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

浅谈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

古露敏(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6-0283-02

【摘要】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健康教育是联系健康知识和健康实践的桥梁,也是促进大众健康的行为。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新模式,而健康教育对提高人们自护能力,树立健康行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工作教育方法

一、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应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以医院为基础,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护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教育对象是病人及其家属,教育者是护理人员。护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康行为,其最终目标是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至“建立健康行为”上来,带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二、护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1.正式的健康教育。它是一种有计划的教育,主要对有共同护理问题的患者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群体教育,把疾病的有关知识教给患者,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及不同阶段的注意点。

2.非正式的健康教育。它是一种随机性的教育,主要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该形式多以语言教育为主。

三、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讲授法。这是最常用的传统教育方法,将要表达的主题正式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系统的传播大众健康知识,通常可采用口头配书面的形式。如开展“哮喘病友会”等组织形式的专题讲座,有系统、有组织的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习者。

2.个别指导法。利用个别会谈或指导的方式给予咨询或演示,这是最简单的方法,随时随地均可进行,普遍用于住院患者护理问题的解决或社区护士在家庭访视中对个案健康问题的处理。它是“一对一”的指导方法,是所用方法中最有针对性的,护士可以根据护理对象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运用该方法时,护士的沟通技巧十分重要,应鼓励护理对象多说话,以便了解护理对象的问题与需要,及时获得反馈。

3.集体指导法。对有相同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一组患者进行集体咨询或指导,与个别指导相比,集体指导效率要高,但针对性不够强,适用于对相同术式患者的术前指导、相同病种或同样治疗方法患者的集体学习。

4.讨论法。以小组或团体的形式进行的交流,是一种良好的互动式教育方法。优点是能提供交流观点和情感的机会,使学习者得以集思广益,分享知识。

5.示范教学法。运用模仿的原则,让患者或家属学习具体技能的一种方法。示范教育法使患者或家属对所学的内容获得真实的感受,便于理解和记忆。

6.患者现身说法。以相同情况的患者为主体的实例法,通过护士的举例或者安排患者之间主动的交流来进行。目的是通过患者榜样或者病例探讨疾病的问题,商讨解决办法。

四、影响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一)护理方面的因素及对策

观念陈旧未更新,只注重执行各项治疗与分级护理要求,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低,不能正确认识护士角色的多元化,教育角色偏差,给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造成了一定困难。对策:医院应从长远利益出发,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精力,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组、术会,护理人员真正地了解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适应护士角色多元化的要求。

(二)患者方面的因素及对策

在社会传统观念中,通常认为护士只能打针、输液、发药,缺乏知识性。对策:护士要加强自身学习,丰富知识,提高素质,掌握礼仪知识,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逐步消除偏见,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三)环境因素及对策

各项考核制度配套性差、后勤缺乏保障等也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对策:管理考核方案应明确质量目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到位,质量提高。提高各级人员的教育能力,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消除分工差别,加强医护工作的协调。促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加大保证供给,配合临床工作,全方位服务患者。

护理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掌握有效的交流手段和交流途径,强化沟通艺术;;同时,还应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严谨的科学知识,逻辑的思维表达能力,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充分调动患者或家属的主动能动性来进行教育,为患者的健康灌输新鲜血液,为生命的延续而扬帆掌舵。

参考文献

[1]包家明.2008年,《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浙江大学出版社.

标签:;  ;  ;  

浅谈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