用质谱法MALDI-TOF-MS对耐寒性不同的棕榈植物的单宁结构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布迪椰子和油棕两种植物的质谱图中存在两组离子峰系列,主要的离子峰系列(A)m/z为:711-999-1287-1575-1863…,其单宁的结构单元主要为儿茶酚,系列(B)离子峰m/z为:727-1015-1303-1591-1879-2167-2455…,离子峰之间的峰值多m/z 16,其单宁的结构单元主要为棓儿茶酚,该系列的离子峰很可能是由那些在羟基数量上比由U272构成的黄烷三醇聚合物在B环上多一个-OH;它们具有相同的单宁结构,具有相同的R1和R2结构,从而可以推测其耐寒性的差异与单宁的结构没有关系。5.首次比较布迪椰子、沼地棕和油棕的幼叶、成熟叶、叶柄和根不同器官在4个季节中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从能量角度揭示其耐寒适应性强弱的能量生态学策略和原理。布迪椰子4个季节干重热值的平均值为成熟叶(20.65kJ/g)>幼叶(19.84kJ/g>根(19.55kJ/g)>叶柄(18.77kJ/g),秋季的干重热值明显高于其它3个季节的干重热值,冬季的干重热值最低,去灰分热值与干重热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灰分含量4个季节的平均值为根(5.14%)>叶柄(4.33%)>幼叶(4.21%)>成熟叶(3.97%)。成熟叶的灰分含量一直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而幼叶在秋季的灰分含量明显下降,在冬季明显上升,幼叶灰分含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成熟叶的相同,叶柄的灰分含量在冬季明显低于根部。布迪椰子不同器官在不同季节的热值和灰分的变化规律显示其具有较强的耐寒适应性。沼地棕不同器官在4个季节中的平均干重热值大小顺序为成熟叶(20.46kJ/g)>幼叶(19.50kJ/g)>根(19.34kJ/g)>叶柄(18.48kJ/g),并且经t检验,根与成熟叶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沼地棕不同器官的变化趋势与布迪椰子类似。沼地棕的不同器官在4个季节中的平均灰分含量高低顺序为成熟叶(6.18%)>幼叶(5.19%)>根(4.87%)>叶柄(4.56%),成熟叶的平均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器官。油棕不同器官在4个季节中的平均干重热值高低顺序为成熟叶(19.73kJ/g)>根(19.33kJ/g)>幼叶(19.06kJ/g)>叶柄(18.17kJ/g),并且经t检验,根与成熟叶的干重热值无显著差异(p>0.05),成熟叶从夏季到秋季期间几乎不变,冬季下降。油棕的不同器官在4个季节中的平均灰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为根(7.01%)>成熟叶(6.78%)>叶柄(5.31%)>幼叶(5.28%),根和成熟叶的平均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幼叶和叶柄。布迪椰子和沼地棕的幼叶和成熟叶的干重热值均与灰分含量具有极显著线性负相关,而油棕只有成熟叶的干重热值均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线性负相关,本研究中3种棕榈植物的叶柄和根均与灰分含量没有有显著线性负相关,说明灰分的含量对干重热值没有造成影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种驯化的理论和实践
  • 1.2 棕榈科植物的文献综述
  • 1.2.1 棕榈科植物的简介
  • 1.2.2 棕榈科植物的国内外分类与引种概况
  • 1.2.3 棕榈科植物耐寒性研究进展
  • 1.3 3种棕榈植物的形态和特性
  • 1.3.1 布迪椰子的分类特点、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
  • 1.3.2 沼地棕的分类特点、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
  • 1.3.3 油棕的分类特点、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
  •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4.1 棕榈植物耐寒性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3种棕榈科植物的耐寒性比较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点
  • 2.2 直接鉴定与耐寒性的关系
  • 2.3 细胞膜透性的变化与耐寒性关系
  • 2.4 试验期间自然条件
  • 2.5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5.1 实验材料
  • 2.5.2 露地调查方法
  • 2.5.3 耐寒力测定
  • 2.5.4 数据处理
  • 2.6 结果与分析
  • 2.6.1 越冬期间的寒害调查比较
  • 2.6.2 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实验最佳处理温度的筛选
  • 2.6.3 低温锻炼前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变化与半致死温度
  • 2.6.4 低温锻炼后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变化与致死温度
  • 2.6.5 低温锻炼前后的半致死温度比较
  • 2.7 结论与讨论
  • 2.7.1 室外观察法和生理生态学方法相结合评价植物耐寒性
  • 2.7.2 细胞膜透性与植物的耐寒性
  • 2.7.3 半致死温度与植物的耐寒性
  • 2.8 研究趋势与展望
  • 第三章 3种耐寒性不同棕榈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比较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布迪椰子叶的解剖结构特征
  • 3.3.2 沼地棕叶的解剖结构特征
  • 3.3.3 油棕叶的解剖结构特征
  • 3.3.4 角质层
  • 3.3.5 表皮
  • 3.3.6 栅栏组织
  • 3.3.7 海绵组织
  • 3.3.8 叶片厚度
  • 3.3.9 细胞结构紧密度和疏松度
  • 3.4 讨论
  • 第四章 3种棕榈植物单宁变化动态与耐寒性的关系
  • 4.1 研究概况
  • 4.1.1 酚类物质与耐寒性
  • 4.1.2 植物单宁的分类及其化学结构
  • 4.1.3 定量分析的标准物选择
  • 4.1.4 化学结构定性分析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所用试剂
  • 4.2.3 实验方法
  • 4.3 数据统计
  • 4.4.结果与分析
  • 4.4.1 叶片总酚含量的季节变化
  • 4.4.2 叶片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的季节变化
  • 4.4.3 叶片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的季节变化
  • 4.4.4 叶片总缩合单宁含量的季节变化
  • 4.4.5 棕榈植物单宁结构分析比较
  • 4.5 讨论
  • 第五章 3种耐寒性不同棕榈植物的热值比较
  • 5.1 研究概况
  • 5.2 材料处理
  • 5.2.1 干重热值的测定
  • 5.2.2 灰分含量的测定
  • 5.3 结果分析
  • 5.3.1 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及季节变化规律
  • 5.3.2 不同器官的干重热值及其季节变化
  • 5.3.3 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及其季节变化
  • 5.3.4 热值与灰分含量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关于灰分含量差异及其变化规律的讨论
  • 5.4.2 关于热值与植物耐寒适应性的关系
  • 5.4.3 干重热值与去灰分热值的关系
  • 5.4.4 灰分含量与干重热值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布迪椰子、沼地棕和油棕的耐寒性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4)
    • [2].不同棕榈植物单宁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英文)[J]. 江西农业学报 2012(03)

    标签:;  ;  ;  ;  

    引种棕榈植物的耐寒适应性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