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非法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非法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研究

论文摘要

内幕交易是股票市场上严重的违规行为之一,它不仅违背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还严重影响市场效率和资源配置,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对中小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市场结构和机制尚不完善,尽管内幕交易立法严苛,但内幕交易案件却时有发生。对于内幕交易案件,按照消息类型、交易主体、发生年份及所属行业和规模进行分类后,发现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存在着密切联系:内幕消息都是企业层面的重大信息,内幕交易的主体是公司治理的灵魂人物,内幕交易的案件多发生在2001年之前,此时的公司治理法制环境较差,内幕交易集中发生在R&D投资较多的中小企业。基于内幕交易和公司治理的现实联系,本文首次对公司治理与内幕交易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两者的关系。试图通过研究,帮助企业寻找最佳的公司治理模式,防范内幕交易对公司造成的严重影响,同时帮助投资者透过公司治理变量和股票的市场表现识别内幕交易发生的可能性,避免遭受与知情交易者交易带来的损失。论文的主体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构造大股东进行公司治理决策与内幕交易的数理模型,为随后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通过寻找和构造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的代理变量,为之后的实证研究做准备。第三部分从统计和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第四部分在前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了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在Maug(1998)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大股东进行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的决策模型,通过加入非卖空限制的约束条件,深入研究大股东的占优策略的选择,发现内幕交易的收益是大股东进行公司治理的动机之一,也是其进行公司治理后的报酬之一。流动性的提高会大幅提高内幕交易的收益,促使大股东进行公司治理,但同时也伴随着套牢效应的减少,从而降低了大股东进行公司治理的激励。初始认购份额在内幕交易、公司治理与流动性的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随后实证研究的有效性,本文慎重选取和构造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的代理变量。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了内幕交易的四个代理变量:累积超额收益率(CAR)、平均相对换手率(ARTO)、信息不对称的程度(raw C2和C2)、内幕交易的概率(D1)。前三个变量衡量了内幕交易的程度,最后一个变量度量了内幕交易发生的可能性。从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出发,在公司治理目标和思想的指导下,参考已有的公司治理指数的评价和研究,基于全面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可得性的考虑,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指数,用于评价和衡量公司治理状况。该G指数包括股权结构与控股股东行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利益相关者五个机制,共计35个具体指标。为了从实证方面验证两者的关系,首先根据黑色样本和白色样本的相关代理变量的数据,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对两者关系作出初步判断,并通过分析检验出代理变量均是有效的。随后假定公司治理是外生决定的,根据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关系及统计结果提出4个研究假设及其相应模型,回归结果发现,内幕交易行为能够获取超额收益率,伴随着高于市场的交易量,且信息严重不对称。这可以作为禁止和防范内幕交易的最有力的证据。公司治理状况越好,内幕交易发生的可能性越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越轻,因此,为了防范内幕交易的发生,还是要从根本的公司治理着手进行改善。最后,将公司治理和内幕交易内生化,加入企业价值这个关键变量,构建递归的联立方程模型,结果发现,即使变量内生化,公司治理不善仍然是内幕交易发生的重要原因。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动态关系。内幕交易主体从事内幕交易的行为必然伴随并加速了企业价值的提升。论文最后对如何从公司治理角度防范内幕交易提出了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结构和创新点
  • 2 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内幕交易与大股东公司治理的数理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的相关代理变量
  • 3.1 引言
  • 3.2 内幕交易的代理变量
  • 3.3 公司治理指数
  • 3.4 其他变量
  • 3.5 本章小结
  • 4 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的统计分析
  • 4.1 内幕交易代理变量的统计分析
  • 4.2 公司治理指数的统计分析
  • 4.3 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幕交易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5.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相互关系实证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加强内幕交易监管的政策建议
  • 7.3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 定理和推论的证明
  • 附录3 黑色样本详情
  • 附录4 白色样本详情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我国证券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J]. 西部学刊 2019(22)
    • [2].新《证券法》内幕交易法律规范评析[J]. 法制与社会 2020(17)
    • [3].浅析证券行业的内幕交易[J]. 法制博览 2017(01)
    • [4].内幕交易刑事责任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7(01)
    • [5].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研究现状与展望[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7(02)
    • [6].公平交易理论下内幕交易受害投资者司法救济[J]. 中外法学 2017(03)
    • [7].微博广场[J]. 股市动态分析 2017(44)
    • [8].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研究[J]. 现代商业 2015(09)
    • [9].论我国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监管与治理[J]. 科技经济市场 2015(06)
    • [10].内幕交易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司法观察[J]. 中外法学 2015(03)
    • [11].欧盟反内幕交易制度的立法变革及启示[J]. 证券法律评论 2020(00)
    • [12].“内幕交易”——内幕?幕内?幕后?[J]. 语文学习 2013(10)
    • [13].内幕交易违法所得计算中对期初持股的处理——基于境外的典型案例与统计分析[J]. 证券法苑 2014(04)
    • [14].控制权转移中内幕交易严重程度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11)
    • [15].浅谈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问题[J]. 金田(励志) 2012(08)
    • [16].构建中国特色的反内幕交易制度[J]. 证券法苑 2011(01)
    • [17].意外[J]. 杂文月刊(原创版) 2008(09)
    • [18].美国商品期货内幕交易法的最新发展及内幕交易第一案[J]. 期货及衍生品法律评论 2018(00)
    • [19].公司治理与内幕交易关系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J]. 中国物价 2019(10)
    • [20].我国内幕交易案件特征与监管缺陷——基于1998至2016年执法案件的思考[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21].内幕交易构成要件的认定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8(01)
    • [22].内幕交易问题研究进展与评述[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8(08)
    • [23].我国上市公司发生内幕交易的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16(30)
    • [24].证券内幕交易及其法律防范[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12)
    • [25].借鉴美国内幕交易法律规制研究我国内幕交易控制制度的缺陷及对策[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5)
    • [26].关于内幕交易的辨析[J]. 金融市场研究 2016(02)
    • [27].内幕交易案件取证难问题刍议——兼谈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16(23)
    • [28].沪深股市内幕交易者市场操纵行为研究[J]. 财务研究 2016(04)
    • [29].内幕交易犯罪的比较、实证探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01)
    • [30].内幕交易规则施行中的难题[J]. 中国金融 2015(05)

    标签:;  ;  ;  ;  

    中国股票市场非法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