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大后方的职业教育

抗战期间大后方的职业教育

论文摘要

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教育,是为适应工业大生产而产生的教育类型,起源于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一般认为,于1867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丌端。在清末民初,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职业教育一直发展缓慢。为谋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修订学制和进行立法,使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37年日本侵华后,由于战时急需大量技术人才,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提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逆境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关于职业教育的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大多侧重于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抗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职业教育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仅有的研究也多侧重于西南大后方的发展,对西北和其它地区则多有忽略。本文试图立足于全国,对于抗战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比较完整的再现。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组成。引言介绍了关于职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说明了选题的意义和论文的基本构想。正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整体上介绍了抗战期间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概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在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职业教育获得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国民政府不仅在方针政策上予以指导,而且在财政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职业教育在逆境中向前发展。第三部分总结了抗战期间职业教育的特色。主要是奖励措施加强了,注重提高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以及办学模式、教育方式的更加多样性。第四部分归纳了抗战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而且使其自身的门类更加齐全、结构同趋合理、地区分布有所改变。此外,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也有所改变。结语从战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成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为我们当今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抗战期间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 职业教育的总体规模
  • (二) 全国各地职业教育的具体发展状况
  • 1、西南、西北大后方
  • (1) 西南地区
  • (2) 西北地区
  • 2、其它地区
  • (1) 在抗战中职业教育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
  • (2) 在抗战中职业教育仍然继续发展的地区
  • 二、抗战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 (一) 国民政府的战时教育方针
  • (二) 财政上的有力保障,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稳中有升
  • (三) 国民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扩大和普及职业教育
  • 1、国立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
  • 2、初级实用职业技术学校的创设
  • 3、推行职业补习教育、职业训练与技工训练
  • 4、在普通教育系统中加强职业教育的地位
  • 三、抗战期间职业教育的特色
  • (一) 奖励措施的加强
  • 1、奖励私人办学
  • 2、奖励编译职业技术教材
  • 3、对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优惠奖励政策
  • (二) 注重提高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 1、建教合作的加强
  • 2、调整科目设置,以适应战时需要
  • (三) 办学模式多样化、教育方式多样性
  • 1、办学模式多样化
  • 2、教育方式多样性
  • 四、抗战期间职业教育的历史作用
  • (一) 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
  • (二) 门类更加齐全,结构日趋合理,地区分布有所改变
  • 1、门类更加齐全
  • 2、结构日趋合理
  • 3、地区分布有所改变
  • (三) 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有所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自救与救国:抗战期间战区中小学教师服务团办学困境及应对举措[J]. 历史教学问题 2019(06)
    • [2].抗战期间的鲁西南“太太门”事件[J]. 党史纵览 2020(08)
    • [3].管制与动员:抗战期间国共在大后方社团领域的博弈[J]. 宜宾学院学报 2017(04)
    • [4].抗战期间内迁贵州的学校及浙江大学[J]. 文史天地 2017(10)
    • [5].抗战期间贵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J]. 文史天地 2017(10)
    • [6].抗战期间牺牲了多少共产党将领?[J]. 当代广西 2015(13)
    • [7].抗战期间内迁贵州高校图[J]. 贵阳文史 2015(06)
    • [8].凝心聚力,身先士卒——浅析周恩来在武汉抗战期间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贡献[J]. 中国纪念馆研究 2016(01)
    • [9].黎明之光——我的读书笔记[J]. 作文与考试 2017(12)
    • [10].郑愁予《错误》二题[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16)
    • [11].寻找消失的火车站[J]. 广西文学 2017(07)
    • [12].一次关乎中国命运的绝密空运[J]. 百姓生活 2017(04)
    • [13].段子[J]. 国家人文历史 2017(12)
    • [14].永安抗战纪事[J]. 闽都文化 2017(04)
    • [15].天是不会塌下来的——老红军父亲的口头禅[J]. 大江南北 2017(09)
    • [16].七旬老人行千里 搜集川军将士名单[J]. 老同志之友 2017(15)
    • [17].大生产运动[J]. 军营文化天地 2017(08)
    • [18].抗战期间的鲁西南“太太门事件”[J]. 侨园 2020(09)
    • [19].抗战期间四川省肃清私存烟土运动初探——以三台县为中心[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20].抗战期间港九大队与盟军的一次成功合作[J]. 金秋 2020(15)
    • [21].论社会史视野下的报刊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期间甘青报刊为例[J]. 青海民族研究 2009(02)
    • [22].抗战期间的安徽驿运事业——以《安徽驿运周刊》为中心的考察[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23].父亲抗战期间的军校生活[J]. 黄埔 2019(06)
    • [24].抗战期间牺牲了多少中共将领[J].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2016(03)
    • [25].抗战期间国共两党持久战略比较[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05)
    • [26].抗战期间故宫文物之保管[J]. 紫禁城 2009(03)
    • [27].抗战期间浙江省立图书馆的迁移[J]. 浙江档案 2008(03)
    • [28].社会史视野下的报刊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期间甘青报刊为视角[J].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 [29].抗战期间牺牲了多少共产党将领[J]. 党史纵览 2015(11)
    • [30].女学生的紫围巾[J]. 视野 2020(09)

    标签:;  ;  ;  

    抗战期间大后方的职业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