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单倍体高频诱导系的筛选与加倍技术的研究

玉米单倍体高频诱导系的筛选与加倍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

利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纯系,大幅度提高玉米育种的效率。现在通常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系活体诱导生产玉米单倍体,此方法解决了大量获得玉米单倍体的难题。诱导率低和加倍难是制约单倍体技术实际利用的瓶颈,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本课题拟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研究:1)不同Stock6衍生系的诱导频率;2)单倍体籽粒鉴定的准确率;3)单倍体自然加倍的途径;4)利用秋水仙素人工加倍的方法。现将主要的结果总结如下:1、不同Stock6衍生系对华24、绿色超人的诱导率差异较大,变化范围0-13.82%,其中有4个衍生系:H522、H524、H538和H542的平均诱导率超过了6%,H538的平均诱导率最高,达到了11.9%。不同Stock6衍生系对两个母本诱导率的变化趋势一致,相关系数r=0.85,p<0.05。2、通过对籽粒Navajo标记、幼苗胚芽鞘和根系颜色以及生长速率的鉴定可以比较准确的鉴定出玉米单倍体。其中华24单倍体籽粒鉴定的准确率为87.50%,极显著的高于其它三利,材料。3、在玉米的两种自然加倍途径中,可育配子途径是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的主要途径,可育配子途径的加倍效果受制于两个因素:(1)单倍体的基因型。本研究中2008年华24单倍体通过可育配子途径的加倍率达到了47.71%。(2)单倍体植株生长发育及开花散粉时的环境条件。2009年开花散粉时遭遇高温、干旱,华24单倍体通过可育配子途径的加倍率降至0。孢子体自然加倍途径是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的次要途径。4、处理时间是影响浸芽加倍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对比L17和T688单倍体浸芽加倍效果发现,处理8h是浸芽处理的最佳时间,平均加倍率分别达到了5.63%和17.62%明显的高于其它处理时间。高死亡率是浸芽法需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本研究中L17和T688单倍体浸芽加倍处理的死亡率均超过了60%。5、注射处理对4种材料均有一定的加倍效果,其中华24单倍体的加倍效果最好,平均加倍率达到了27.84%,最高加倍率为37.50%。注射处理最大的优势在于死亡率较低,死亡最少的L17平均死亡率为10.10%。本研究对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途径、Stock6衍生系的诱导率以及染色体人工加倍的研究结果,对于选择高频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建立有效的单倍体加倍体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将来将单倍体技术应用于实践打下了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发展
  • 1.1.1 获取单倍体的方法
  • 1.1.2 单倍体鉴定
  • 1.1.3 单倍体加倍
  • 1.1.4 单倍体在诱导突变和遗传工程中的利用
  • 1.2 玉米单倍体研究进展
  • 1.2.1 玉米单倍体产生途径
  • 1.2.2 玉米单倍体的鉴定
  • 1.2.3 玉米单倍体的加倍
  • 1.2.4 玉米加倍单倍体(DH)的利用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Stock6衍生系诱导率评价和高频诱导系的选择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拟单倍体材料的获得
  • 2.2.2 拟单倍体籽粒鉴定
  • 2.2.3 幼苗鉴定与真实单倍体的确定
  • 2.2.4 Stock6衍生系诱导率的相关性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3 单倍体加倍技术的探索
  • 3.1 试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单倍体材料的获得与鉴定
  • 3.2.2 人工染色体加倍
  • 3.2.3 大田试验设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4种母本材料诱导产生的单倍体籽粒鉴定的准确率
  • 3.3.2 染色体的人工加倍
  • 4 不同过渡方法对单倍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5 讨论
  • 5.1 诱导率的决定因素
  • 5.2 单倍体鉴定的准确性
  • 5.3 自然加倍和染色体化学加倍
  • 5.3.1 玉米单倍体的自然加倍
  • 5.3.2 人工染色体加倍
  • 5.4 过渡对单倍体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南玉米地方种质衍生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J]. 玉米科学 2008(01)
    • [2].基于结构功能衍生系数的主动再制造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11)
    • [3].普通小麦-大麦杂种后代衍生系抗旱性鉴定[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0(06)
    • [4].抗白粉病小偃麦衍生系的遗传学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02)
    • [5].大豆褐色种皮衍生系农艺性状变化[J]. 现代化农业 2015(01)
    • [6].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创新效果评价与利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7].合344及其衍生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现代化农业 2010(04)
    • [8].2001~2012年国审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系谱来源分析[J]. 玉米科学 2014(06)
    • [9].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黄早四及其衍生系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 [10].普通小麦-Elymus rectisetus衍生系的细胞学鉴定及其特征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8(02)
    • [11].与网友讨论循环育种和高密度育种——中国玉米[J]. 北京农业 2008(32)
    • [12].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03)
    • [13].利用ILP标记分析水稻籼粳杂交亲本和衍生系的籼粳分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10)
    • [14].棉花三元杂种(HBT)衍生系应答黄萎病菌侵染反应[J]. 分子植物育种 2015(08)
    • [15].普通小麦-滨麦及其衍生系的染色体组成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20(03)
    • [16].蚂蚱麦和小白麦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19(10)
    • [17].辣椒骨干亲本6421及其衍生系的创制与利用[J]. 中国蔬菜 2015(06)
    • [18].水稻籼粳交衍生系籼粳分化分析及其在DNA水平上划分标准初探[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04)
    • [19].抗白粉病小偃麦衍生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20].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改良效果评价[J]. 三明农业科技 2009(02)
    • [21].航天诱变小麦衍生系对主要真菌病害的抗性[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1)
    • [22].小麦-冰草衍生系3228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02)
    • [23].小麦-黑麦衍生系的细胞学和抗病性鉴定[J]. 西北农业学报 2010(06)
    • [24].小麦品种豫麦2号及其衍生系的遗传差异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4)
    • [25].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及品质的相关性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2(09)
    • [26].黄淮南部小麦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评价及抗源浅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17)
    • [27].基于SSR遗传标记的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传递到衍生系的重要基因组区段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9)
    • [28].玉米自交系合344及其衍生系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06)
    • [29].一粒小麦×野燕麦衍生系细胞学特征及条锈病抗性鉴定[J]. 西北植物学报 2012(09)
    • [30].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系谱研究及核心种质利用[J]. 山东农业科学 2009(01)

    标签:;  ;  ;  ;  

    玉米单倍体高频诱导系的筛选与加倍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