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文学研究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文学研究

论文摘要

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一场浩劫,对于文学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同时,这场战争又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一个新的并且重要的创作领域“抗战文学”。正面战场抗战文学是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应该成为文学界研究对象,对其研究,能够完善抗战文学研究体系,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具体文本,对战时、新时期两个阶段的正面战场抗战文学做了对比观照。本文首先将文中涉及到的最主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如正面战场及正面战场文学,并且对所研究的正面战场文学的范围给予了界定,即表现正面战场抗战或是国民党军抗战的一系列作品。第1—3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1章对战时,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处于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抗战文学进行概述,因为这一时期对正面战场表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七月派的部分小说,所以通过分析七月派的一些作品,探究这些作品中体现出的国民党军坚定抗战与自身弱点的矛盾共存,及对积极抗战和负面问题共同审视等特点。第2章主要是对战后即新时期正面战场文学的状况做了整体研究。首先对战后四十年间该类作品的空白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在内战期间、建国初期、文革期间该类题材小说受社会、政治等原因的影响而处于创作空白期;其次,对比战时小说,从文学体式的突破和内容蕴涵上的丰富两个方面对新时期作品进行研究,分析了新时期出现的具有史诗性特点的正面战场抗战作品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中更富深意之处,如对人性的思索、对历史的感悟。同时对新时期此类文学中较为独特的作品,即表现战场之外国民党军人生遭遇、情感需求的作品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战时、新时期这些作品共有的悲剧性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它们共有之处,如生活的毁灭、身体的创伤、心灵的悲怆,以及无谓牺牲等方面。结语部分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即对战时作品研究的单薄和对新时期作品选择的局限等等,同时指出,在思想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正面战场抗战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概念界定
  • ·研究范围
  • ·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章 战时正面战场抗战文学
  • 1.1 "七月派"小说为主的正面战场抗战小说
  • 1.1.1 人性弱点和抗战决心的矛盾交织
  • 1.1.2 积极抗战和负面问题的公平审视
  • 1.2 对战后正面战场抗战小说的启发
  • 第2章 新时期正面战场抗战文学
  • 2.1 战后三十年正面战场抗战小说的空白
  • 2.2 新时期正面战场抗战小说创作概述
  • 2.2.1 体式上的突破:史诗性巨著崭露头角
  • 2.2.2 内蕴上的丰富:中短篇小说独具匠心
  • 2.3 战场之外的国民党军
  • 2.3.1 两性情感的需要
  • 2.3.2 人性的深层思索
  • 第3章 正面战场抗战文学共有的悲剧性特征
  • 3.1 残酷战争下的满目疮痍
  • 3.1.1 正常生活的毁灭
  • 3.1.2 个人身体的创伤及死亡
  • 3.1.3 面对死亡的心灵悲怆
  • 3.2 个人命运的无力抗争
  • 3.2.1 错误决策下无谓的牺牲
  • 3.2.2 有心抗日无力报国的悲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淮海战役中我党在国民党军将士投诚中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J]. 新西部 2020(05)
    • [2].战时国民党军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民国研究 2016(02)
    • [3].新四军执行“停战令”的台前幕后[J]. 大江南北 2017(01)
    • [4].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J]. 报刊荟萃 2017(01)
    • [5].遵义:红军长征“转折之城”[J]. 新青年(珍情) 2017(02)
    • [6].我用步枪击落了美军飞机[J]. 共产党员 2017(08)
    • [7].先生已去,风骨永存——缅怀恩师易明震先生[J]. 未来教育家 2017(06)
    • [8].国民党大连地方组织情况简述[J].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16(00)
    • [9].正义对邪恶的第一次反击[J]. 小学生时代 2017(Z1)
    • [10].日出紫禁城之平津战役[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7(07)
    • [11].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J]. 老年世界 2017(03)
    • [12].红星照耀之路[J]. 解放军生活 2017(08)
    • [13].纪念章述说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J]. 集邮博览 2017(09)
    • [14].国民党军“滞留”法属越南始末[J]. 纵横 2010(07)
    • [15].史书的生命力在于真实——评《中国国民党军简史》[J]. 铁军 2010(08)
    • [16].试析解放前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原因及其启示[J]. 南方论刊 2019(02)
    • [17].智挫国民党军的合围[J]. 源流 2015(07)
    • [18].21世纪以来缅北国民党军问题研究:新视角与新文献[J].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17(02)
    • [19].不教而战:抗战时期国民党军士兵的教育与训练[J]. 民国档案 2016(02)
    • [20].东北首歼国民党军整师的新开岭战役[J]. 党史博览 2019(04)
    • [21].我军剿除逃缅国民党军始末[J]. 兰台世界 2009(15)
    • [22].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方针考[J]. 军事历史 2016(02)
    • [23].史书的生命力在于真实[J]. 文史参考 2010(11)
    • [24].兵临城下 率部起义——记国民党军第103师起义[J]. 红广角 2014(10)
    • [25].羁居越南的三万国民党军[J]. 炎黄春秋 2010(04)
    • [26].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俘虏军官大改造[J]. 党史纵横 2015(01)
    • [27].国民党伞兵三团起义始末[J]. 党史纵横 2018(01)
    • [28].国民党军撤守舟山群岛史事辨析[J]. 民国档案 2012(04)
    • [29].宿迁[J]. 世纪风采 2019(10)
    • [30].改造俘虏 化敌为我[J]. 百年潮 2016(06)

    标签:;  ;  ;  ;  ;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文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