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AC)简称后发障,即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囊外摘除伴或不伴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影响视力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的移行和增殖是其发生的中心环节及细胞学基础。不少学者采用抗代谢药物进行研究,其中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因其特异性高,抑制作用强,对眼内组织毒性小而倍受重视。5-氟尿嘧啶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DNA合成活跃的S期和G2期细胞最敏感,抑制作用最强,而对其他有丝分裂后组织,如角膜、虹膜等则不起作用。由于晶状体上皮细胞在术后24小时内大多已进入DNA合成的S期,所以如果在术中或术后早期,使5-氟尿嘧啶与晶状体上皮细胞短暂而充分接触,又不损害眼内其他组织,对于抑制后发障的发生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白内障囊外摘除(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导致血-房水屏障破坏,可使含有纤维蛋白的血清渗入前房,使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向后囊移行,转化为成纤维细胞,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从而加速血-房水屏障的破坏。肝素是一种传统的抑制纤维素生成的药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肝素不仅对晶状体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的增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可减少血小板、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在晶状体后囊表面黏附和沉着,降低中性粒细胞活性,阻止中性粒细胞活化,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程度,另外还具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本实验拟在人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使用含有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的眼内灌注液,观察其对后发障的防治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后囊混浊的机理打下基础,提供临床防治后发障快捷方便的有效给药途径。材料与方法收集2006年5月~2006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治疗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2例60只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眼,其中,A组为对照组(使用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BSS)),B组为实验组(使用将肝素和5-氟尿嘧啶注入到BSS中,配成浓度为5-Fu0.2mg/ml+肝素20u/ml的眼内灌注液),两组的眼内灌注时间均为3min,液体流速均为25ml/min。术前1天及术后第1、3天测眼压;术后第1、3、7天和第1、3、6个月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术眼的伤口、角膜、虹膜及前房的情况;术后第1、3、6个月在裂隙灯显微镜和眼底检查镜下检查后囊混浊的情况,并进行评分;同时在各组中随机选取部分术眼,行裂隙灯后囊照相。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术后角膜反应情况术后1周内,所有术眼的切口周围角膜水肿相对较重,绝大多数眼的术后角膜反应情况是轻中度水肿。术后第7天,A组与B组的角膜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前房反应情况术后第1天,绝大多数术眼的房水混浊程度为2级,术后第3天起,房水混浊程度逐渐减轻。术后第7天,A组与B组的房水混浊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前后眼压的变化术前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A组与B组的眼压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与术前1天及术后第3天,A组与B组的眼压值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与术前1天,A组与B组的眼压值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后1个月,A组与B组的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与B组的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最佳矫正近视力术后1个月,A组与B组的最佳矫正近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与B组的最佳矫正近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不同时期后囊混浊情况比较术后1个月,A组有2只眼出现后囊混浊,B组有1只眼出现后囊混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有9只眼出现后囊混浊,B组有2只眼出现后囊混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有13只眼出现后囊混浊,B组有5只眼出现后囊混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不同时期后囊混浊评分术后1个月,A组与B组的后囊混浊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与B组的后囊混浊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与B组的后囊混浊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可起到防治后发障发生的作用。2.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未对眼内组织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3.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眼内应用较为安全、可靠。4.采用灌注液中使用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的给药方式更为快捷、方便,可能会成为一种更好的防治后发障的临床应用方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部分 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 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写词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5-氟尿嘧啶绿色高效球形结晶工艺技术[J]. 化工设计通讯 2019(12)
    • [2].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6)
    • [3].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并综合护理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35)
    • [4].5-氟尿嘧啶-二氧化硅载药微粒制备条件的研究[J]. 化工管理 2020(11)
    • [5].5-氟尿嘧啶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02)
    • [6].一种高纯度5-氟尿嘧啶合成工艺研究[J]. 科技视界 2020(26)
    • [7].基因多态性检测在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24)
    • [8].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术前短程冲击化疗大肠癌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34)
    • [9].氟尿嘧啶与紫杉醇联合在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92)
    • [10].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评价[J]. 中国药业 2017(07)
    • [11].喜辽妥联合硫酸镁防治氟尿嘧啶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 2017(06)
    • [12].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7(06)
    • [13].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分析[J]. 黑龙江医药 2017(02)
    • [14].5-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毒性的影响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26)
    • [15].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5-氟尿嘧啶致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18)
    • [16].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消化道癌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33)
    • [17].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预防氟尿嘧啶化疗相关腹泻[J]. 四川医学 2016(01)
    • [18].肝素钠对氟尿嘧啶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03)
    • [19].5-氟尿嘧啶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11)
    • [20].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J]. 临床医学 2016(05)
    • [21].氟尿嘧啶对原发性肝癌放疗的增效作用研究[J]. 慢性病学杂志 2016(07)
    • [2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消瘢膏中氟尿嘧啶的含量[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1(04)
    • [23].5-氟尿嘧啶酒精溶液外用治疗寻常疣10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8)
    • [2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氟尿嘧啶复乳原位凝胶的含量[J]. 中国药业 2014(22)
    • [25].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 河北医药 2015(11)
    • [26].用替加氟和氟尿嘧啶对胃癌患者进行化疗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1)
    • [27].氟尿嘧啶联合聚肌胞治疗特殊部位疣的临床观察[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 [28].注射用氟尿嘧啶对晚期胃癌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07)
    • [29].~(125)I粒子联合氟尿嘧啶缓释粒子治疗肺癌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4)
    • [30].便携式输液泵持续输注5-氟尿嘧啶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 北方药学 2015(10)

    标签:;  ;  ;  

    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