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会计计量模式研究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会计计量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代表了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健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与国际接轨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会计准则作为制度之一,其目的是规范会计行为减少不确定性,会计计量模式作为会计准则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会计准则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要素,作为规范人们会计行为实现会计准则目标的工具,本身也必须得到规范。随着会计准则等制度的变迁,会计计量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演变进行研究。文章对制度变迁理论和会计计量模式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制度变迁和会计计量模式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讨论了实物计量、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和公允价值等的会计计量模式演变历程,展望了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对会计计量模式发展的影响,对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合理的预测,论文试图寻找会计计量模式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未来会计计量模式的发展方向,使会计计量模式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2.1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可能创新之处
  • 2 制度变迁理论和会计计量模式文献综述
  • 2.1 制度和会计计量模式的基本概念
  • 2.1.1 制度的定义及特征
  • 2.1.2 会计计量模式的定义及特征
  • 2.2 制度变迁理论文献综述
  • 2.2.1 早期的制度变迁研究
  • 2.2.2 演化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研究
  • 2.2.3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研究
  • 2.3 会计计量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 2.3.1 管理视角研究会计计量模式
  • 2.3.2 受托责任观视角研究会计计量模式
  • 2.3.3 决策有用论视角研究会计计量模式
  • 2.3.4 交易角色和时间视角研究会计计量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制度变迁与会计计量模式发展之间的关系
  • 3.1 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
  • 3.1.1 产权理论
  • 3.1.2 国家理论
  • 3.1.3 意识形态
  • 3.2 决定会计计量模式发展的因素
  • 3.2.1 会计计量模式发展的内在性动因
  • 3.2.2 会计计量模式发展的强制性动因
  • 3.2.3 会计计量模式发展的诱导性动因
  • 3.3 会计计量模式和制度的联系
  • 3.3.1 制度的约束性质
  • 3.3.2 会计计量模式---实现制度约束的一种途径
  • 3.3.3 会计计量模式的本质
  • 4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会计计量模式演变
  • 4.1 会计计量模式的萌芽
  • 4.1.1 会计计量模式产生的基础
  • 4.1.2 会计计量模式产生的内在动因
  • 4.2 古代会计计量模式的形成
  • 4.2.1 国家私有制产权的产生
  • 4.2.2 实物计量模式的出现
  • 4.2.3 货币计量模式的应用
  • 4.2.4 意识形态的影响
  • 4.3 近代会计计量模式的发展
  • 4.3.1 个人私有制产权的产生
  • 4.3.2 重商主义的计量模式
  • 4.3.3 历史成本/金属货币计量模式
  • 4.3.4 国家职能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推动
  • 4.3.5 意识形态对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 4.4 现代会计计量模式的成熟
  • 4.4.1 产权领域的新拓展
  • 4.4.2 契约方的产权制度
  • 4.4.3 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
  • 4.4.4 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计量模式
  • 4.4.5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 4.4.6 外因对现代会计计量模式的影响
  • 5 会计计量模式的发展趋势
  • 5.1 经济全球化对会计计量模式发展的影响
  • 5.1.1 贸易全球化的影响
  • 5.1.2 国际间直接投资的影响
  • 5.1.3 国际间间接投资的影响
  • 5.2 知识经济对会计计量模式的影响
  • 5.2.1 人力资源的影响
  • 5.2.2 无形资产的影响
  • 5.2.3 社会责任的影响
  • 5.3 技术因素对会计计量模式的影响
  • 5.3.1 对计量属性的影响
  • 5.3.2 对计量单位的影响
  • 5.4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发展
  • 5.4.1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现状
  • 5.4.2 我国现行会计计量模式的不足
  • 5.4.3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完善
  • 6 结论
  • 6.1 本论文的结论
  • 6.2 本论文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及现实启示[J]. 中国集体经济 2016(36)
    • [2].制度变迁理论比较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07)
    • [3].生产力一元决定论和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再解释[J]. 政治经济学报 2016(01)
    • [4].新金融文明对金融创新的影响——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03)
    • [5].制度变迁理论研究范式的比较[J]. 时代人物 2008(04)
    • [6].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J]. 东南学术 2016(01)
    • [7].制度变迁理论中的改革开放及当代启示[J]. 大连干部学刊 2016(03)
    • [8].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改革顶层设计的启迪[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9].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下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的完善[J]. 福州党校学报 2014(03)
    • [10].诺斯与格雷夫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J]. 经济纵横 2012(03)
    • [11].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中国改革创新[J]. 人民论坛 2012(23)
    • [12].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述评[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3)
    • [13].两大制度变迁理论的差异性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4].制度变迁理论评述[J]. 理论学刊 2009(06)
    • [15].马克思与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3)
    • [16].新形势下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的影响[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8)
    • [17].关于国内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述评[J]. 山东社会科学 2008(01)
    • [18].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述评[J]. 经济学家 2008(03)
    • [19].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7(12)
    • [20].马克思与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比较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1].制度变迁理论下的美国与台湾金融制度的比较分析[J]. 时代金融 2016(15)
    • [22].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制度变迁理论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
    • [23].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中的新时期传媒体制变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03)
    • [24].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对政治学研究的挑战和启示[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2)
    • [25].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模式选择——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J]. 中国商界 2010(02)
    • [26].转轨时期国内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成就与困惑[J]. 经济师 2009(01)
    • [27].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演变[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8].我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9].奥地利学派制度变迁理论与企业家作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20)
    • [30].论均田制历史沿革的影响因素——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标签:;  ;  ;  ;  ;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会计计量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